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相鄰,向內則和內耳道相接,正常功能是將聲音傳入內耳。另有一條耳咽管由中耳腔延伸出來,連接到鼻腔後壁上部,它提供了中耳腔的換氣功能,保持中耳腔壓力平衡,也可作為對抗感染的屏障;內有纖毛,可將含有雜質的黏液排到後鼻腔,耳咽管在吞咽和打哈欠時會打開。
。 中耳炎的處理
當中耳炎並發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問題時,應該同時處理, 使用抗生素治療一個療程。
1.治療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 因不容易和細菌性中耳炎區分,所以目前治療時, 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一療程。
若使用鼻滴劑的局部鼻塞緩解劑來打開耳咽管, 病人須躺著滴入鼻腔幾滴藥物,然後頭部轉向耳朵有發炎的那側, 如此可使藥物流經耳咽管,使血管收縮,黏膜消腫使耳咽管打開。
2.外科方式。當內科治療失敗或是有慢性中耳炎時, 可以考慮手術方式。
耳膜切開術耳膜上切一小口,可緩解耳朵疼痛,引流出分泌物做細菌培養。
耳膜造口術如果中耳積水超過3個月,就要考慮手術治療。 因為積水過久會破壞聽小骨,引起聽力障礙。將耳膜打個小洞, 放一個引流小管,一般建議應放置6~ 18個月或直到自然掉落為止。耳管放置期間最好不要去游泳。
腺樣體切除術腺樣體是位於鼻腔後半部的淋巴組織,若發育太大, 也會阻塞耳咽管開口,引起中耳炎。若反復發作, 可考慮腺樣體切除。腺樣體肥大的症狀包括,因鼻塞用嘴巴呼吸、 睡覺打呼噜、吞咽困難和經常鼻窦感染等。
中耳炎的診斷並不困難,但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和完整的治療過程, 並注意是否並發積水或是聽力障礙等症狀 可以喝,但是你小孩患中耳炎一個月了不著急嗎? 太久了會導致耳聾的,你可以用氯霉素在他的耳朵裡滴一滴, 一天三次,先用雙氧水清毒,然後再滴,真叫人著急!祝你寶寶健康 寶寶不停哭鬧,搖頭抓耳。專家提醒, 寶寶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 一定要去醫院看,正規治療,不然很麻煩,本身就不容易好.中耳炎是件大事,一定要重視.
兒童及嬰兒因為抵抗力低下,常常會出現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因咽鼓管短、平、寬,極易將感染傳入中耳腔,從而出現耳痛等不適,導致中耳粘膜發炎。據統計,有三分之二的兒童發生一次中耳炎的機會,三分之一的兒童發生二次以上的機會。另外患有鼻炎可以增加中耳炎的機會,28%的中耳炎有過敏性鼻炎的存在。 兒童中耳炎的治療根據其不同的中耳炎類型,主要有: 1.卡他性中耳炎,又稱滲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耳悶,聽力下降。常有感冒史。急性期可有輕度的耳痛。滲出性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加強本病的預防工作對小兒的防聾治聾非常重要。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治療中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顯得尤為重要,常用的滴鼻劑為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劑。 由於小兒表達上的困難,使小兒滲出性中耳炎不易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中耳炎可能會因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造成聽力的損失,或者引起其它並發症。如果醫師沒有適當的治療或延誤治療,便會有漸進性甚至永久性的聽力損失。因此要提高家長及教師對本病的認識,對反復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特別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的患兒,要及時帶到醫院檢查。有條件的地方還應對10歲以下兒童定期進行篩選性聲導抗檢測,爭取該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治療。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發熱和耳痛,耳流膿;其治療原則見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頁面。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多為單純型中耳炎,為急性中耳炎反復發作或者耳內進水引起。預防感冒和防止耳內進不清潔的水是預防的關鍵,治療同可參照其它中耳炎專題。另外有的兒童可患者先天性膽脂瘤,需要手術治療。 4.對於小兒鼓膜穿孔後的修補手術,有研究人果顯示,9歲以上的兒童患者接受鼓膜修復術可以獲得較高的手術成功率。而年齡較小的兒童的手術成功率可能較低,所以對較小的患兒應慎重選擇手術治療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一、自療要點
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後才挖,避免損壞鼓膜。
4.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跳動,讓耳內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簽吸干水分。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強體育鍛煉,增加體質,減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熱性補藥,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10.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荠菜、蓬蒿、黃瓜、苦瓜等。
11.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後捉取。
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環境的安寧,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盡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並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洩與通氣功能。
養成正確的醫療習慣,遵照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的指導與治療絕不可自作主張,認為症狀減除而自行停藥,中止治療,以致病情轉為慢性或產生副作用。
