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2歲寶寶玩什麼玩具正文

2歲寶寶玩什麼玩具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2歲寶寶玩什麼玩具
 
男孩還是女孩呀?
女孩毛絨玩具,芭比娃娃
男孩汽車、手槍
還有男女都適合的各種積木
 
最好是毛絨性質的玩具,這樣危險性不大。
積木,積木對孩子智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小的瑣碎的玩具最好不要買,不然真的不放心。
 
積木、穿珠子、小車
 
據調查,在中國6歲兒童約有9成患齲齒,12歲以下兒童每人平均有4.2顆蛀牙。為降低寶寶齲齒發生的機率,醫師建議從0歲起就應該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從2歲起就應該用寶寶專門的牙刷,從小做好牙齒保健。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內軟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龈作用,從而減少口腔環境中致病因素,增強組織的抗病能力,刷牙對於預防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對於預防和治療牙周病和齲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依據兒童年齡選擇牙刷方法
怎麼幫小朋友選牙刷?不是只選標明“兒童專用”的就好了喔!要照顧好家中小寶貝的門面,依兒童年齡來選擇才是正確的方法。
兒童牙齒成長最重要的三個階段為:2至4歲的幼兒期、5至7歲的學齡前與8歲以上的學齡兒童,這三個階段因牙齒的成長情況各有不同,建議應選擇針對不同年齡設計的牙刷來保健幼兒牙齒較為恰當。
以往父母在為家中小朋友選購牙刷時,習慣上會挑小朋友專用牙刷,但因幼兒、學齡前及學齡期小朋友的手部肌肉發育不同,牙齒的生長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應有分齡使用的概念,不同的年齡階段,要選擇不同的牙刷。
2至4歲
此時期的寶寶常用奶瓶喝奶,最容易發生奶瓶性齲齒,且正處於牙齒發育初期,手掌與口腔也較小,初次刷牙,建議選擇窄小刷頭易於深入小朋友的口腔,同時握柄也較粗胖,讓肌肉未發展完全的幼兒掌握。
5至7歲
在6歲時第一顆恆齒已長出,因此要特別注意牙齒清潔。建議可選擇杯行刷毛的牙刷,毛刷邊緣要柔軟,能完全包圍每顆牙齒以達到徹底清潔,而且動力刷毛可幫助清潔大臼齒,幫助深入清潔後排牙齒。
8歲後
此時兒童因處換牙階段,乳齒與恆齒同時存在,又加上齒縫間隙較大,若不特別留意其刷牙習慣,蛀牙即容易生成。因此牙刷的選擇上應以柔軟混合設計的刷毛,幫助徹底清潔牙齒及齒縫。
寶寶牙刷選擇要點
看刷毛的材料:牙刷刷毛有天然毛鬃和尼龍絲毛兩種。天然毛鬃牙刷其清潔效果及吸附牙膏較好,但干得很慢,容易積聚灰塵和細菌。尼龍絲毛牙刷則對牙齒的清潔作用及按摩作用均佳,均勻性、彈性好,比較符合寶寶的牙齒特性,而且更有利於口腔保健。
看刷毛的質地:一般刷毛可分為軟性、中性、硬性三種,硬毛牙刷對牙齒的清潔效果較好,但對牙齒的磨損作用和牙齒的損傷也較大;中性硬度的牙刷比較適合具有成年人使用;幼兒一般使用偏軟性牙刷,不會磨損牙齒和牙龈。父母買牙刷時,可用手指壓一下刷毛,如手指有刺痛感則表示太硬,刷毛來回彎曲自如、手指有點癢的感覺,表示比較軟。
看刷頭的大小: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不同的大小,2-4歲時,牙刷頭的長度應為2.0-2.5cm,寬度為0.5-0.8cm,有2-4排刷毛,每排3-4束刷毛,牙刷頭前端應為圓鈍形。4-6歲時,牙刷頭的長度應為2.3-2.7cm,寬度為0.7-0.9cm,有2-4排刷毛,每排4-5束刷毛,牙刷頭可以選擇橢圓形、橢圓長方形,避免使用尖頭形。
看刷頭與刷柄的角度:市售牙刷有直線型和角度型兩種。直線型牙刷使用時比較有力,但不利於清潔口腔內部的牙齒。有角度的牙刷對後牙清潔效果較好,而且省力,一般角度以17~20°為宜。
看刷毛的頂端:每根刷毛的頂部應該是圓鈍型的,不能有銳角,購買時可用手來觸摸判斷;刷毛頂端選凹凸不平形的,有利於清潔牙齒之間的殘留物質。
正確使用牙刷的方法
1、使用前,用溫水浸泡1-2分鐘,使刷毛變得柔軟;如加入少量鹽,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2、寶寶使用牙刷時,頻率不宜太快;刷牙時先刷上排牙齒,再刷下排牙齒,這樣可以避免刷到牙龈。刷兩排牙齒時,先來回橫刷幾遍,刷去牙齒表面的污垢,然後再上下來回豎刷,清除牙縫裡的殘留物。橫刷時用力輕,豎刷時稍加力。
3、牙刷使用後,媽媽幫助寶寶用水沖洗刷毛內部,並將水分盡量甩去,將牙刷頭朝上放在漱口杯裡,或者放在通風有日光的地方,使它干燥而殺菌。牙刷用了一段時期,外殼仍很新,但內裡積聚的污垢很難清理,可將牙刷浸在白醋中,隔一夜後,早上用清水沖淨,牙刷便像新的一樣。
4、通常1個月更換一次牙刷,最長不能超過3個月,或同時購買2-3把牙刷輪換使用。使牙刷的干燥時間延長,同時保持牙刷毛的彈性。如果寶寶寄宿幼兒園,媽媽或幼兒園每周應將牙刷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
愛心提醒:
1、如果寶寶出門旅行,媽媽應為寶寶准備好牙刷,盡可能不使用賓館裡的牙刷。
2、寶寶的牙刷與大人牙刷分開放,因為寶寶口腔發育不完全,唾液中的酶殺菌能力比較弱,容易感染細菌。
3、如果家裡來了親戚的小朋友,媽媽應准備一把新的牙刷,不要與寶寶合用一把。使用後,讓小朋友帶回家或另行處理。媽媽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只合用1、2次沒關系。


