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飯,是脾胃不和嗎? 寶寶的脾胃不好的主要表現有:胃口不好.吃了不吸收(吃得多仍不長肉).大便不正常(如大便干,大便爛,或者便秘),還有口臭等
主要措施有:
一,營養均衡.盡可能多吃一些天然的東西.特別要注意,如果出現胃口不好的時候,應該要少喝或停喝奶粉,牛奶.(可能大家都會覺得很謊謬.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牛奶和奶粉真的很難消化的,而且添加的化學成份太多了.如果還是哺乳期一定要哺乳,母乳才了寶寶的最好營養).多吃一些米糊(最好能買到好的米,研成粉狀,煮成糊),還有番茄糊等等.也可以煮些肉湯給bb喝.盡可能吃天然的東西.....(我陪先生出診親眼見的,有些小朋友一天吃兩支牛奶都不吸收,還是很瘦,因為牛奶全都滯在腸胃中,反而影響了其它好東西的吸收.信不信由你們).
二,一定要戒口.生冷的東西(如雪糕),寒涼的東西(可在網上查到寒涼的食物)不要亂吃.特別是不要隨便給小朋友煲什麼涼茶或者買涼茶喝.吃了這些東西.並不會馬上表現出脾胃不好的現象.但時間長了.就會慢慢表現出來.
三,不要隨便打點滴.除非很緊急的情況才考慮打點滴.一般小感冒什麼的,最好找中醫調理.
四.煲些健脾胃的湯水。
五.一定要讓寶寶有這三得:吃得,拉得,睡得.這三得一個不正常,都應該調理調理. 當寶寶食欲不振的時候,媽媽可能會擔心寶寶要生病了。但是,你是否知道,絕大多數食欲不振卻是不必過於擔心的非病理性因素所致。
欣欣自從添加輔食以後食欲總是時好時壞。開始的時候,欣欣吃輔食吃得很多,奶吃得少。突然有一天欣欣抱著奶瓶吃得特香,反而給她吃飯成了一大難題。如今欣欣已經1歲多了,每天3次奶吃得光光的,吃飯還是保持幾個月的時候那一點點的飯量。欣欣媽媽又開始發愁了,欣欣真的是食欲不振嗎?
不必要的擔心
寶寶的食欲真是一個讓媽媽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題。媽媽們擔心孩子食欲不振會營養不足,甚至是生病的前兆。其實很多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寶寶進食量比別的同齡孩子小,寶寶攝食量只要與其年齡相當就是正常的。
由於遺傳、環境、體型、活動量等方面的因素,正常寶寶對營養需要量個體差異性其實很大,食欲必然也有差異,所以媽媽切不能互相比較孩子的進食量,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食欲不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欲不振”是小兒進食量與家長期望的進食量有差異,而被誤認為是食欲不振
寶寶的食欲不穩定
寶寶的食欲有時可周期性輕度增減,這些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擔心。寶寶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厭食或食量減少,這是由於機體為了調節體溫,較多血液流向體表,內髒器官供應相對減少,以致影響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減低;加上天氣悶熱,小兒休息、睡眠欠佳,神經中樞處於緊張狀態,體內某些內分泌腺體的活動水平也有改變,這些均影響到胃腸道的活動;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由於大量飲水,使胃液被沖淡,以至食欲大減。
對喜愛的食物失去興趣
生活中的種種因素經常影響到食欲。在沒有情緒不佳、健康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不需要過於介意。
不肯吃飯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從米飯以外的食品中(如面包、面條、甘類)獲得相同的熱量,那麼便不會造成任何問題。有時孩子會由於某些原因(身體不舒服或上頓吃得過飽)而食欲不佳,這時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如果這頓讓他餓一餐,也許下頓會吃得更香。
什麼造成食欲不振
寶寶產生食欲不振現象時,媽媽應先注意是否有以下的情況發生:
*疾病和微量元素缺乏
*寶寶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口腔疾病、缺鋅等導致食欲不振。
*不良習慣和飲食安排。
平時已養成吃零食習慣,對吃飯感到沒有滋味。點心的給予方式不適當,用餐的時間不規律,飯前飲用過多的牛奶、果汁等飲料,都會讓寶寶吃飯的時候食欲不振。
*咀嚼能力不足
輔食添加不合理,有的孩子從小沒有鍛煉咀嚼,吃什麼都囫囵吞下,碰到稍硬的食物,不是吐出就是含在嘴裡。家長為了讓孩子將食物咽下,就給喂大量湯水,沖淡了胃酸。久而久之孩子食欲減退。
*身體、情緒不佳
運動量不足。活動量不夠,食物尚未完全消化,沒有饑餓感。寶寶過於疲勞或過度興奮,吃飯時想睡覺或無心吃飯,影響食欲。
*不當的養育方法
養育的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有過分嬌寵、放任的情形?用餐時母親有沒有過度地強迫幼兒用餐?有沒有給幼兒制造一個愉快的用餐氣氛?……一起吃晚餐,孩子更優秀
更多: http://www.hahaboy.cn/srcshow.asp?/src-id2320.html
寶寶不吃飯,是不餓?不愛吃?還是貪玩?
