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3個月後該增加點什麼副食一天吃幾頓 奶不夠的可以吃點米糊 母乳只夠供給1—3個月寶寶的營養,因此,4個月後除母乳外,必須增加其它食物,用來保證小孩長身體的需要。同時,訓練寶寶熟悉咀嚼的動作,對寶寶的飲食習慣也有好處。通常增加一頓食物代替一頓母乳對6個月的寶寶來說是適宜的,但往往在寶寶4-6個月時,就應給他增加一些食物,以便使他熟悉增加的食物,當他熟悉後再逐漸地給他增加食物量,直到夠一頓為止。 嬰兒一天食譜范例 月齡母乳輔助食物 出生後母乳 3個月母乳 4個月母乳 5個月母乳米糊、乳兒糕、營養米粉、爛粥、蛋黃、魚泥、豆腐、動物血、菜汁、菜泥、水果汁、水果泥 6個月母乳水果、爛米飯4-6大湯匙、煮熟的蛋黃1個、魚泥、菜湯、菜泥 7個月母乳水果、爛米飯、蛋、魚、肉末、菜泥、清湯 8-10個月母乳水果、爛米飯、蛋、魚、肉末、雞肉、菜泥、清湯 10-12個月母乳水果、米飯煮到松軟、蛋、魚、肉末、牛肉末、菜湯 讓寶寶適應吃輔食的妙點子 1、開始時應該逐樣喂食,不應同時喂食多種食物,這樣,如發生過敏症時就容易查出由什麼食物引起的。開始喂食新食物時,應該間隔1-2周。 2、逐樣喂食時每次要少量,如開始1茶匙,逐漸增加到2-3大湯匙或半碗,這要由食物的種類而定。在4—6個月期間,每天應喂一頓其它食物,並加喂母乳。 3、特別注意衛生以防備發生腹瀉,煮食物的器皿要干淨,食物應注意清潔,各類食物必須熟透、磨細,待涼後再喂食。 4、如果寶寶初次不願吃,如用嘴抿、掉頭逃避、閉口或噴出來表示拒絕,不要強迫吃,因為這可能對將來喂食方面產生不良影響。應給寶寶時間嘗試,或暫停3-4天後再試,通常,最終是會接受喂食的。但寶寶拒絕吃時,父母不能讓他放任自流,應不斷地試著喂,直到他願吃為止,那怕是吃得不多。否則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今後可能發生營養不足。 5、3—4個月的寶寶應吃磨得很細的食物;5—6個月孩子,可吃磨得中等細的食物,6—7個月的孩子,應吃柔軟的食物。因為這時,寶寶已開始用牙齒咀嚼食物;9—10個月的寶寶可吃粗糙的食物。 6、當寶寶能吃飯時,應讓他吃肉、蛋、菜及爛飯,不應讓他只吃一樣,或重復吃曾經吃過的食物,這樣,將會養成他不願吃別的食物。 一天中什麼時間吃輔食 1、最好定時,以便寶寶的消化系統得到調節; 2、小於5個月的寶寶在吃母乳前加喂其他食品,接著吃母乳到飽為止,一天吃一頓其他食品; 3、6個月以上的寶寶讓他吃飽一頓,以代替一頓母乳; 4、8個月時一天吃2頓,9—12個月一天吃3頓完全可以代替吃母乳,這時母乳成為添加品; 5、1歲以後一天可喝2-3杯牛奶,每次1杯(150毫升左右),這樣,可促使小孩的身體健康成長。
菜泥寶貝的營養飲食 香蕉蘋果泥、甘薯泥、南瓜泥、豬肉土豆泥……無論是逛超市,還是進商場,我們都會發現,近年來,在嬰兒食品專櫃上,琳琅滿目地擺滿了各式各樣罐裝的蔬菜泥,價格也不是特別貴,每瓶約5至8元(約115克左右)。 不少媽咪來電詢問, 商店裡賣的這些罐裝菜泥與家庭裡自制的菜泥有什麼不同?小寶寶是不是一定要吃菜泥才能長得壯實?為此,我們專訪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專家徐海青主任醫師。 a、小寶寶為什麼要吃菜泥? 據一項權威的調查表明,月齡在6個月以前的中國嬰幼兒與歐洲發達國家同樣月齡的嬰幼兒相比,體質各方面都不相上下,可當大於6個月後,中國寶寶與外國寶寶在體質、身高等各方面開始拉開距離,大多中國寶寶往往顯得弱不禁風,外國寶寶卻很強壯、健康。這是為什麼? 徐主任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寶寶在換乳期沒有均衡地吸收各方面的營養,不是缺這,就是缺那。 小寶寶的換乳期是指從嬰兒出生第4個月到一歲左右這段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小寶寶的主要食物開始由液體(母乳、牛奶等)過渡到固體(飯菜等),中間約有半年左右,小寶寶要開始逐步添加糊狀食物,比如多品種的菜泥、肉泥等等。許多媽咪們喜歡稱這樣的食物為輔食,這裡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必須指出。所謂“輔”當然不是指小寶寶的主要食物,所以許多家長並不重視這類食物的均衡搭配與喂養,使小寶寶不能全面吸收營養,影響健康生長發育。所以,寶寶換乳期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