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1歲拉肚子幾天了住院控制住了就回家又復發怎麼辦 我兒子半歲的時候拉肚子,拉了1個月才好,我們換了好幾家醫院,化驗結果是消化不良,吃什麼藥都不管用。最後我把所有藥都停掉,用食療治好了: 把奶沖的稀了一半以上,量也少了一半,然後喝米油,米粥熬得稠一點,取上層米油; 吃蒸蘋果泥,切成小薄片,蒸透以後用小擀杖搗成泥糊。這2種食療我們吃了一次就見效了!2天後就全好了。
注意:如果你們也是奶粉喂養,先把奶沖稀少吃點試試,一定要稀一半的,一勺半勺不管用!米油可以灌到奶瓶裡喂,但同時奶量一定也要減下來。因為孩子生病時和大人一樣,也是沒有胃口的,也一樣吃的少,還要吃好消化的。還有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千萬不要喂。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能換奶粉。
一歲多點的時候拉肚子,我們沒看醫生,自己調理好了: 只吃了媽咪愛,共吃了3天,就好了。當然,同時飯量和奶量也減了一半。 注意:媽咪愛要用40度以下的水沖服。拉肚子期間給孩子吃面食好消化的,稀飯,饅頭,餅干,面條等,不能吃米飯,白天不喝奶粉。每天給孩子喝600-800的水。
上面是我自己的經驗。建議您,換中醫治療,你說的灌腸我聽起來有點可怕哦,孩子這麼小就。 換個醫院
找個好點的大夫
找出病根是關鍵 小孩打預防針引起體熱不是什麼問題。沒必要去打針的。一般一兩天就好了。 女兒感冒引起發燒、拉肚子,帶她去打針,燒是退了,而拉肚子卻厲害了。後來請了專家看,專家說是打消炎針會引起小孩腸道菌群失調,引起腹瀉。 如果的小孩腹瀉的嚴重,一定要補充水分,多喝水,以免脫水。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如果的孩子已經添加輔食,可以吃些雞蛋,胡蘿卜泥之類的。或是吃點思密達和合生元。盡量不要老是去打針。 可能是藥疹 什麼是藥疹
因為某種藥物過敏或過量中毒所引起的皮疹,一般先有用藥史,用某種藥後不久或用藥後幾天身上出現皮疹,其形態多種多樣,常見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皮疹,皮疹可融合成大片,形成全身表皮發紅發癢,可伴表皮剝脫、大小疱疹,亦可見荨麻疹。藥疹的分布往往是四肢多於軀干,一般比較癢,孩子出皮疹後常用手去抓,而且煩躁,愛哭。
一旦孩子服某種以前未用過的藥出皮疹後父母要首先把藥停掉,並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便明確診斷。
藥疹的分類
小兒常見的藥診有以下幾種:
·固定性紅斑型:發於嘴周圍皮膚,肛門處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見。皮疹形態特殊,易於識別。特點為鮮紅色或紫紅色水腫性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界限清楚。阿斯匹林、apc、阿魯片、復方新諾明等易引起此類約疹。
·紅斑性發疹型:表現為全身性,對稱性分布大量鮮紅雞皮樣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紅色斑片,形成似猩紅熱式麻疹,伴輕度中度發熱。此類藥疹以青霉素類藥物最常見,如氨苄青霉素,安必林等。
·荨麻疹型:表現為全身性大小不等的風團,扁平高起,形態不規則,伴有明顯的瘙癢,部分患兒有發熱乏力,關節痛及腹痛等全身症狀。引起小兒等麻疹常見藥物力青霉素、痢長、破傷風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
·大疱表皮松解型:為藥疹中最嚴重的一型,也是小兒最嚴重的皮膚病之一。一般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嚴重,治療不及時常可導致死亡。皮疹往往初發於患兒的面部、頸部及胸部,為粟粒至綠豆大小深紅色至暗紅色斑片,很快融合成大片。1-2天內皮疹發展全身,部分紅斑中央出現小水,本病患兒全身中毒症狀嚴重,伴有高熱,嗜睡及心肝、腎等內髒傷害。患大疱表皮松解型藥疹的小兒,若搶救治療不及時,可因繼發感染所引起的敗血症,肺炎、腎衰或腦出血而死亡。此型藥疹較常見的致敏藥物為安痛定、魯米娜等。