http://www.tsbaobei.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49
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左右即開始生出第一顆牙齒,這時長出的牙齒叫乳牙,一共20個,先後持續到2歲或2歲半時全部出齊整套牙齒。出牙是一種生理過程,一般無需小題大做,但有些情況,媽媽應有所了解和注意,以免心中無數,大驚小怪或疏忽大意。

嬰幼兒出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搖頭晃腦等不適感。有時牙床可能會有疼痛,引起低熱,致使小兒哭鬧不休。這時媽媽應該更細心,更體貼地照顧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兒,以母乳喂養,多哄哄、說些"乖乖"的話兒給小兒聽聽,給予更多的安慰。避免讓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這時可用潔淨的手指輕輕按摩牙床,會有減輕疼痛的作用。流涎時,應給小兒戴上"頸圍",保護頸部,用柔軟的、吸濕性強的毛巾輕輕擦試口角、面頰、下巴等處,以免引起發紅、皺裂。冬天也可塗上少量凡士林保護。這段時間嬰幼兒的抵抗力會稍微下降,必須注意防感染,寒冷的季節應給小兒保暖,保持清潔衛生。

上述情況一般不用上醫院看醫生。但如果嬰幼兒在此期間有發高燒、腹瀉、呃逆、咳嗽,甚至痙攣、抽搐等表現,則不是"長牙"的"過錯"。而可能是有其它病因或病菌感染,應及時找小兒科醫生看看。

小兒牙齒長出後,保持牙齒清潔,以使其健康整齊發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應注意避免給小兒吃太多的糖(特別是滯留於口腔時間較長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因為糖的酸性侵蝕會使童牙琺琅質減弱,結果造成"爛牙"。其實,在保持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小兒對糖的攝取和體內所需量基本是足夠的,因此不必給小兒過多的含糖量高的零食和飲料,限制其進甜食的次數和數量,這樣也可以避免小孩養成愛吃甜食的習慣。

嬰幼兒的牙齒一旦長出,便可開始為其清潔牙齒。起初可用柔軟的布或棉簽輕輕清潔牙齒,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牙龈,也可用最小的軟毛牙刷輕輕刷牙,以清除牙齒和牙床上的粘性細菌層,即牙斑。這樣對防止"齲齒"和牙周病很有效果。每天早晚刷牙兩次。開始時把刷牙當成一種生動活潑的游戲來做,使小兒覺得有趣而接受。自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那麼你的寶寶長大後便自然擁有整齊漂亮的牙齒。
 

高燒39.5吃藥也不退燒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