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補鈣最好?正文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補鈣最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腸道吸收。雞蛋的好處自不必說,10個月以上的寶貝一定會非常喜歡這種鮮香的小包子。



香香骨湯面



原料:豬或牛胫骨或脊骨200克、龍須面5克、青菜50克、精鹽少許、米醋數滴。



制法:將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後酌加米醋,繼續煮30分鐘;將骨棄之,取清湯,將龍須面下入骨湯中,將洗淨、切碎的青菜加入湯中煮至面熟;加鹽推勻即成。



補鈣奧秘:



骨湯富含鈣,同時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磷和多種維生素,可為正在快速增長的1歲以上寶貝補充鈣質和鐵,預防軟骨症和貧血。





答案補充
補鈣專區
http://www.pckids.com.cn/keywords/bugai/

 
一、缺鈣與補鈣
  鈣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素,提高鈣營養對於促進人的健康極為重要。鈣缺乏必然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嬰兒是一個補鈣的特殊人群,雖然半歲之內嬰兒的鈣攝入適宜量不大,僅300毫克,但是嬰兒生長快,骨骼發育需要大量的鈣,飲食又單調,戶外運動少,這些因素都使嬰兒處於容易缺鈣的人群。母乳喂養嬰兒要保證讓哺乳的母親攝鈣充足,使母乳鈣含量達到高濃度。人工或混合喂養的孩子提高鈣營養首先是要改善膳食結構,多吃含鈣高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等。其次是改善烹饪技術,使食物中的鈣不要丟失,並容易吸收。例如:含草酸的蔬菜先用滾開水焯一下以去除草酸。
  膳食中的鈣達不到標准攝入量時應及時補充鈣劑,以免造成嬰幼兒鈣缺乏。給嬰幼兒補鈣,對鈣劑要求是容易溶解,易吸收。
  二、鈣產品的選擇
  市場上的補鈣產品多種多樣,基本上都是各種鈣劑加上促鈣吸收劑和其他輔料而成。各種鈣制劑均有一定的目標人群,嬰幼兒、老人服用的鈣制劑溶解度要高一些,對胃刺激要小一些為宜。因為他們的胃酸分泌較少,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差。碳酸鈣因其鈣量高、副作用小、價廉且吸收與牛奶相當而常被作為補鈣劑用於臨床。近年來,美國廣泛將碳酸鈣作為補鈣劑應用。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碳酸鈣多為片劑,部分加入適量的vd,但是這些片劑溶解度差,主要提供給成人或較大兒童,不適合嬰兒和小年齡幼兒服用。若要給嬰兒和小年齡幼兒補鈣一定要選擇適宜的劑型,使碳酸鈣自行溶解,不需要消耗胃酸就能很好吸收。
  三、補鈣劑量
  補鈣量的原則是“缺多少,補多少”。使每日鈣的攝入量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鈣攝入量水平。由於我國居民總體的鈣攝入量很低。例如:全國居民鈣攝入量僅達到rda的49.2%。幼兒達到30%-32%。小學生為36%-42%,中學生為30%-35%,孕婦為25%-53%,哺乳母親為45%-66%,總體鈣攝入量為rda的30%-50%之間。因此,補鈣量以rda的1/3-1/2為宜。
  四、補鈣的時間
  1、相同劑量的鈣,分次補鈣比一次大劑量補鈣吸收要好。
  2、飯後及晚上睡前補鈣吸收較好。飯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分解,其中氨基酸、維生素c、乳糖等均促進鈣吸收。晚上睡覺時,胃腸蠕動較慢,食物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有利於吸收。
  3、鈣劑與果汁同時服用比單獨服用鈣劑要好。果汁中有維生素c、檸檬酸和其他有機酸可促進鈣的吸收。
  4、補鈣要補到什麼時候要看每個孩子的情況,膳食中的鈣不足,就應該補鈣;若食物中的鈣很多,滿足了人體需要就不用補鈣了。
 
