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剛剛出生小孩黃疸怎麼辦正文

剛剛出生小孩黃疸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剛剛出生小孩黃疸怎麼辦?指數為11嚴重嗎?
 
您好!下面的內容供您參考:

疾病概述黃疸是指因血液中膽紅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膚、粘膜及鞏膜(白眼球)黃染。新生兒黃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黃疸,一種是病理性黃疸,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1.生理性黃疸。由於新生兒肝功能不健全,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差,使膽紅素在血液中潴留,因此使皮膚發黃。

2.病理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新生兒溶血性黃疸多因母胎之間血型不合,造成紅細胞大量破壞,形成膽紅素在血液中大量潴留,發生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多發生於新生兒肝炎、敗血症、嚴重病毒性感染等;阻塞性黃疸:多見於先天性膽道閉鎖、膽汁性梗阻等疾病。

診斷要點隨時觀察黃疸的變化,嚴防發生核黃疸;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之一,就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

1.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黃疸就非常明顯;

2.黃疸遍及全身,為桔黃色,且在短時間內明顯加深;

3.黃疸減輕消退後又加重或重新出現;

4.黃疸出現後2-3周仍不減輕甚至更明顯;

5.大便顏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黃色;

6.出現發燒、拒奶、精神不好、嗜睡、兩眼呆滯等症狀。

治療建議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7-10天消退,為生理性黃疸,在黃疸期間多喂溫開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療。若黃疸提前或推遲出現,或出現上面所述各種異常情況,應立即送醫院系統檢查,以免延誤診治,危及嬰兒生命。
 
小孩子出生10多天在些黃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個月還有黃疸就是病理現象,首先要先停母乳兩天,觀察黃疸情況,如持續不退應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新生兒出生後,由於生理性紅細胞破壞過多、肝功能欠成熟等原因,可引起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增加,出現黃疸現象。隨著上述原因的逐漸消除,黃疸亦逐漸消退。這是一個生理過程。
生理性黃疸,大都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14天內消退。早發性黃疸:出現早,多與出生最初幾天吃奶時間短、胎便排出晚有關。遲發性黃疸:常在一周後出現,兩個半月內慢慢消失,與母乳某些成分有關。只要孩子吃奶好,體重增加,精神好,可以觀察,先不必治療。若出現吃奶不好,精神不好,要及時上醫院。
黃疸先見於面、頸部,然後遍及軀干和四肢,鞏膜亦可有黃染。部分新生兒的口腔黏膜也可能輕度發黃。黃疸多為淺黃色。
病理性黃疸意味著嬰兒患有某些較嚴重的疾病,如溶血病、敗血症、膽汁淤積綜合征,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應全面檢查、分析,及早治療。如出現下列情況,則應立即就醫:
1、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足月兒皮膚發黃時間超過2周,早產兒皮膚發黃時間超過3周。
3、皮膚或鞏膜黃染較深,或呈黃綠色,或連同足底皮膚也明顯黃染。
4、生理性黃染消退後,又重新出現皮膚黃染。
5、在皮膚黃染期間,嬰兒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嘔吐、腹瀉、兩眼凝視、尖聲哭叫以及抽搐等異常情況。

