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現在是51天,從過滿月2 3天拉次大便可是這次5天了都不拉大便怎麼辦啊?用不用什麼藥啊? 如果嬰兒大便、放屁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
其實任何品牌的奶粉相對母乳來說都是易上火的,解決上火的最安全有效,也是最必須的辦法就是多喝水,白開水是嬰兒最好的"潤腸濟"。
添加了奶粉的嬰兒每兩頓之間都需要喂水,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記住,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你需要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
另外,從孩子兩個月起就應該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使他按時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則可使孩子夜裡睡得踏實。飯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飯後大便。媽媽先觀察孩子排便的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有意識的定時排便,排便時媽媽要和他一起發出“恩恩恩”的聲音。 孩子的大便次數沒有個一定的數,只要大便軟,是有規律的,就算每天5、六次,或是每兩、三天一次軟便,都是正常的,那是因為孩子的個體體質不同所致,但前提是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活潑,體重能正常增重. 但出現便秘的孩子有可能是進食不足,也有可能是消化吸收的功能強,也有可能是因為腸蠕動緩慢,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但如果孩子原來每天都解大便,現在突然兩天都不解大便了,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已經屬於便秘. 如果是進食不足,孩子經常在吸空乳房後還會哭鬧,或吸吮的時間較長而不肯放開,如果給她喂些奶粉就停止哭鬧的話,那就可以肯定了.而進食不足常見於母乳喂養兒. 如果大便裡伴有黃白色的奶瓣,提示孩子消化不良了,除要給孩子喂些消化水幫助一下外,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請乳母不要吃過於肥膩的食物,飲食宜清淡、有營養易消化為主.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那就考慮是酪蛋白與鈣、鎂離子結合而形成干結的糞塊所致.可以在餐間給孩子適量喂些溫開水. 如果大便是軟的,可以喂嗎叮啉以促進胃腸蠕動,每天每公斤體重0點三克,一日分三次服,最好在進食前十5至三十分鐘服藥.也可以試用中成藥“4磨湯”沖劑. 另外,如果孩子存在著“氣虛”(面色蒼白),也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的,可以試用人參片兩片,用剛煮開的開水一杯放在保暖瓶裡焗三、4小時,然後分多次用這泡過人參片的開水給孩子服,會有幫助的. 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一般孩子的胃腸有問題首先要“問責”於乳母.估計乳母在孩子出現大便少之前或期間,進食過容易上火的東西,或者是怕身體虛而進補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建議乳母吃點涼茶以清一清,如夏桑菊就好. 如果乳母的消化功能、大便也不好,建議乳母的飲食要以易消化、有營養、清淡為主,並口服培菲康、常樂康等益生菌制劑以調節腸道的菌群平衡,對孩子的恢復會有幫助的.多喂其喝些開水或果汁水,定時把便.同時可以圍繞臍部作順時針按摩,並在肛門處塗抹甘油,用質地柔軟的紙巾或布包裹手指,推擠按壓肛門10多次,即可緩解.也可用紙捻或塑料棒的小棉簽蘸上植物油輕輕插入肛門3厘米,輕輕捻動,一般2-3分鐘後即可產生便意排出便了,我家寶貝前階段便秘用此招效果極佳,近日已可每日自行排便一次. 換奶粉的問題吧,不要追求什麼進口品牌。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喝澳優配方奶粉,就干燥,換成飛鶴配方奶粉拉的大便就很好。混合喂養的寶寶要多喝水,寶寶排不出大便是很難受的,我家寶寶也用過開塞露,開塞露沒有副作用,當寶寶拉大便困難的時候或者想拉卻拉不出來的時候給寶寶用,如果寶寶拉一半不拉了,還是要用點的。讓寶寶把大便拉完,下次拉的時候就不費勁了。拉的少,下次還是會干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