腹瀉之後吃啥好 隨著秋季的到來,小兒腹瀉又進入了發病的高峰期。小兒腹瀉雖然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以夏秋季最為多發。每年的3至8月以細菌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腸炎、痢疾為多,而8至12月則是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腸炎最多見。引起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而采用飲食療法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往往可以取得一定的療效。小兒腹瀉可分為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症狀,選擇飲食,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傷食型腹瀉:患兒有腹脹、腹痛、食欲減退、口臭等症狀,腹瀉前常有哭鬧,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奶塊。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蘋果湯:取蘋果一個,食鹽少許。將蘋果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及食鹽,煎湯隨意飲服。每日一劑。大於1歲的幼兒,可食蘋果泥。2.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麥芽各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干,然後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沸即可。分數次溫飲,每日一劑。風寒型腹瀉:患兒腹鳴、腹痛,有時伴有發熱、流鼻涕等症狀,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無臭味。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姜茶飲:取生姜10克,茶葉3克,紅糖少許。將生姜切片,與茶葉加適量水一起煎煮,待沸後加入紅糖,隨意飲服。每日一劑。2.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白術12克,蒼術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再將白術及蒼術加適量水煎煮15分鐘後去渣取汁,然後加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一劑。濕熱型腹瀉:患兒有發熱,舌苔厚膩等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且帶少許粘液。小兒秋季腹瀉以此型最為多見。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紅糖少許。將烏梅和葛根中加水25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小火再煮20分鐘,去渣加紅糖,分數次飲用。每日一劑。2.陳皮紅棗湯:取紅棗12枚,陳皮10克。將紅棗洗淨晾干,放在鐵鍋內炒成微焦,然後加入洗淨的陳皮和適量水,煎煮15分鐘即可。飯後代水飲,一日2次,每日一劑。脾虛型腹瀉:患兒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欲減退,大便稀薄有不消化食物。可采用以下食療方:1.胡蘿卜湯:取新鮮胡蘿卜250克,洗淨,帶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爛。喝湯食胡蘿卜,分2~3次食完,每日一劑。2.扁豆米仁山藥粥:取山藥60克,薏苡仁30克,扁豆、粳米各50克,食鹽少許。將扁豆炒熟,然後加入其它原料共煮成粥。分數次食用,每日一劑。3.菱粉粥:取粳米50克,菱粉30克,紅糖少許。將粳米洗淨,加適量水煮粥,待粥快熟時,調入菱粉和紅糖,再煮沸即可。分數次服用,每日一劑。此外,小兒發生腹瀉後,除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外,適當的忌口也非常重要。忌食易導致腹脹的食物:如豆腐、干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過多地飲用牛奶也會引起腸道脹氣,應限制飲用。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可以食用。忌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西瓜、梨、芹菜、菠菜、柚子、廣柑等。這些食物可促進腸蠕動,加重腹瀉。忌食高脂食物:如肉類、奶油、動物內髒等。這些食物易導致滑腸,加重腹瀉。少食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鴨蛋、肉末等。這些食物在功能已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加重腹瀉。少食多糖食物:如糖果、甜點等。糖在腸道內易發酵,加重脹氣。相關鏈接七招預防小兒秋季腹瀉1.盡量母乳喂養,尤其是嬰兒出生數月之內和生後的第一個夏秋季節。此外,給小兒斷奶時,應避免在夏秋季節。2.人工喂養時要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每次喂食前要用開水洗燙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3.母乳和人工喂養都應按時給小兒添加輔食,而且最好是幾種輔食同時添加。4.在小兒食欲不振或發熱初期,應減少喂奶量及其它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5.夏秋季,除避免給小兒食用過多的高脂肪食物外,更應注意居室通風。6.小兒患營養不良、佝偻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以防止腹瀉發生。7.氣候突然變化也會誘發孩子腹瀉,所以要注意小兒的保暖和衣服的增 因為腸內的平衡被打亂,腹瀉其實也是一種保護面制,把體內的毒素排了出去,而過早服用止瀉藥往往不可取,會帶來梗阻的。所以應該調理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平衡,可食用三孩低聚果糖,能夠增強腸動力和腸蠕動的協調性,促進腸壁的收縮運動,調節腸道微生態,糾正腸功能紊亂,有養護腸道的作用。 實現人體微生態平衡.腹部舒暢,睡眠安定,抗病力增強.
