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八歲的孩子體虛怎麼補正文

八歲的孩子體虛怎麼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育尚不完善,如果蛋白質吃得過多,就會增加小兒的肝髒和胃腸道負擔,時間久了會進一步使小兒嬌嫩的肝髒和胃腸道受到損害,甚至要引起代謝異常發生高氮血症。我國營養學會規定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標准為0~1歲嬰兒每公斤體重2.5~4克,1~3歲的幼兒每日40~45克,這樣就可以保證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正氮平衡。

調理定時定量葷素搭配 

我們對孩子的口號是“要壯不要胖”。最近有人發現,在母體內第8個月至出生後一周歲半的嬰兒,如果營養過剩,就可能為以後的肥胖播下“種子”。因此說,預防肥胖越早越好。

  吃奶粉長大的嬰兒,將來出現肥胖的可能性很大,嬰兒往往是有奶就吃,容易過量食奶引起肥胖。人工喂奶時,要注意定量、定時,每天喝奶總量如果達到700~750毫升,而且孩子體重也達到了標准,就不要增加奶量。孩子添加輔食時間不要太早,太雜,要掌握輔食添加順序及添加總量,並讓孩子多運動。

  幼兒期,家長應選擇富含各種營養成分的食物,讓孩子的食物營養豐富多彩、滿足身體生長發育需要,並規定進食時間。進食量由孩子確定,因為兒童天生就有控制食量的本能,每個孩子自身都有自然生長曲線,根據自身的生長發育進食適量的食物,孩子是完全可以自我控制食量的。但是,每頓飯的主、副食和飯後點心、水果的種類,吃飯的時間和零食時間應由家長明確規定。

  學齡期,家長要養成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創造良好的進食氛圍。首先,家長要改變孩子喜吃甜食、油煎食物、飯後吃零食、臨睡前吃東西、飯後立即睡覺等不良習慣,鼓勵幼兒多運動,並持之以恆。要限制兒童進食機會。一是只有在餓時才能吃;二是只能在飯桌上吃東西,不能養成邊玩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教育孩子,慢慢進食。因為慢慢進食幫助孩子提高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並可調節進食量。如果慢慢吃,孩子才有時間品味食物,並找到自然停止點,讓孩子坐在椅上、輕松愉快地進食,如果吃得太快,讓他停一會兒再吃。

  胖一點的孩子的食譜要盡量寬一些,包括粗糧。野菜、綠色蔬菜以及干果類,都應攝入。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類藥物以補償體內之不足,進而恢復正常能量代謝,削減過多脂肪而減輕體重。

  厭食的孩子應遵照“胃以喜為補”的原則,先從小兒喜歡的食物著手,來誘導開胃,待其食欲增進後,再按營養的需要供給食物。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適量,葷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堅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並注意生活起居,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欲。
 

上一页  [1] [2] 

寶寶喜歡光亮,什麼樣的燈不刺激小眼睛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