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是否會發育不良 可以喝的,但最好還是不要經常,要與牛奶搭配起來喝 不會產生發育不良的,喝豆漿有好處。天天喝,可是豆漿中到底含有哪些營養?怎麼喝豆漿才算最科學的呢?豆漿是用大豆浸泡後磨成的飲料,既可以直接飲用,又能夠做成豆制品。豆漿的營養來源於大豆。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大約有35%~40%左右,它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兩三倍。除蛋白質、鈣、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大豆中還含有豆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通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干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後,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裡邊的學問還真不少。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後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惡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裡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麼,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麼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麼長時間的話,它裡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煮熟了的豆漿難免會有豆腥味,您要是特別在意的話,那該怎麼辦呢?其實,豆漿當中的豆腥味經過長時間的煮沸後會減輕的。但如果有人特別在意的話,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一下,比如說做成鹹的或者甜的豆漿。其實,鹹豆漿現在有很多吃法,特別是上海人喜歡吃鹹豆漿,他們在豆漿裡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就做成了一碗營養很豐富的豆漿。當然,如果喜歡吃甜味,也可以往豆漿中適量加點白糖來調整口味。中老年人最好用蜂蜜來代替白糖放入豆漿中,這樣對身體更有好處。有的人喜歡用豆漿沖生雞蛋,認為這是桓鲆瘓倭降玫暮梅椒ǎ導市ч衷趺囪兀?豆漿即使煮得很熟很透了,直接沖生雞蛋,也不容易把雞蛋沖熟,況且,雞蛋當中含有一種黏性蛋白,它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打到豆漿裡面,煮熟了以後再吃。喝豆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干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平衡了。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食品粉碎機,其中便有專門的豆漿機。有了它們的幫忙,您就可以在家裡自制豆漿了。在自制豆漿的過程中,您還能把綠豆、紅豆等其他種類的豆子添加到大豆裡面去。用這些混合起來的豆子制作出來的豆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如果您實在太忙,既沒有時間去買豆漿,更沒有時間自制豆漿,那就索性買速溶的豆漿,用熱水一沖,味道不錯,營養也不少。可以說,喝豆漿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喝豆漿還得慎重一些。科學地講,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他們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太完善,最好不喝豆漿。還有一些痛風或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於受到蛋白質的需要量限制,所以也不宜大量喝豆漿。除了喝豆漿,我們獲取大豆蛋白的途徑還很多,比如吃豆腐。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推薦,每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入30克左右的大豆蛋白。也就是說,如果您要吃豆腐的話,應該是150克,也就是3兩左右就行了。如果是吃豆制品的話,應該是45克,也就是1兩左右即可。喝豆漿也有講究“人不可一天無豆”,就是說,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每天必須要食用點豆制品。當然,豆漿一直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飲品,對人體也非常有好處,可是,豆漿該怎樣喝對人體才更有益呢?豆漿是屬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飯以後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有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同時,因為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當中,會在細胞裡產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漿。另外,腎髒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症的病人不要喝豆漿,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髒的負擔。學依據喝豆漿的好處請參考 問題1: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問題2:導致碘缺乏: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甘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 喝豆漿不會引起發育不良。豆漿的好處很多。
1、強身健體。每百克豆漿含蛋白質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鐵2.5克、鈣2.5克以及維生素、核黃素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
2、防止糖尿病。豆漿含有大量纖維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過量吸收,減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壓。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鈉是高血壓發生和復發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既能防治高血壓,又能治療高血壓。
4、防治冠心病。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鈣能加強心機血管的興奮,改善心機營養,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流防止血管痙攣。如果能堅持每天喝一碗豆漿,冠心病的復發率可降低50%。
5、防止腦中風。豆漿中所含的鎂、鈣元素,能明顯地降低腦血脂,改善腦血流,從而有效的防止腦梗塞、腦出血的發生。豆漿中所含的卵磷脂,還能減少腦細胞死亡,提高腦功能。
6、防治癌症。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硒、钼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別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據調查不喝豆漿的人發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漿的人提高50%。
7、防止支氣管炎。豆漿所含的麥氨酸又防止支氣管炎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從而減少和減輕支氣管炎的發作。
8、防止衰老。豆漿中所含的硒、維生素e、c,有很大的抗氧化功能,能使人體的細胞“返老還童”,特別對腦細胞作用最大。
9、防止老年滯呆、艾滋病、便秘、肥胖等。
喝豆漿的這九大好處,如果用科學的方法去喝就更能體現出來。一是不要在豆漿中加紅糖,因為紅糖會破壞豆漿的營養和增加吸收的難度。二是不要喝未煮熟的豆漿。生豆漿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喝後會發生惡心、吐瀉等中毒症狀,三是不要空腹喝豆漿。空腹喝豆漿後會使豆漿中的蛋白質過早的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起到喝豆漿的作用。四是不要用豆漿作藥引,如果把豆漿和藥一起喝,豆漿的營養成分會被藥物破壞掉或起到副作用
經常喝豆漿有利也有弊
豆漿能改善骨骼代謝,預防骨質疏松,減少動脈硬化的危險。然而專家指出,豆漿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含有某些抗營養因素,不僅不利於人體對養分的消化吸收,反而有害健康。比如說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專家指出,患有以下疾病的朋友無享用豆漿或豆花的口福。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有胃潰瘍的朋友最好少吃。胃炎、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飲食,而豆類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增加腎髒負擔,宜禁食。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會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