http://zhidao.743207.com/?id=104180966
這個正常,我家寶寶也是,肚子都叫,後來給他吃了媽咪愛,一種小孩吃的啦肚子藥,很好使,你的孩子有可能是灌肚裡風了,也有可能是抱他的時候吧腰閃了,涼了都會啦肚子,我家寶寶,噴的時候能有1米遠,我都感覺是個奇跡,千萬不要針灸,還有打針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因為小孩太小,不是下你,我家隔壁就是去醫院打最後打成腦癱了,我家寶寶都3個月了,現在啦粑粑還是哭,正常,奶半要啦到3個月,小孩如果是吃人奶應該不純在吃多,他要是不吃包,他能鬧你2小時有奶瓣是消化不好,如果嚴重你最好去醫院看看,在這裡問頂什麼用,別把孩子耽誤了。我無法回答你的問題。但建議你了解一下中成藥“654-ii”。 這是一種可以有效控制小兒腹瀉的藥。腹瀉是嬰兒常見的病症。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添加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以及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致使嬰兒消化功能降低等。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嬰兒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環境溫度過低、過高時,小兒也可能出現腹瀉,嬰兒腹瀉後應做好以下幾件事: (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干,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藥。 (4)不要濫用抗生素。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制劑,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可以應用抗生素,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5)做好家庭護理。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紅臀發生,應把尿布清洗干淨,煮沸消毒,曬干再用。 貢獻一民間驗方……
用中小火把大米炒至焦黃,再用此焦米熬稀粥糊糊給小兒服用,即止瀉找醫生啦﹐畢竟是由於藥物所引起的腹瀉非常同情這位媽媽。我的小孩子也是15天的時候肺炎住院。
兒童腹瀉原因很多,不過建議你可以給他作適當的按摩。而且如果健康的狀況下按摩也會有很好的效果。(我的孩子比較體弱,常常感冒發燒,後來我用中醫按摩,有些幫助。)中醫按摩而且可以親子交流,使寶寶更聰明。
我常用的方法是捏積和推腹,揉腹。
我覺得你試試看小兒推拿:手掌在他肚臍周圍開始撫摩,因為腹瀉了所以逆時針的方向,逆時針是補,順是瀉。
堅持著天天給孩子捏脊、摩腹,以刺激他的任督二脈,振奮他的經絡,期望他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靠自身的能力來抵御外界各種侵襲。你家寶寶拉肚子,“呈噴射狀,有奶瓣,持續拉了4天,尤其是晚上寶寶每次大便之前哭鬧,好像是腹痛,肚子咕噜噜直響,”
我分析,可能有下面的原因: 1.寶寶涼了肚子。具體說就是肚臍眼進了冷風。 立秋之後,氣溫驟冷驟熱,許多家長措手不及,沒有及時給寶寶添衣御寒,讓寶寶受了涼;或者穿得太厚把孩子"捂"得滿身大汗的。寶寶睡覺時蓋得太熱,寶寶瞪被子受了寒……肚臍眼進了風,最容易引起拉肚子。
解決辦法: ——給寶寶肚臍眼處兜一個肚兜,以免進冷風;晚上洗澡水溫度略加高些,水一定要淹過肚臍眼;平時,准備一張干毛巾,寶寶出汗時貼在背、腹部,將汗水吸干。 ——將一片"暖寶寶"(或發熱帖之類),用軟布(稍厚)裹好,放在寶寶肚臍眼處(注意:隨時檢查,不要燙傷寶寶!慎用!)
2。媽媽的飲食不夠均衡。 媽媽生怕奶水質量差,大魚大肉多,綠葉蔬菜、水果少……造成奶水太濃,寶寶不一消化吸收。同時,如果媽媽自己的消化不好或生病,也會直接影響寶寶。
解決辦法: ——一是媽媽一定要均衡飲食!最近增加綠葉蔬菜和粗纖維食物。同時,加強運動,保證身體充滿朝氣蓬勃的健康狀態; ——二是每天上午10點、下午4點,分別給寶寶喂一次現熬的清米湯。多給寶寶喝溫開水,水溫應比平常稍高些為宜。
3.寶寶的運動量不夠,消化吸收不好。
解決辦法: ——幫助寶寶運動,加強食物消化和吸收。 方法: ——吃完奶一定要將孩子靠在大人身上,輕拍寶寶肩部,使寶寶打嗝,排除堵在胃部的空氣; ——平時多逗小孩笑、互動玩耍;睡覺前,活動四肢,作一次全身運動。小孩自身的活動能使身體強健、增進食欲和消化吸收。
建議:推拿經絡對治療寶寶腹瀉也有好處。 ——推拿經絡:分推腹陰陽;摩腹.可以治療肚子疼,腹賬,消化不良,惡心嘔吐. .分推腹陰陽:沿著肋弓角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稱分推腹陰陽; .摩腹:用掌或四指摩稱摩腹. 提醒:動作要溫柔,很慢很輕。
以上是我們的育兒心得,與你分享。希望寶寶快快好起來!看來是腸胃惹的禍,雖說是小問題,可是,時間長就不行,可能造成失水,你一定要抓緊治療。光有醫生的藥物還不行,還應該有臍貼,直接從肚臍眼治療,一個月了可以用了。另外,你得特別注意嬰兒的飲食,定時定量,因為鬧肚子,每一次不能吃太飽,少吃多餐。不知孩子是喝母乳還是奶粉,如果是母乳,要先擠掉一些再喂養。如果是奶粉,應注意開水的質量,正好燒開的就行。當你聽到嬰兒的肚子噜噜響時,可以用手掌在肚臍眼周圍做逆時針的揉搓。如果孩子稍大點,建議喝點酸奶,改善會更快!我也不大懂,不過,我的孩子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小時,我用前面的方法,有四個月後,我開始給她嘗試著喝點酸奶,自從喝了酸奶後,就完全好,再也沒拉過。也沒有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腹瀉是嬰兒常見的病症。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添加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以及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