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幼兒為何睡前縮腿正文

幼兒為何睡前縮腿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家認為,將來也許會像今天控制人口增長一樣來控制人類自身的不斷增高。
那麼理想的身高究竟多少最佳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期待長高和控制長高將變成現實。果真如此,人類更加幸福。
二、影響身高的因素
身高、體重指標,不但反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而且與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相吻合。身高是對人體縱向各部分的長度與比例而言,原於人體的縱向生長,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男性在20~24歲、女性在19~23歲,四肢長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長了。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體育運動、環境、生活習慣、種族、內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齡18歲比11歲者平均高出5厘米)、遠近親婚配、醫學進步等等。
1、遺傳
生長發育受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營養、體育鍛煉及各種生活條件因素共同影響。但在諸多影響身高的因素中,遺傳是比較重要的。人體從一個單細胞的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復雜的多細胞個體,從一個幼小的胎兒發育成一個體格健壯的個體,均受遺傳基因的控制。體長的遺傳力高達0.75~0.92,尤其對女兒的影響更大,遺傳力高達0.85~0.92。即是說,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遺傳變異的影響。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僅有15%取決於後天其它因素。證明遺傳對子女身高起極為重要的作用。相對而言,體重受遺傳基因的影響較小,男63%、女42%受遺傳影響。男有37%、女有58%取決於後天環境因素。可見後天環境對體重的影響較大。
2、營養
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即維持正常生命、發展身體、從事活動等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特別是人體兩次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內,保證供給質優量足的營養,並使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磷、鋅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城市兒童青少年比農村同齡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營養好於農村。僅以蛋白質為例,身高的營養特別是由蛋白質“堆起來的”。已知在人體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約有20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要靠營養來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夠的8種必要的氨基酸,這就有利於加速蛋白質的合成,從而促使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特別是骨骼和骺軟骨的生長發育。以賴氨酸為例,日本將六對孿生嬰兒分成兩組實驗,第一組供給正常營養,第二組在正常營養中再加賴氨酸,實驗13200小時後檢查發現,第二組嬰兒比第一組高1.7厘米,體重多1千克。對學齡兒童實驗證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賴氨酸的實驗組的身高和體重均顯著超過其他學齡兒童。有的國家還在兒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黃豆粉和適量的鈣、鐵、維生素,半年後這些兒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飲食的兒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原因是蛋白質不僅是人體的“建築材料”,而且是參與人體重要生理活動的酶、激素、血紅蛋白、肌纖凝蛋白以及構成人體支架的膠原蛋白的重要物質。同樣,母體的營養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胎兒的正常發育,如果飲食中缺乏某種營養素,將會引起胎兒的畸形。
營養不良既會影響生長發育,又會影響大腦細胞的數量和質量;相反,營養過剩,會導致肥胖症,同樣有損於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體育運動
在諸多影響身高的後天因素中,最積極而又有效的因素莫過於體育運動。影響兒童青少年體格發育的是肌肉衰弱。多運動是兒童和少年長高的生理需要。因而體育運動是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明,堅持運動的兒童青少年與不運動或缺少運動的同齡兒童青少年相比,胸圍、肺活量、握力分別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堅持鍛煉有助於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以遼寧一所小學的調查資料,經常參加學校或少體校訓練的學生與一般學生相比,身高平均高出4厘米,體重多2千克,肺活量大200毫升。原蘇聯極北地帶兒童,在沒有日光的極夜,活動積極性低落,個子雖高,骨架也不小,但體力差、耐力弱,和同齡的南方兒童比較,握力少8千克,跳遠成績差9厘米,跳高成績少3厘米。這些都證明,體育運動不但能促使長高,而且還影響身體機能的改善與運動能力的提高。
4、環境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環境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人體生長發育,以環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環境(人類生態系統中圍繞著人類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對身高的影響為例,一般來說,熱帶和溫帶的兒童青少年性成熟較早,身體發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國科學院兒科研究所1975年調查後,對17歲年齡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漢167.8、廣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漢157.3、廣州155.3。從1982年我國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的調研證明:北京7~17歲的兒童青少年與湖南同年齡組的兒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2.5~4.6厘米。以上兩例調查均證明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趨勢,這種趨勢,除了與食物品種有關外,還與氣候環境、地理位置、光照時間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
心理因素也會影響生長發育。心理因素可以說是情緒的總和,喜、怒、哀、樂、悲、恐、驚七情就是情緒的表露。情緒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觀事物給人體的感受是高興、愉快、幸福或是憂傷、痛苦、失望,直接影響人的一切活動。突然的、強烈的、持久的情感剌激就會影響人體的髒腑、氣血的活動、大腦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憂傷、壓抑、生悶氣等就容易使兒童青少年患各種疾病而影響生長發育。臨床觀察證明,精神受過嚴重剌激的兒童,不但容易患各種疾病,而且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造成未老先衰。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響了大腦和內分泌的功能的結果。因此,給兒童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特別是家庭應在正面啟發、疏導的前提下,給孩子以溫暖、撫愛、關懷,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滿足,精神充實,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長。