補鈣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母親孕期的情況而定。如果母親在孕期有腿抽筋、營養素攝入不全面的情況,或小兒是人工喂養、出生後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在孩子兩個月時就需要補鈣,同時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如果孩子生長發育良好,沒有以上列舉的引起缺鈣的因素,則不要急著補鈣。預防缺鈣要從孕期做起,孕母要多吃牛奶、蛋類、瘦肉、動物肝髒、海產品、豆類、蔬菜、水果等富含鈣的食品。母乳中含有較多的易於吸收的維生素d、鈣和磷,所以盡量鼓勵母乳喂養。正常小兒出生後要加強日光照射,如果是夏季,滿一月後即可開始戶外活動,每天1-2次,每次由10分鐘逐漸增加至1小時;即使在冬季,只要沒有風,早晨9點鐘以後也可到室外曬太陽。如果在室內曬太陽,一定要把窗子打開,讓陽光直射在孩子的身上,因為玻璃可以阻擋住紫外線的穿透。可適當地正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如每日滴服魚肝油,也可在冬季肌注維生素d針劑。隨著小兒漸大,飲食要注意多樣化,糾正偏食的壞習慣,多吃一些含鈣及維生素全面的食物,如蝦皮、黑木耳、排骨、牛奶、動物肝髒等。經常在戶外活動和玩耍,從小培養外出鍛煉的習慣,不要怕曬黑或擔心著涼而讓孩子憋在房內。
不缺鈣就不用補,補鈣多了也不好的鈣是人體內含量多的礦物質之一,約占體重的1.5%--2%。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很大,體內的鈣不斷地流失又要不斷地補充以達到平衡。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1周體重增長3倍,身長增長o.5倍,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體內鈣量從出生時25克左右增至75克,除正常代謝需要外,平均每天還需沉積鈣140毫克。當人體鈣吸收不足的時候,就要動員骨鈣來保持血鈣的正常,用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及神經功能。嬰幼兒只有保持骨鈣的正平衡,即每日平均骨鈣沉積超過140毫克,才能達到正常骨骼發育需要量。骨鈣的沉積大大超出骨鹽的溶解才能迅速地生長發育。如果骨鹽沉積速度過侵,沒有達到骨的溶解速度就會引起骨骼變形,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引起佝偻病。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補鈣?
自生活小百科網:
http://www.tao2tao.com/payment/5/2238213

這個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嬰兒缺鈣的症狀有以下這些

多汗

常常聽到年輕的媽媽訴說嬰兒睡著以後枕部出汗,既使氣溫不高,也會出汗,並伴有夜間啼哭、驚叫.哭後出汗更明顯,還可看到部分兒童枕後頭發稀少。可別小看這個不痛不癢的小毛病,這是嬰兒缺鈣警報。機體缺鈣時可以引起系列神
經。精神症狀,如夜間多汗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首先應該考慮是體內缺鈣引起的精神狀況、要及早補鈣。

厭食偏食

寶寶不愛吃飯,這不知給父母增添了多少煩惱。據醫學統計表明:現在兒童厭食偏食發病率平均高達40%以上,且多發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孩子。據專家研究,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2歲前的嬰兒比較多見,有的到兒童或成人期發展成惡急性、慢性濕疹,或表現為異位性皮炎。嬰兒濕疹多發於頭頂、顏面、耳後,嚴重的可遍及全身。嬰兒患病時,哭鬧不安,患病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然後變成水疱、糜爛、結痂,同時在哭鬧時枕後及背部多流汗。專家認為,鈣參與神經遞質的興奮和釋放,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有鎮靜、抗過敏作用,在皮膚病治療中,起到非特異性脫敏效果。

出牙不齊

牙齒是人體高度鈣化、硬度很高,能夠抵抗咀嚼的磨損、咬硬脆食物的器官。如果缺鈣,牙床內質沒達到足夠的堅硬程度,咀嚼較硬食物就困難了。並且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缺鈣,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或上下牙不對縫,咬合不正、牙齒松動,容易崩折,過早脫落。牙齒受損就不能再修復了
投一票