弄清楚原因,好有針對性地幫助寶寶建立正常的飲食規律。
“最近揚揚特別不愛吃飯,有時候吃了兩口就說飽了。”“我家周洲也不愛吃飯的,吃一頓飯要1個小時!這裡玩玩,那裡玩玩,吃飯真是一件頭痛的事哦!”“我的女兒9個月了,一貫都很難喂食。真怕她以後上了幼兒園,沒有老師細心地喂就吃不飽!”
不愛吃飯,是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且飯時比較有規律後新媽媽們的一大心病!但是,不可否認,也有相當一部分寶寶吃飯吃得很好,每次吃飯都不用大人喂,吃得很香,吃不飽還知道向大人要。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是我們的寶寶有問題,還是我們的喂養方法有問題呢?
不妨來對著現象查原因,找出合適的對策:
要哄著、喂著才吃,自己不肯吃
主角描述:1歲到兩歲之間的寶寶。
表現:
“我家寶寶1歲零4個月了,完全可以自己拿著勺子了,但是,現在每頓飯還是要我來喂,不喂,他自己就是不肯吃,無論我怎麼說都不行!有的時候,我說讓他自己吃,他自己吃了兩口就說飽了,而如果我繼續喂他,他還能吃下去很多。所以有的時候怕他自己吃不飽,我也就只能繼續喂他吃,真的是很矛盾啊!”
原因:
寶寶剛剛學會自己動手,可能有的寶寶在這個時候還不能特別熟練地使用筷子和勺子等用餐工具,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強大的動力的話,寶寶們通常都比較依賴於媽媽的喂食。
別看只是喂飯,寶寶卻把它看成是他與媽媽在一起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其中是有感情交流成分的,尤其是當你看他又吃了一大口,而誇獎他“寶寶真棒,吃飯長高高!”的時候,他就更加依賴這種交流了。
而想想看,當他自己用勺子吃飯的時候,我們通常是怎樣對待他的?“看著點,寶寶,別把飯粒掉到桌子上了!”“不對,應該這樣拿筷子!”你是不是也曾經像要求一個懂禮貌的大人一樣要求過他呢?別以為寶寶是沒有記憶的,這種經驗很快就會成為他的一種記憶反射,並足以支撐他說服自己“自己吃飯不好玩,還是媽媽喂飯好”的理由。
護理竅門:
不要強迫寶寶自己獨立吃飯,而是慢慢引導他,讓他把自己吃飯看成是一種好玩的游戲。可以買來設計新穎、圖案誘人的餐具,告訴他,只有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才可以用,如果讓媽媽喂的話就不能用它們了,因為它們都太小了,只能給小寶寶用。
一旦寶寶某天自己獨立吃飯了,一定要找到各種理由誇獎他,“寶寶小手真靈活,看!我家的寶寶拿勺子拿得多穩啊!”“寶寶真會吃,飯菜吃得一樣多!”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導他,自己吃飯的小兔子到別人家做客可以挑著吃到大紅蘿卜,而要靠媽媽喂飯的小兔子卻餓著肚子回了家。
只吃愛吃的,對不愛吃的一概不吃
主角描述:6個月以上的寶寶。
表現:
“明明已經長出10顆牙了,本來可以很好地跟著大人一起吃飯了,但他就是很貪玩,吃飯的時候手裡或者身邊是一定要玩具的,否則他就不吃飯。有時候玩一會兒,再回來吃一會兒,有時候就光玩不吃了,飯吃的很少。我該怎麼辦?”
