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補鈣最好?正文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補鈣最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家孩子已經是八十天了,我想給他補點鈣可又不知合適嗎?平時敢喝點葡萄糖粉嗎?
 

通常情況下,寶寶最好是4個月後就要給寶寶補鈣.寶寶在開始的時間不能咀嚼,所以最好是補充液體鈣,至於具體選擇,你要根據寶寶的身體檢查情況,根據醫生的推薦來選擇具體的鈣.

 
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余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
 
嬰兒的營養主要來自乳類,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含磷15毫克,兩者之比為2.4: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較少發生缺鈣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鈣120毫克,含磷93毫克,從鈣磷的絕對值來看,牛乳中的鈣磷量確實比母乳為多,但是牛乳中的鈣磷比例為1.2:1,這種比例是不符合嬰兒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於腸壁對鈣的吸收。臨床觀察也證實,牛乳喂養的嬰兒容易發生缺鈣或者佝偻病。有時候雖然一些家長給小兒吃了不少的鈣劑,但是小兒缺鈣的表現還是很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正確地掌握補鈣的方法。那麼,給小兒補鈣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數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與蔬菜一起烹制。

2、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這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3、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由於奶制品當中的脂肪酸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喂奶之間。

4、補鈣應注意的適當劑量——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余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鈣劑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腸道吸收鈣劑的活動就會大打折扣了。如果鈣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時增加了,並在生長的骨骼部位形成鈣磷的沉積,使新骨不斷生長壯大。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魚肝油,如果在補鈣的同時不補充魚肝油的話,平時小兒又不曬太陽,就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症而導致佝偻病。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每天400個國際單位,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另外,學齡兒童也同樣需要補充鈣劑,但不是服藥,而是通過一日三餐的食物補給。食物當中鈣的來源很多,例如乳類、乳制品、藕粉、綠葉蔬菜、根莖類的植物、黃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漿,經常食用,鈣劑就不會缺乏了。
 
補鈣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母親孕期的情況而定。如果母親在孕期有腿抽筋、營養素攝入不全面的情況,或小兒是人工喂養、出生後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在孩子兩個月時就需要補鈣,同時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如果孩子生長發育良好,沒有以上列舉的引起缺鈣的因素,則不要急著補鈣。預防缺鈣要從孕期做起,孕母要多吃牛奶、蛋類、瘦肉、動物肝髒、海產品、豆類、蔬菜、水果等富含鈣的食品。母乳中含有較多的易於吸收的維生素d、鈣和磷,所以盡量鼓勵母乳喂養。正常小兒出生後要加強日光照射,如果是夏季,滿一月後即可開始戶外活動,每天1—2次,每次由10分鐘逐漸增加至1小時;即使在冬季,只要沒有風,早晨9點鐘以後也可到室外曬太陽。如果在室內曬太陽,一定要把窗子打開,讓陽光直射在孩子的身上,因為玻璃可以阻擋住紫外線的穿透。可適當地正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如每日滴服魚肝油,也可在冬季肌注維生素d針劑。隨著小兒漸大,飲食要注意多樣化,糾正偏食的壞習慣,多吃一些含鈣及維生素全面的食物,如蝦皮、黑木耳、排骨、牛奶、動物肝髒等。經常在戶外活動和玩耍,從小培養外出鍛煉的習慣,不要怕曬黑或擔心著涼而讓孩子憋在房內。
 
不缺鈣就不用補,補鈣多了也不好的鈣是人體內含量多的礦物質之一,約占體重的1.5%——2%。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很大,體內的鈣不斷地流失又要不斷地補充以達到平衡。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1周體重增長3倍,身長增長o.5倍,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體內鈣量從出生時25克左右增至75克,除正常代謝需要外,平均每天還需沉積鈣140毫克。當人體鈣吸收不足的時候,就要動員骨鈣來保持血鈣的正常,用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及神經功能。嬰幼兒只有保持骨鈣的正平衡,即每日平均骨鈣沉積超過140毫克,才能達到正常骨骼發育需要量。骨鈣的沉積大大超出骨鹽的溶解才能迅速地生長發育。如果骨鹽沉積速度過侵,沒有達到骨的溶解速度就會引起骨骼變形,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引起佝偻病。
 
在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期,需要補充魚肝油,以保證食物中鈣有效地吸收。寶寶從出生後2~4周就要加服維生素d,預防“缺鈣”了。每天需要維生素d的劑量推薦是400~800國際單位,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如果2歲時正值冬天,則延長到冬天結束。
詳情請點擊下鏈接
 
從出生3到4周開始就補vitd3也就是維生素d滴劑,還要多曬太陽,因為多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3,如果是喝牛奶的,鈣不足,可以在10個月左右去醫院開點補鈣的藥,
 