675417842[助教]2008-12-30下午06:47:18119.116.140.*舉報
媽媽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從寶寶降生的第一日起你就擁有了一本新的詞典,也許剛開始詞典裡是一片空白,隨著寶寶的日漸成長,這本詞典就越寫越多,越寫越滿,也越來越細致,寫到最後你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育兒專家,這本字典就叫做《媽媽育兒詞典》。

這不,寶寶剛滿月就發現他的頭發有點問題,別人的寶寶都有滿頭烏發,可我家寶寶的腦袋卻長成了“地球儀”——有著可愛的眼睛、鼻子、嘴巴的小臉是“高山和湖泊”,長著成片頭發的地方是“森林”,這些都很正常,可偏偏在那烏黑黑的“森林”中,也就是後腦勺部位,有一圈環狀的不毛之地,就像科羅拉多大峽谷似的把腦袋分為了上下“兩半球”,頗為顯眼。面對這個奇怪的“地球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憂心忡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生病還是其它什麼原因?自己的《育兒詞典》裡沒有答案,心急的我只得趕緊去查閱跟寶寶頭發有關的資料。

多汗是枕禿的主因

迅速查找數據後,有一個新名詞印入眼簾——枕禿。小嬰兒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發稀少或沒有頭發的現象叫枕禿。究其原因是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發癢,而因為新生兒還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寶寶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對付”自己後腦杓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經常摩擦後,枕部頭發就會被磨掉而發生枕禿。

據我觀察,我家寶寶經常喜歡把腦袋偏向右邊,所以右邊一側的頭發明顯比左邊少,因此如果寶寶經常一側睡覺,也容易發生單側枕禿。

求教醫生後知道,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面,可能是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也可能是枕頭太硬、甚至是缺鈣或者佝偻病的前兆,不過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的。

仔細推敲這些原因,似乎不太嚴重,但是“缺鈣”和“佝偻病”這兩個名詞,卻又讓我對著寶寶那一圈少掉的頭發,越看越擔心。

維生素d是補鈣關鍵

其實“缺鈣”並不算真正的生詞,平常“缺鈣”、“補鈣”的各種說法聽得多了,但仔細研究後卻發現“鈣”的學問可大著呢。

首先,小嬰兒容易缺鈣。嬰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有的寶寶頭一兩個月能長高十幾厘米,因此如果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的鈣質不能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就會缺鈣。

其次,鈣吸收不好。有的媽媽反映,即使每天給寶寶吃一包鈣粉,好像還是缺鈣。其實除了補鈣之外,更需要補充能促進鈣吸收的物質——維生素d。醫生的建議是,在天氣好的時候,每天讓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因為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能夠使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而這也是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果遇到冬春季節不能外出活動,就要考慮額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以滿足身體需要。

第三,不要盲目補鈣。雖然缺鈣多數表現為枕禿、多汗,但不能僅從這兩項就斷定寶寶一定缺鈣。最保險的辦法是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血鈣,如果真的缺鈣再補也不遲,盲目補鈣會引起不良後果。

枕禿不等於佝偻病

佝偻病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嬰幼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在腸道內吸收不良,使鈣、磷無法沉著在骨頭上導致骨骼變形。

有枕禿的寶寶一定得了佝偻病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除了枕禿以外,佝偻病還表現在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顱骨軟化,囟門閉合過晚,出牙遲,牙齒形狀細小無光澤。嚴重者除上述症狀外,出現雞胸、下肢畸形呈“o”或“x”型腿、脊柱彎曲等都是佝偻病的表現。

枕禿雖然是個小小的毛病,但對於愛子心切的媽媽來說,小寶寶的一切都是那麼重要,所以在我那日漸豐富的《媽媽育兒詞典》,雖然又多了枕禿、缺鈣這幾個新名詞,卻也讓我更深信,對多一分的細心與關愛,寶寶會更健康、平安的長大。


1、初生嬰兒的頭發質量與媽媽孕期營養有極大關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小孩多汗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