原因:
很多媽媽以為寶寶不愛吃飯是口味不對,其實不一定的。先找根源,是不是你們給寶寶做飯的方法不對,比如太淡或是太鹹了?有些飯大人吃著都不愛吃,那就別指望寶寶能多愛吃了。尤其是一些罐頭食品,雖說是專為寶寶生產的,但也並不一定寶寶都愛吃。
護理竅門:
6個月以前的寶寶應該盡量吃清淡的食物,因為口味一旦養成,再給他吃沒滋味的東西他就肯定是不愛吃了。
寶寶不愛吃的東西也並不一定是永遠不愛吃,有時候寶寶對食物的看法來自寶寶偶然的經驗,比如寶寶看到茄子很黑,就以為茄子很不好吃,所以似乎表現出不愛吃茄子。比如寶寶曾經吃過一個有澀味的西紅柿,以後就對所有的西紅柿都失去了興趣等等。
要想誘導寶寶不偏食,其實方法很多,比如給寶寶講個故事“茄子公公是吃奶油長大的,裡面長得可嫩了,很多小朋友都愛吃。但是茄子公公喜歡曬太陽,把皮膚曬得黑黑的,有些小朋友一看他那麼黑,以為一定不好吃。其實啊,他的肉可嫩呢,不信寶寶你嘗嘗是不是有一股奶油味?”有的時候這種辦法很靈!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換個做法,讓寶寶認不出來那是他不喜歡吃的食物。比如寶寶不愛吃蔬菜,可以把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裡喂食。寶寶不愛吃水果,可以把水果煮成水果粥,一起喂給寶寶等等。
原因:
“骅化才8個多月,就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了口味偏好,給他喜歡的他吃,給他不喜歡的,他還真的不吃呢!都說吃蔬菜水果好,可這孩子就是愛吃面條,對水果蔬菜都不感興趣,怎麼辦好呢?”
要邊玩邊吃,吃得很慢,且玩到後來就只玩不吃了
主角描述:1歲到兩歲之間的寶寶。
表現:護理竅門:
1歲半以前應該給寶寶在三餐以外加兩次點心了,點心時間可在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晚上臨睡前還可以再喝點奶或奶粉。1歲半以後,可以減為3餐一點,點心時間可在下午。但是加點心時要注意點心要適量,不能過多,有時候,點心時間距正餐太近,也會影響寶寶正餐的食欲,更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否則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失衡。
寶寶吃飯的手同時拿玩具,非常不衛生。媽媽們需要下定決心:不讓玩就是不讓玩,如果寶寶因此就拒絕吃飯的話,你也要狠下心來,其實寶寶還小,只要他肚子餓了,就會妥協的。關鍵是做家長的一定要堅持說話算數!
1歲到2歲的寶寶將陸續長出十幾顆牙齒,主要食物也逐漸從以奶類為主轉向以混合食物為主,而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因此還不能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要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為他制作可口的食物。跟著大人一起吃飯,不合理之處在於我們是一日三餐,而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一邊吃一邊玩的習慣是大人給寶寶養成的,所以要想戒掉的話,也要靠大人自己來控制。 現在的寶寶不愛吃飯很多原因,也不一定就是脾胃不和 寶寶不愛吃飯是最讓媽媽頭疼的一件事之一,有的寶寶吃一頓飯得全家動員,連哄帶騙,又逗又演,結果還是不理想。有的媽媽因為寶寶不肯吃飯,心裡著急,自己也不想吃飯了,甚至弄得媽媽、寶寶一起哭。 這時首先要分析寶寶厭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針對寶寶厭食原因再采取相應措施: 1、零食過多,這在厭食寶寶中最為多見。一些寶寶每天在正餐之間吃大量的高熱量零食,寶寶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過高,沒有饑餓感,所以到了吃正餐的時候就根本沒有胃口,過後又以點心充饑,造成惡性循環。寶寶消化能力弱,少吃多餐,每天除正餐外,適當補充些零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節制,定時定量。 2、寶寶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或b族維生素。比如缺鋅的寶寶可以給他多做一些含鋅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魚子魚白、花生、核桃等。如果缺鋅嚴重,就應根據醫生診斷選擇藥物補鋅。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