有感冒發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別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例如洗頭、游泳等),造成發炎的加重,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來預防,若水進入耳朵時,可用吹風機吹乾,或側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傷害。
經手術治療過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檢查,有無再發現象,了解聽力改善程度,並接受指導如何且何時作中耳充氣治療。 中耳炎的檢查 醫生會使用耳鏡來檢查患兒的耳朵。假如耳內有滲出物,那麼可收集它們,以鑒別引發症狀的微生物;還可能會讓患兒服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在孩子發生中耳炎的3個月後,醫生會復檢孩子的聽力,以確認是否恢復正常。假如孩子的聽力仍然有問題,那麼其病因可能就是濕耳。 [編輯本段]治療後的情況 中耳炎的症狀耳朵滲出的汁液有時可能會在耳內留存長達3個月,所以患兒仍然可能會有部分聽力喪失。 耳膜裂開大約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痊愈。 耳咽管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日漸加寬,這樣汁液更容易排出。因而,中耳也就更不容易發生感染了。在孩子七八歲之後,就不太可能再發生中耳炎了。 [編輯本段]中耳炎的預防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徑感染最多見。感冒後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纖毛運動發生障礙,致病菌乘虛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因此預防感冒就能減少中耳炎發病的機會。 擤鼻涕方法不正確也可導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時往往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翼,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險,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因此應提倡正確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側。如果鼻腔發堵鼻涕不易擤出時,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氣後再擤。 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外傷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樣液體,以免影響創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誘發中耳炎。 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於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因此母親給孩子喂奶時應取坐位,把嬰兒抱起呈斜位,頭部豎直吸吮奶汁。 另外,吸香煙也會引起中耳炎。吸煙可引起全身性的動脈硬化,尤其是香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黏度增加,給內耳供應血液的微動脈發生硬化,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 [編輯本段]中耳炎的分類 01、慢性中耳炎; 02、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03、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04、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05、骨瘍型中耳炎; 06、膽脂瘤型中耳炎; 07、航空性中耳炎; 08、急性中耳炎; 09、粘連性中耳炎; 10、漿液性中耳炎。 [編輯本段]中耳炎的護理 中耳炎的症狀 一、注意休息,保證睡眠時間。 二、注意室內空氣流通,保持鼻腔通暢。 三、積極治療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四、游泳後要讓耳內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五、積極防治感冒。 [1]吹干耳朵 每當你弄濕耳朵,不論是否有感染的跡象,應記得去除耳朵內的水分。將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讓吹風,機距離耳朵5—10厘米之遠,向耳內吹。以暖風或冷風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細菌及霉菌生長的溫濕環境。 [2]游泳時請露耳塞 愛游泳的人不要因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軟的耳塞,並選擇干淨的游泳池,不要在骯髒的水域游泳。洗頭發或洗澡時,也別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則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別要緊的。 [3]使用止痛藥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醫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4]熱敷 用一塊清潔的毛巾熱敷耳部,或用熱敷墊,皆可緩解耳朵痛。 [5]勿經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棲身處。這是耳內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蓋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6]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經常發生中耳炎或經常與水為伍,應記得在每次弄濕耳朵後,使用干燥劑。消毒酒精、白醋、礦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劑。將頭偏一邊,使耳朵朝上。將耳朵向後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入數滴干燥劑,晃動頭部,使酒精抵達耳道的底部,再將頭偏向另一邊,使酒精排出來。 [7]從鼻孔噴入溶液 如果耳鳴,可用500毫升的溫水加1茶匙鹽及1茶匙甘油,配成溶液,然後裝入噴鼻瓶中,噴人鼻孔直到此溶液由喉嚨後面流下。 [8]使用抗生素 嚴重時,則需要開刀處理,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