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拖拉怎麼辦? 你要學會獎勵他!我高3時做作業也喜歡拖,因為就算做完作業了還是看書,那還不如慢慢做勒.後來媽媽就和我定了個協議,就是我在3小時之內完成作業復習完工課後就能讓我玩.讀書有了動力,效率也高了.你也可以和你兒子定這種協議.規定你兒子多少時間內完作業,考試只要有進步就可以滿足他一個願望.每次鼓勵他.讀書娛樂相結合 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緊張、膽小、愛哭、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等性格障礙而頭疼。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症,給孩子吃藥、打針等,但效果甚微,還可能造成某些後遺症;還有家長認為孩子是不聽話,對孩子又打又罵,造成孩子身心創傷。研究表明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症候群,並不是教育或智力問題,其實是感覺統合失調。人體各部分器官都是通過與外界接觸,向大腦傳遞感覺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有效組合,指揮人完成各項活動。當這一系統由於發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運轉時,就會出現上述異常行為。
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有:
1、平衡統合失調:表現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觀測距離不准、平衡能力差,會讓孩子手腳笨拙(常撞倒東西或跌倒)。
2、視覺統合失調:表現為閱讀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或少字,寫字是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或抄漏題。
3、聽覺統合失調: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拉四,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
4、本體統合失調:表現在會讓兒童在體育活動中動作不協調(不會跳繩、拍球等);音樂活動中發音不准;甚至與人交談、上課發言時會口吃等。
5、觸覺統合失調: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環境,過分依戀父母,或愛惹別人、偏食暴飲暴食。
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成長有不利影響,主要影響孩子語言、注意力、情緒、自尊心、人際關系和學業發展,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如果孩子有以上一些表現,建議到專業醫院就診做相關檢查,發現問題後及早干預治療,以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加強娛樂教育,提高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和兒童學家都強調,早期教育不應只強調死記硬背所教的內容,而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即魚和網的關系。孩子具備了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網)、就不愁知識(魚)的掌握了。因此,父母應不失時機地把孩子的學習內容融合到現實生活中娛樂游戲之中,可采用問答式、猜謎法、比賽法,既學到了知識又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能力。盡量避免刻板的做作業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尤其要注意。
引用: [1]孩子不愛做作業怎麼辦--家庭教育(網頁)
www.wojiehun.com
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
這與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有關,可以說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將會對學生對學習的態度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我所教的班上也有這樣的學生
我建議的方法是:
從平時的作業開始,要求他一步一步的完成。如果是數學的話,要求他用鉛筆,一個字沒寫好,就讓他擦了重寫。這種方法一開始,家長與孩子都會覺得很累,過不了幾個星期,學生便會自覺的完成作業,那時,家長只要最後檢查就可以了。以後學習也會越來越輕松。
再者,這種習慣與生活也有關系。要在生活中使他養成做什麼事都要認真的態度。
最為典型的是要讓他養成“說到做到”,可以很好的杜絕學生自滿的情緒,久而久之,第二個問題也會解決。
以上只是個人建議,不同性格的學生還得有所不同的方法。 好好說沒用那就只能給壓力 或者給獎勵壓力是不提倡的 試試幫他說如果你能夠認真且快的做作業就買一個他最愛吃的獎勵他可能有用 盯緊點 ,經了解,大多數家長采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家長輔導督促孩子完成功課;家長擔憂一:現階段功課簡單,隨孩子之後功課越來越難,擔心自己無法輔導;擔憂二:現在孩子養成做作業非常依賴,一遇到需要動腦的就指望家長給現成的答案,如此下去孩子學習情況只會更糟糕;
另一種方式:請補習老師補課或去上晚托班;擔憂:老師解決了孩子今日學習的問題,明天怎麼辦?而且孩子在晚托班自由放松,經常一遇要動腦的問題會直接問老師,根本不用自己思考,這樣恐怕今後的學習難度加大,功課會越拉越遠;無論是方式一還是方式二都給孩子建立了負面循環,同時細心的你會發現孩子學習的能力更低了;
作業寫不上幾分鐘就想辦法找各種理由玩的孩子,大多有個特點:寫著寫著會趴在桌子上,要麼頭偏到一邊,開始你催著背挺直,結果寫著寫著背就彎了;被你說煩了,他會大叫:煩死了,我要休息一下!美希提示你:這現象正表明孩子是真的累了,不是家長們認為的孩子故意偷懶;通常體能不足的孩子在標准姿勢下寫作業是很容易疲勞的;另一個很重要原因:孩子的大腦思難反應慢與肢體動作協調不足同樣會讓孩子寫作業感到很苦惱,經常希望老師家長直接告訴答案,也往往是由於孩子思考問題所需時間長,慢慢就願意直接問答案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人本身都有偏向選擇簡單的方式的心理驅動;
當孩子作業拖拉、磨蹭時,請首先相信你的孩子並非不想學好,要知道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賞識與贊揚;然後能了解孩子真實的心理、身體的感受;正確對待孩子的問題,相信你的孩子也能象三個月後的丁丁一樣,學習成績直線上升,再也不用家長老師督促學習作業了,學習好了,玩的時間也多了,無論生活還是學習上,孩子性格變得自信、開朗了;沒有天生性格孤僻的孩子,綜合提高孩子心理感統綜合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讓學習、作業成為簡單的事,擁有學習的成就感,孩子才會願學、愛學、樂學。
