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安神定志,適用於心膽氣虛所致的失眠。 [方八] 茯神10克,山楂9克,伏苓12克,半夏9克,陳皮10克,連翹6克,萊菔子15克。水煎服,午晚飯後服。 本方健牌和胃,化滯消食,適用於胃氣不和所致的失眠。 [方九] 桂圓肉100克,60度白酒400毫升。將桂圓肉放在細口瓶內,加入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搖一次,半月後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適用於虛勞衰弱、失眠、健忘、驚悸等症。 本方出自《萬氏家抄方》,原方用於“溫補脾胃、助精神”,為治療虛勞、心悸的常用方。品名為後加。 方中桂圓味甘性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定神,對神經性心悸有一定療效。配合白酒,通經絡,行藥力,使之更好地發揮作用。 本方對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方十] 雲南三七花,5到10朵直接泡水當茶飲。 本方鎮靜、安神功效。用於高血壓,頭昏、目眩、耳鳴,急性咽喉炎,失眠的治療。特別是對女性更年期引起的失眠可以說是奇效 睡眠保健產品 貝舒眠 本品是以科學處方、純生物合劑物質等為主原料制成,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功能試驗證明,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功效 治療失眠的工具無憂芯片,瘁取中醫針灸精華,直接作用至穴位,以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是唯一將中國傳統針灸中醫技術與現代先進生物技術醫學技術完美結合的產物,精選寶石級晶體礦物,粉碎萃取,通過納米技術合成,形成具有激越功能的自源體高科技針灸芯片,是醫療衛生材料領域的一次革命,傳統針灸的替代品; 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有效的處方:
溫水浴
洗個溫水浴對於緩解緊張的情緒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知道,水的溫度對於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有不同的作用。比如,低於身體溫度的冷水可以提高人的清醒水平,高於體溫的熱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的速率,而接近人體溫度的溫水則會讓人鎮定,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神經需要緩解一下,那就不妨在睡前洗個溫水浴。
足療
足療,也就是足底保健,是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由於它簡便易行,又有明顯的緩解壓力松弛神經的功效,因而深受人們的歡迎。對於睡眠不良,足療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和感覺,睡不著覺時,做個足療,有時做著做著就睡著了。從中醫學理論上講,足底按摩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定作用,可以產生明確的安神效果。建議大家不妨試一試。
食療
還有一個飲食方面的辦法,我們可以通過食物來調節大腦的功能。在這裡,首選是棗,棗能夠提高神經系統的抑制功能,這已經得到大量醫療實踐的證實,睡眠本身就是一種抑制活動,睡不好的時候,不妨定個計劃,每天吃些棗,也許效果會很不錯呢。然後是核桃仁,核桃仁營養豐富,特別是有大量的磷脂,對人的大腦有很好的滋養作用,經常食用,不僅可以促進睡眠,還能夠提高人的記憶能力,一舉兩得。最後,還有一個柏子仁,就是松樹的果實中的一種成分,這可以從中藥店裡買到,它和棗一樣,對於提高大腦的抑制能力有明顯的作用。此外,豬心和羊腦,也具有提高睡眠質量的功效。
隨遇而安無為而治
有許多時候,在自然規律面前,你沒有什麼人為的辦法可用,這時候,你的努力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這時候你也不必再做什麼努力,隨它而去好了。而這樣一來,事情還往往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另外,有的時候,人為的努力並不能產生好的效果,反而會讓事情更不好辦。其實,失眠這件事就是這樣,你越是想睡著就越是睡不著。因為睡覺是一種不自覺中發生的事情,如果你有意地去做,則適得其反。在這裡,人為的努力有時非但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反而會使你的警覺水平更高,也就更加睡不著了。
調節興奮和抑制過程