5、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的內容包括極廣,如飲食、運動、衛生、睡眠、作息制度、勞逸結合情況等等。改善某些生活習慣同樣有助於長高。據有關資料報道,日本國民從1892~1926的34年之間,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主要原因在於過去絕大多數國民有盤膝而坐的習慣,隨著時代的進步,盤膝而坐逐漸被坐椅子所代替,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長以育。身體姿勢也影響身高,當人體進入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期(青春發育突增期),肌肉增長速度大大落後於身高的增長,因而肌纖維細、橫切面和體積小,肌肉力量差。有些兒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站、坐、行、讀、寫的正確姿勢,老是習慣性地低頭、端肩、含胸、駝背,致使脊柱變形,會影響長高1~5厘米。
另外,醫學的進步也能促進長高。如服硫酸鋅和賴氨酸制劑,可增進食欲,促進生長發育。原蘇聯采用牽引手術促進增高很有成就,一位叫彼德彭庫斯的侏儒症患者,身高僅130厘米,經過伊裡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療達到160厘米。伊教授的治療方法是:用小錘和細鑿把四肢長骨兩端分別打穿,用毛衣針粗的鋼絲透過肌肉、骨骼將其固定在金屬架上,三天後用改錐將金屬架拉長1毫米,新生的骨細胞僅24小時就將這個小空隙長滿,血管、肌肉、肌腱也隨之增長。彼德三年裡增長了30厘米,僅小腿就增長了19厘米。伊教授已經給30萬人拉長了骨頭。
三、預測身高
身高是體型特征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為世人關注,預測身高的方法有許多種,如用骨齡預測法、用足長預測法、用父母身高預測法、用兒童青少年當年身高預測法、用青春期開始時的身高預測法、數學預測法等。本冊資料只將國內外經過實驗、確有科學依據預測方法簡介於後。
預測身高的方法很多,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用當前骨齡和當前身高預測成年後身高:其理論依據是各年齡階段的身高和成年後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關性,r=0.8。根據當前骨齡,就可預測出還可能長多高?
1987~88年我國國家體委組織了中國人的骨齡評定標准研究,制訂了《中國人手腕骨發育標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正式公布實施。
拍攝手腕骨x片時,左手五指分開,手心向下緊貼x片盒,手伸直與前臂成一直線,x光鏡頭對准第三掌骨頭,距手背約90厘米。x片除應包括全部手、腕骨外,還應包括桡骨遠側端3~4厘米。
chn法共評定桡骨、掌骨、指骨、腕骨中的14塊骨的發育程度。將14塊骨等級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評定出骨齡。經過系統培訓和反復練習准確掌握區分各骨塊等級的標准後,用chn法評片的誤差是不大的。
用評定手腕骨骨齡的方法評定出的骨齡也稱為:生物年齡,它是人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標志。在兒童青少年階段,通常把生物年齡看成生長發育的程度。生物年齡與人按出生年月計算出的生活年齡大體相符。但是,由於每一個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遺傳、營養、體育鍛煉、疾病等等因素的影響,發育的速度並不一定和日歷年齡完全一致。有的人發育提前,生物年齡會大於生活年齡。也有的人生物年齡小於生活年齡。發育速度有時是不均勻的,一個人在某段時間發育落後,過了一段時間,也可能因為發育速度加快,而又正常了。習慣上將: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在±1歲以內的稱為發育正常。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提前(簡稱:早熟)。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落後(簡稱:晚熟)。在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階段,定期評定他們的發育程度,對於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
 

上一页  [1] [2] 

寶寶晚上不正常的哭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