本文摘自美希兒童教育中心. 更多詳情,請查閱美希兒童教育中心博客: http://blog.163.com/w12661266@126/
咨詢電話:0755—21038250 在這裡逛了快一年了,受到過很多家長的啟發和幫助,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孩子寫作業的帖子,因為這一年中看到n多位家長說自己孩子“寫作業磨蹭”,而我家小女在這方面恰恰表現得還好,想想我可能也還算是在這一點上有些小小的經驗吧,只是一直疏於動筆,競耽擱下來。今天被網上一位媽媽點了名字,讓我談談如何讓孩子愛寫作業,正好借這個機會把作業的事情一並談了,也算是對這麼長久以來各位家長熱心幫助的回饋吧。
要想讓孩子愛上寫作業,首先要杜絕給孩子不愛寫作業的機會,只有真正分析、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之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說實話,我並不知道不愛寫作業的真正成因,因為就我個人而言,還從來沒有不愛寫作業的經歷,但是我有過放假之後懶於工作的經歷,我想作業之於學生,大抵有些像工作之於成人吧。
我總結的學生不愛寫作業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作業是為老師、家長完成的,是別人的事情,與已無關,這時候孩子奉行的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政策;
2.老師留的作業繁多無趣(如抄寫五遍課文),這種情況下,不用說孩子,大人也會煩;
3.家長給孩子安排了太多的課後作業,不給孩子玩的機會,孩子做完校內作業,做家庭作業,做完家庭作業,又要英語,背單詞,練琴,讀棋譜……孩子覺得寫得再快也沒昐頭,只好能寫多慢寫多慢了;
4.老師或家長從不對孩子的作業加以表揚,甚至每次家長簽字前都要不信任地審視一下或者指出錯誤批評一番,孩子覺得自已的勞動成果從不受肯定和重視;
5.孩子玩得太多,呆懶了 6.……
應對如上幾點原因,我覺得在寫作業這件事上,家長最好做到如下幾點:
1.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已的事情要自已負責,家長盡量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最好讓孩子獨立完成,不要讓孩子有了依賴性,更不要“逼”孩子寫作業,“催”孩子寫作業,這樣會給孩子覺得寫作業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有一些作業確實是需要家長配合的(如聽寫,某些手工作業等),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安排共同做這件事的時間和方式;培養孩子自己先檢查,這樣有利於他的自我審視觀念的形成。
2.如果學校作業確實是多且無趣,同時孩子對作業內容又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的情況下,家長最好站在孩子這邊,與老師交涉,交涉方式自己看情況決定呀~~呵呵,我家女兒在家就是經常不做聽寫不做口算作業的,只要她能夠保證第二天早自習的小測驗考優星,我就會在家校聯系薄上簽字的(我已經先跟班主任老師坦白了,不算欺騙老師呀:));
3.給孩子留出更多親近自然,親近新事物的時間。興趣班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別讓孩子在考過最高級之後恨音樂,更不能讓孩子在不停地書本學習中變成“傻子”喲,如果確實有很多不忍割捨的愛好,注意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合理安排時間;
4.對於孩子的勞動成果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如果確實有錯,也要先肯定,再指出,再鼓勵,一定要記得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要讓孩子變得懦弱和反感。如果有條件,要多給孩子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比如把預習中的讀課文變成朗誦表演;周末組織一台小型家庭游藝會,欣賞孩子背古詩,讀課文,念故事,唱音樂課中所學的歌,表演舞蹈,彈琴……在孩子表現時,要表現出應有的尊重,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話。
5.如果確實是孩子懶,那就是要讓孩子有規律生活的時候了。
6.知識有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學習的熱愛~~~這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唠叨了一大篇,太說教了,呵呵,都是初為小學生的家長呀,講兩個在我家行之有效的愛寫作業的方法吧,正好是上周周末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1.與時間賽跑 上周周末女兒帶回一本陰文字帖,要寫滿五篇,其實就是32開的10頁,我想著就覺得這是個沒意思又得完成的作業,而女兒已經開始興沖沖地寫第一頁了……我在書房上著網等著她跑來報怨……大約20分鐘過去了,還沒來,我估計她在畫畫了,就沖到她的房間准備抓個現行:)呵呵,人家在寫第4頁了,原來她在和時間賽跑,我一去她更來了精神,“媽媽,我第一頁陰文用了9分鐘,第2頁用了7分鐘,你猜我第3頁得用幾分鐘呀?”,我故做驚訝“啊,你寫得這麼快呀,估計已經累得不行了吧,你怎麼也得用9分鐘吧!”,女兒用手捶了捶胳脯,望望鬧鐘,計算了一下時間,得意地看了我一下就拼命寫起來,呵呵,這次她居然還是只用了7分鐘。
2.植樹節沒有種樹,女兒的遺憾 小孩子嘛,都有貪玩的時候,女兒也並不是總能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任務的,而在我家,完成作業就能隨心所欲地玩兒,周末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按照自已的計劃每周六外出活動,完不成就失去了機會。周五晚上女兒在北大玩久了,沒有及時完成日記(日記是周日完成的,就是昨天我發上來的《神奇的海洋寶寶》),所以原計劃周六出行種樹的活動取消了,女兒很遺憾,今天還跟我嚷“媽媽,你知道昨天是植樹節!”“媽媽,你知道昨天是孫中山的紀念日”,但是,計劃是孩子自已訂的,沒有遵守,有責任也是她自己的,她只有遺憾,沒有怨言。
呵呵,又唠叨了這麼多,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大板子打呀:)有經驗的家長們也談談吧~~~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看著自己筆下的神奇留在一頁頁的作業紙上,在學習的同時,享受著作業給自己帶來的美好! 孩子做作業,在旁督促。 作業寫不上幾分鐘就想辦法找各種理由玩的孩子,大多有個特點:寫著寫著會趴在桌子上,要麼頭偏到一邊,開始你催著背挺直,結果寫著寫[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