睡眠不好的一個最核心的原因是興奮抑制失調。我們的大腦有兩個基本的活動過程,一個是興奮,一個是抑制。當人過度興奮之後,往往會導致興奮和抑制過程的紊亂。結果就是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精神卻又提不起來。所以,從根本上講,要想讓睡眠得到徹底的改善,就要從調節興奮和抑制過程來進行。怎麼做呢?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是要增大身體的運動量,人在睡不好的時候多不願運動,以為可以通過減少運動來補充休息,其實這是錯誤的,運動本身對大腦的活動來說,其實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同時身體運動時會增強大腦負責運動的區域的興奮程度,興奮過後就是抑制,白天有了足夠量的軀體運動,晚上就會自然地誘發睡意,讓你比較容易地進入夢境。運動有多種形式,有健身房裡的器械運動,有操場上的長跑運動,還有娛樂健身兼備的比賽性的競技運動。不論哪類運動,都有效果,但如果你想要在短期內作用明顯,從臨床經驗看,可以多進行一些需要至少兩個人參加的競技性的運動,比如說找個人一起來打打乒乓球什麼的。在進行這類活動時,大腦皮層的興奮度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這種快速的運動還可以讓你轉移注意,讓你沒有時間想那些不順心的事,再加上運動過程中腦干受到良好的刺激,會分泌一些讓人愉悅的內啡肽,運動後你的心情會明顯地愉快起來,因而可以更有效地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
最後是提高白天的興奮度。也就是白天不能睡,要多興奮興奮,讓白天興奮夠了,晚上累了,也就自然會誘發出抑制活動,讓人睡著了。這裡有一點要特別強調,也是很多睡不著覺的人經常犯的錯誤,那就是晚上睡不著時,會在白天補,結果,白天睡著了,但睡得不好,到了晚上,該正常地睡了,卻由於白天已經睡了,這會兒又睡不著了。如此就加重了失眠的程度,造成了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是很多人長期睡眠狀態不易改善的根本性原因。所以,應該努力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白天不要睡太多,晚上再睡,白天興奮夠了,晚上自然就會誘導出抑制,睡眠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人的睡眠是有節律的,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反復進行,直到清醒。研究表明,在深睡眠期,人的大腦皮層細胞處於充分休息狀態,對穩定情緒、平衡心態、恢復精力極為重要。同時,人體內可以產生許多抗體,增強抗病能力。研究表明,剛開始入睡的3個小時十分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內,深睡眠占了差不多90%。
人類的正常睡眠,一般是由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再到淺睡眠期,這樣反復幾個周期構成,寶寶也同樣。先是進入深睡眠,這時寶寶睡得特別熟,不容易吵醒,一般持續70-120分鐘,然後轉入20-30分鐘的淺睡眠,一夜如此交替3-5次。
新生兒時期,嬰兒的睡眠時間長,淺睡眠和深睡眠各占50%,我們常見到嬰兒睡著有微笑、皺眉、吸吮等動作,這就是嬰兒在淺睡眠期。嬰兒的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周期很短,而且次數多,伴有不太能分清晝和夜,特別是出生的第一個月。隨著嬰兒的成長和腦神經的發育完善,嬰兒的總睡眠時間相應減少,漸漸養成夜裡長睡白天小睡的節律,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的周期也相應延長,深睡眠時間占總睡眠時間的比例相應提高。專家認為:12-24個月的孩子應一夜睡到天亮,白天小睡1-2次。
寶寶在淺睡眠期有各種動作,有睜眼、吸吮、翻身、哭啼,有的還會抬頭張望。隨著寶寶的長大,白天活動增多,晚間淺睡眠期的表現除了肢體轉動外,還會有夢語、夜哭等,但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義的,即使睜眼也是無光的。排除生理性原因外,一般幾分鐘後,又能進入深睡眠期。也有不少孩子醒來後張著眼睛躺在黑暗中,不聲不響,過一會兒就自己又睡著了。大部分寶寶即使小便、喝水後,也能很快入睡。
其實孩子和成人是一樣的。只是寶寶不知道黑夜中必須躺在床上,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差,醒來後,有的哼哼唧唧找媽媽;有的哭吵一頓;有的則干脆坐了起來。人的睡眠是有節律的,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反復進行,直到清醒。研究表明,在深睡眠期,人的大腦皮層細胞處於充分休息狀態,對穩定情緒、平衡心態、恢復精力極為重要。同時,人體內可以產生許多抗體,增強抗病能力。研究表明,剛開始入睡的3個小時十分重要,因為在這段時間內,深睡眠占了差不多90%。