引起藥疹的常見藥物
·解熱鎮痛藥;如apc、阿魯片、巴米爾等含有阿斯匹林的口服退燒藥。肌肉注射的安痛定也能引起藥疹,而且比較嚴重。
·磺胺藥;如復方新諾明。
·青霉素類抗生素;如口服安必林,肌肉注射的青霉素,靜脈點滴用的氨苄青霉素等。
·其他各種疫苗及一些中草藥也可引起藥疹。
藥理學專家指出,隨著新藥的不斷問世,藥疹的症狀表現層出不窮。由於人們對某些傳統藥物引起的藥疹不再提出報告,其發病率遠遠高出統計數值。故無論病人和醫生,對於各種不明原因的皮疹均應保持高度警惕,“藥疹猛如虎,當心虎咬人”,萬萬不可馬虎大意。
治療原則
·停用致敏藥物。 ·皮質激素治療。 ·抗生素及其它藥物治療。 ·維持電解質平衡。 ·中藥治療。
預防護理重點
·主要內服、注射或外用均可引起藥物性皮疹。媽媽配合醫生仔細觀察,停用一切引起皮疹的可疑藥物,以後不要再用該藥。
·按醫囑進行局部治療。如急性無滲出者可用撲粉外用,1日數次。有糜爛者用硼酸軟膏或外用新霉素油紗布敷貼創面。
·如發現孩子病情嚴重,形成大疱性表皮松懈症或剝脫性皮炎性藥疹,一定帶孩子住院治療。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網易社區我有個出生6個月的嬰兒,現在還在給他吃母乳,聽我同事講,嬰兒在停掉母乳喂養以後,在飲食方面要特別當心,許多食物都不能吃,否則弄不好孩子就會飲食過敏,上吐下瀉,搞得一團糟。我想請問該怎樣預防嬰兒食物過敏呢?
答:母乳中含有多種對過敏有制約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種抗體,對防止過敏很有益處。不過孩子總歸有斷奶的一天,在給嬰兒增加新食物時,一定要一樣一樣地分開增加,每添加一種新食物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過敏性反應,如皮疹、瘙癢、嘔吐、腹瀉等,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停止此種食物一段時間,然後再試用。還有,在給嬰兒喂食以後,應立即將口角周圍的殘余食物汁液擦拭干淨,以免食物殘汁引起皮膚接觸過敏。另外,還要提醒媽媽,除了食物過敏,嬰幼兒對某些衣著也易產生過敏,未滿周歲嬰兒的內衣和尿布以棉織品為好,用新棉布做內衣、被單、被套等,使用前最好用清水先漂洗干淨,以免新棉布上的殘留漂白粉、染料、化學上漿液等引起嬰兒皮膚過敏反應。 不用著急,我的寶寶七個月的時候也來了一次,這是病毒性的,疹子視情不同有長有短,基本是一周,只要不發燒,情緒好,能吃東西就沒問題。出透出徹底就好了。幼兒急疹,也叫燒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冬春季節發病較多。發病多是1歲以內的小兒,2歲以上者少見。患過此病後,一般不再患第2次。 幼兒急疹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經過一段潛伏期就開始發燒,起病很“凶猛”,小兒突然高燒,可達39~40℃。個別患兒病初有因高熱發生抽風的,一般僅抽一次,時間很短,抽風後仍然一切如常。查白細胞也不高,嗓子有點紅,常在耳朵後面或枕骨後兩側可摸到黃豆大的淋巴結,孩子發燒一直不退,吃藥、打針都無效,等燒到3~4天突然退燒,全身出粉紅色的斑丘疹,面前和四肢疹子較少或無疹,本來伴隨發燒出現的症狀如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等也隨著燒退疹出逐漸消失,1~2天疹退後不留痕跡、不脫皮,這就是幼兒急疹的特點。此時孩子的精神、食欲均已恢復正常。目前對本病無特效治療,但是一旦明確診斷,病亦已痊愈,因此無需擔心。 得了幼兒急疹怎麼辦?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3、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4、吃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母乳、豆漿、蛋花湯。 5、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