[治法]:清熱利濕,健脾
茵陳6龍膽草4豬苓6白術8薏苡仁10白花蛇舌草8
金銀花8紫草4黃芪10白芍6柴胡4


我的寶寶在滿月後黃疸還是沒有完全退去,去醫院開了些藥給他吃,才好轉的。我建議你帶他去北京的兒童醫院看看,因為那兒是專門的兒童醫院嘛。小兒黃疸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事情,容易轉成肝炎。 黃疸,是指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小便色黃的一類疾病:新生兒黃疸則指小兒出生後周身皮膚、雙眼、小便都發黃為特征的疾病,中醫稱之為胎黃。
  新生兒黃疸,有真有假,真黃疸是指病理性黃疸,如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管閉鎖等等。而假黃疸特指小兒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
  小兒出生24小時以後發現黃疸,並能夠在14天以內自然消失,沒有其它症狀,稱之為生理性黃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對於早產兒來言,生理性黃疽的發生率要更高,可達80%。
  生理性黃疸,大都在生後第3天出現。早者在生後第二天出現,遲者可在第5天出現黃染,其色澤—般較輕淺,呈淺黃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遲到出黃疸的5-6天後消退,而早產兒的黃疸,最多也不應超過7-10天。超過14天的黃疸為遷延性黃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出現的順序,一般先見於面部、頸部、然後遍及胸腹及四肢,鞏膜——即眼睛中發白的部分也出現黃染。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與小兒山生後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有關。有一種能夠消除體內多余的膽紅素的轉移酶,要在小兒小生後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間,新生兒體內會出現過多的膽紅索而表現為黃疸。當這種轉移酶成熟後,就會將多余部分的膽紅素消除,黃疸也就消失了。所以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它是人生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
  病理性黃疸則不然,它是因各種病因引起。有些疾病還相當嚴重,可危及到小兒的生命。新生兒溶血是最常見的黃疸性疾病,它是由於新生兒與母親的血型不合而導致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出現溶血,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高膽紅素血症。若體內大量的膽紅素侵犯到人的中樞神經細胞核,其發生的黃疸就比較嚴重,醫學上稱之為核黃疸,其病死率較高,並且容易留有後遺症。最常見的治療辦法是換血。輕症可采用光療,又叫藍光照射,此法為治標之法,不能治本。因此,光療不能代替換血,但可減少換血的次數。新生兒肝炎的主要表現為黃疸,常常出現在新生兒期,因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而就診,在檢查確診後,經一定的治療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並且預後較好。先天性膽管閉鎖的病人出生時,外表均正常,在生後1—1周後,開始出現皮膚黃染,並逐漸加重,其黃色較暗,略帶棕綠色。西醫稱之為綠色黃疸,中醫認為屬陰黃范疇,其糞便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點。由於外科手術技術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術治療。此外還可采用激素療法,但本病預後較差,兒3個月後,肝髒開始硬化,6個月到2歲內因肝功衰竭而死亡,僅少數患者存活較長。
  中醫一般將黃疸分為陰黃和陽黃。陽黃是熱毒實邪所為,其黃如桔色鮮明。陰黃為寒濕所致,其黃色晦暗。但臨床發現僅用陰黃、陽黃尚不能全面反映其復雜病情,所以臨床一般將小兒黃疸分為濕熱型、熱毒型、瘀滯型、脾濕型四種。
  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症狀,常用茵陳、栀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也可使用茵栀黃注射液靜點,每日1次
  熱毒型黃疸的發黃多在生後較晚的時間出現,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籐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栀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采用針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籐等藥物。
  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發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術、干姜、黨參、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總之,新生兒黃疸多有不同,應在嬰兒出生後密切觀察,其皮膚黃疸的變化。對於膚黃過早出現或逾期不退者和黃疸逐漸加重者,或黃疸退後復出者,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就診。當嬰兒出現黃染時,還要注意觀察小兒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顏色等情況,以便及早發現病理性黃疸,及早治療。

放心120 
你是母乳喂養嗎?如果是母乳喂養,停兩天母乳就好了。我的寶寶就是母乳喂養,一個月時還有黃疸,停了兩天母乳後,再過一星期黃疸就消失了,不用擔心。再有可以去醫院照藍光,也可減輕黃疸,但一次要四個小時寶寶比較受罪。趕快停母乳吧,記住不喂寶寶時,也要用吸奶器定時把奶吸出來。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洩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一定時期裡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後遺症。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後者在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
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後。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
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
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
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並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並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後果,診斷明確後不要終止母乳喂養。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後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於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您好!下面的內容供您參考:
疾病概述黃疸是指因血液中膽紅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膚、粘膜及鞏膜(白眼球)黃染。

[1] [2] 下一页

發燒一直不退怎麼辦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