人類的正常睡眠,一般是由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再到淺睡眠期,這樣反復幾個周期構成,寶寶也同樣。先是進入深睡眠,這時寶寶睡得特別熟,不容易吵醒,一般持續70-120分鐘,然後轉入20-30分鐘的淺睡眠,一夜如此交替3-5次。
新生兒時期,嬰兒的睡眠時間長,淺睡眠和深睡眠各占50%,我們常見到嬰兒睡著有微笑、皺眉、吸吮等動作,這就是嬰兒在淺睡眠期。嬰兒的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周期很短,而且次數多,伴有不太能分清晝和夜,特別是出生的第一個月。隨著嬰兒的成長和腦神經的發育完善,嬰兒的總睡眠時間相應減少,漸漸養成夜裡長睡白天小睡的節律,淺睡眠期到深睡眠期的周期也相應延長,深睡眠時間占總睡眠時間的比例相應提高。專家認為:12-24個月的孩子應一夜睡到天亮,白天小睡1-2次。
寶寶在淺睡眠期有各種動作,有睜眼、吸吮、翻身、哭啼,有的還會抬頭張望。隨著寶寶的長大,白天活動增多,晚間淺睡眠期的表現除了肢體轉動外,還會有夢語、夜哭等,但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義的,即使睜眼也是無光的。排除生理性原因外,一般幾分鐘後,又能進入深睡眠期。也有不少孩子醒來後張著眼睛躺在黑暗中,不聲不響,過一會兒就自己又睡著了。大部分寶寶即使小便、喝水後,也能很快入睡。
其實孩子和成人是一樣的。只是寶寶不知道黑夜中必須躺在床上,自我控制和約束的能力差,醒來後,有的哼哼唧唧找媽媽;有的哭吵一頓;有的則干脆坐了起來。 我們可以看到,嬰幼兒的睡眠遠遠比成人要多。 新生兒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濕的時候醒著以外,幾乎都在睡眠。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容易疲勞,多睡眠正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大體如下(小時):初生20九個月14-15二歲12.5七歲11 兩個月16-18十二個月13-14三歲12七歲以上9-10 四個月15-16十五個月13五歲11.5
要睡好,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要定時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點喂(21:00-22:00)。吃飽後夜裡盡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換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單獨睡,不要和母親合睡,這樣空氣新鮮,孩子也不致因為母親離去而睡不著(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親睡得過沉,合睡有時會把孩子壓著,甚至壓死,單獨睡就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孩子蓋的被要輕軟、溫暖、舒適,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鬧孩子或隨便嚇唬孩子,以免過於興奮影響睡眠。也不要養成抱在懷中抖動,拍背或含著奶頭才入睡的壞習慣,應該放在床上讓孩子自己睡。
怎樣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裡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1)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2)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小兒睡前保持情緒安定,防止過度興奮。上床後,不應給予玩具,以免小兒因貪玩而不肯入睡。 (3)對於半夜醒來的小兒,如果吃母奶能睡著,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靜入睡。這不必擔心會養成不良習慣。因隨著幼兒的長大,半夜醒來吃奶的習慣會漸漸消失。 (4)幼兒多數喜歡媽媽陪他一起上床入睡。這樣孩子會十分安心、愉快;在媽媽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穩穩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養成從小抱著入睡的習慣。要培養成1歲時願意自己躺下入睡,2歲時能按時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歲後能自己上床蓋被,醒後下床穿上拖鞋。
小兒與成人同睡一被窩好嗎? 有的家長習慣讓自己的小孩與成人同睡一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