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小孩胡思亂想怎麼辦 認真對待孩子的“胡思亂想”
課文17課《夢想的力量》讀來令心靈震撼和感動。一個年僅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裡傑克,要為遙遠的非洲的孩子們挖一口井,好讓非洲孩子能喝上干淨的水。聽起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夢,一個小孩子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在我們大人眼裡,這6歲的孩子只是胡思亂想罷了,誰會認真對待孩子這種胡思亂想呢?但是孩子的夢想卻感動了父母,親人,媒體,通過小小年紀的瑞恩不懈努力使這樣一個毫無可能實現的夢卻變成了現實,而且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愛和幫助別人。5年過去了,這個夢想竟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這個普通的男孩兒,已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勳章,10月,他作為惟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說:“我要為取得干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孩子們總是喜歡胡思亂想,那是他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喜歡吃面包,就會夢想著自己做個面包師;看到幼兒園裡的老師可以管孩子,也夢想著自己做個老師;看到警察叔叔抓壞蛋,會夢想著自己也當個警察;看電視《武松打虎》也會夢想自己能當武松;看過影片《哈裡-波特》,也夢想自己成為一個魔法師,能和哈利一起在魔法世界裡遨游……在孩子冒出一個個奇異的夢想的時候,我們這些成人會笑話他的幼稚,單純,甚至可能會遭到家長的斥責:“去!別胡思亂想!”、“傻孩子,別瞎想!”所以孩子們在斥責中有時就不敢把自己的夢想說出來。 我對孩子的“胡思亂想”還是比較放縱。記得我孩子小的時候,他總是希望媽媽能天天陪著他,我告訴他,如果媽媽不上班,校長就會扣媽媽的獎金,那時兒子就天真地對我說:“媽媽,將來我就當你的校長!”後來他和小伙伴在一起玩,他告訴小伙伴,他長大了要當校長,其中一小伙伴大聲地說:“我要當市長管你!”後來兒子的爺爺告訴他,縣長可以管校長,市長可以管縣長,省長可以管市長,最後他得知全國最大的是***主席,他竟然回家對我說將來一定要當***主席。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對於孩子平庸的夢想也好,遠大的夢想也好,我總是鼓勵他:“寶貝,你太棒了!”“寶寶將來一定會做個比***主席還厲害的人!”……現在孩子已讀高中,對於小時候這一想法也自覺好笑,但他懂得心中的美好的夢能產生一股力量,讓自己勇往直前的力量。
孩子們夢想的空間是自由的,是無拘無束的,就像脫缰的野馬在無邊的草原上狂奔,象展翅的雄鷹翱翔在無際的天空,雖然在成年人的眼中,他們的想法多是“胡思亂想”,可是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於孩子的“胡思亂想”,並經過不懈地努力使這夢想成真。所以誰能說這些“胡思亂想”不會變成日後的“奇思妙想”,甚至是科學的發明創造呢? 所以不管孩子們夢想將來干什麼,從事何職業,我們家長或老師都應該用心傾聽,給予肯定和鼓勵,正確地誘導,讓夢想的力量給孩子帶來希望和激勵;讓夢想的力量征服孩子恐懼的心理。現在我們不是天天喊著要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嗎?那請我們認真對待孩子的“胡思亂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