1~4個月的嬰兒的生長速度較快,所以需要的營養較多,但消化吸收功能未發育成熟,兩者之間存在著矛盾。這一時期嬰兒的消化道只對奶類特別是母乳的適應性較好。母乳有著完全的營養素,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類等物質之間有著合適額比例和相對穩定的濃度以及最好的吸收率。所以媽媽的自身營養非常重要。媽媽除了要營養均衡寶寶在3個月後就可以補充點鈣,這個時候嬰兒的骨骼生長需要大量的鈣,否則影響嬰兒的發育。給您推薦天獅高鈣奶粉,很適合嬰兒補充鈣和營養!
msn:[email protected]

 
平時多吃這些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比吃藥好.也可咨詢專業的醫生,不要自己亂吃補鈣的藥.

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小兒生長發育,需要合理的補充營養素。要各種無機鹽中,最容易缺乏的是鐵、鋅和鈣。因此一些家長常買鈣粉、鈣片給孩子吃。那麼小兒是否都需用要補鈣呢?

乳類和海產品中含鈣較多,每100克牛奶中含鈣102毫克,500毫升奶便可滿足3歲以下孩子一天的需用要量。母乳中的鈣吸收率優於生乳,因此母乳喂養的孩子較少發生缺鈣。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魚骨粉等都是良好的鈣質來源,每100克蝦皮含鈣多達成1760毫克。大豆含鈣也不少,但其表皮中含有較多的植酸,會妨礙鈣質的吸收,去皮後食用吸收率大大增加。有些蔬菜如菠菜含鈣也很多,如能先焯後炒,去掉部分草酸後再吃,也不失為鈣質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d能大大促進鈣的吸收。如果單純補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仍然無法避免佝偻病的發生。一般說來,兩歲以上孩子戶外活動較多,皮膚受陽光照射後會合成維生素d供人體利用,而且此時食物品種增多,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較豐富,同時生長速度較以前減慢,故佝偻病十分少見,一般不需要再額外補鈣。

同位素研究表明,腸道中過多的鈣將隨大便排出,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妨礙鐵和鋅的吸收,引起貧血和食欲不振。這是由於鐵、鋅和鈣都是二價陽離子,在腸道吸收時會互相拮抗的緣故,因此不能盲目地給孩子補充大量的鈣。

嬰兒期,1歲時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身長是初生時的1.5倍,這個時期的生長發育迅速,因缺鈣而發生佝偻病或佝偻病症狀的患病率很高,那麼0~3個月嬰兒怎樣補鈣?首先,提倡母乳喂養,母親補充鈣劑每天服用鈣片,每餐2片,必要時晚點心2片。3~4個月嬰兒,逐步添食米粉、蛋黃、菜汁菜泥,可將鈣片研碎,混在米糊中喂入,每天2片,大一點3片,逐步自己含服。

有關專家提醒家長,在給孩子補鈣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不要聽信誇大的承諾。因為鈣對人體的重大作用,有些商家利用人們對補鈣的渴望,在推出自己的產品時往往誇大其作用,給消費者以誤導。研究表明,各種鈣補品人體的吸收率只能達到40,而有的廠家將高達99以上的動物實驗結果直接用於人體吸收率加以宣傳,欺騙消費者。因此購買時必須弄清產品的鈣含量、吸收率、有無副作用等,不能輕信“高效、高能、活性”等詞。

不能過多地補鈣。補鈣雖然重要,但並非多多益善,對於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標准,要嚴格遵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人每日鈣的供應量。如果一個正常人每天超過2000克,不僅造成浪費,且還會產生副作用。

鈣鹽中vd含量並非多了就好。人如果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以上的vd,就有可能引起vd中毒,具體表現為食欲下降、惡心、腹瀉、頭痛等症狀,因此選擇鈣品時一定要注意它的vd含量。

兒童在補鈣的同時應補鋅、補鐵。鈣能抑制鋅的吸收,缺鋅可降低機體免疫能力,造成孩子多病,而患病又影響鋅和鈣的攝入和吸收,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孩子生長發育。鐵是構成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的主要成份,在體內參與氧氣的運轉,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人體內72的鐵存在於血紅蛋白中。


目前市場上鈣的產品很多,五花八門。但是鈣片以碳酸鈣的制劑含的鈣最多約40,吸收率也是39~40,但是因為它是無機鈣,所以對孩子的胃有刺
 
怎樣為寶寶選擇有效的鈣劑?
鈣劑好壞,主要是根據含可利用鈣元素的多少、溶解度和吸收率的高低等因素來綜合判斷。可利用鈣元素不同的鈣劑含可利用鈣元素的比例有明顯的差別:碳酸鈣為40%、磷酸氫鈣為23%、醋酸鈣為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小孩多汗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