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拉肚和便秘並存是怎麼回事正文

拉肚和便秘並存是怎麼回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拉肚和便秘並存是怎麼回事
 
上火和腸胃不好了,去看看醫生吧
 
消除宿便,預防大腸癌
宿便是癌症的溫床
我們吃入口中的食物,其營養成分被身體吸收之後,其殘渣會形成大便和廢棄物而順暢地排出體外。
但是若因為某些原因,大便在大腸中殘留,附著在大腸的皺褶上成為陳舊的糞便,就會在腸中釋放毒素,使腸內細菌環境紊亂,產生有害物質,且引起自律神經功能低下,引發種種疾病。
在這裡所說的宿便,是指即使每天都排便仍然有殘便感,或是長期一周內持續3天以上不排便的狀態,即習慣性便秘。
不過,排便的方式和感覺有非常大的個體差異。有的人如果不是每天排便就會感覺很不舒服,也有的人即使兩天不排便也沒什麼感覺,還有的人太忙了,都不記得什麼時候排過便。
雖然不必太過神經質,但是檢查每日的排便狀態是很重要的。每天都排便的若一個星期都不排便的話,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因為背後有可能隱藏著重大疾病。那種覺得最多不過是便秘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習慣性便秘
平時排便很順暢,由於緊張的事情或者旅行等使生活規律改變時,會發生暫時性便秘。在緊張情緒消失或環境恢復之後,這樣的便秘就會消除。但是如果經常強忍便意,或者頻繁的使用瀉藥,時間長了就有可能發展成為習慣性便秘。
經常便秘就是習慣性便秘,大致可劃分為馳緩性便秘和痙攣性便秘兩類。
弛緩性便秘是因為大腸蠕動運動變弱而引起的。大腸中殘留有大量的糞便和氣體,有腹漲感,多見於胃下垂,運動不足的人或分娩後腹肌松弛的人。
而痙攣性便秘則與弛緩性便秘完全相反,是因為腸部高度緊張,致使蠕動運動中斷而引起的。多見於飲食內容以高蛋白食物或者長期服用止瀉藥,瀉藥的人。
消化系統的構造:
牙齒,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闌尾,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肝髒,膽囊,脾,胰腺。
胃的作用:
食物在口中被嚼碎,混合唾液後通過食道進入胃。在胃中,胃液的鹽酸以及胃蛋白酶將食物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狀態。通過這一消化過程,食物變成粥狀流入小腸。
小腸的作用:
小腸是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的總稱。人的小腸約4~5米,腸壁有刷毛狀的絨毛。胃部運送來的食物在十二指腸中,有肝髒,膽囊,胰腺分泌的鹼性消化液進一步分解。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澱粉等多糖分解為葡萄糖,脂肪分解為脂肪,然後在空腸中開始被吸收,最後通過血管和淋巴管運送到全身。食物經過小腸後,其營養成分被分解吸收,剩余部分被運到大腸。
大腸的作用:
大腸由盲腸,結腸,和直腸三部分組成。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在結腸中吸收食物中的水分,通過蠕動使糞便向肛門移動,同時也能吸收少量小腸中未被吸收的營養成分。食物從橫結腸運送到降結腸時,已經變成渣滓,形成糞便的狀態。
降結腸是暫時儲存糞便的場所,當積累到一定量之後,就通過大腸的蠕動運動將其送入到直腸。糞便到達直腸後,會傳遞給腦部一個信號,於是產生便意,同時大腸開始劇烈的蠕動,以排出大便。最後,送入直腸的大便通過腹壓的力量,在肛門括約肌放松後排洩出去。
蠕動運動主要是在早飯後,新的食物進入胃中的信號到達降結腸時開始的,這一反應叫做胃結腸反射。除此之外,起床後或見到食物,大腸也開始運動。
三分之二的大便是由水分構成的
大便不僅僅是食物殘渣,其中約三分之二是水分,剩下的三分之一是食物纖維和從腸壁上脫落的細胞,胃腸的分泌物,大腸內生活的細菌的屍體等。所以,水分不足時,糞便就難以形成。
健康的糞便呈香蕉狀或螺旋狀
大便因肝髒分泌的膽汁色素的作用而呈現茶褐色。理想的糞便呈土黃色的香蕉狀或者像擠出的牙膏一樣的螺旋狀。如果是黑色,則有可能是胃腸的某處出血,或者大腸內有害菌過多,腸內環境變成鹼性造成的。攝取過多的肉,蛋,奶易招致便秘。
產生宿便的原因:
水分不足。食量不足。忍耐不排便。不吃早餐。食物纖維不足。藥物的副作用。運動不足。緊張,壓力。
女性易患便秘與激素有關:
很多女性在快來月經時就容易便秘。這是排卵日到月經開始時所分泌的黃體酮起作用的結果,黃體酮分泌後,女性身體就開始努力蓄積營養,從而抑制排洩能力。
這一激素還有減弱大腸蠕動運動的作用。黃體酮分泌時(高峰在月經期前一周)容易導致便秘,因此要注意飲食結構,在此階段可適當多攝取食物纖維。
宿便是癌症的溫床:
患了習慣性便秘又不加以治療,會怎麼樣呢?首先,大腸內細菌的比例會改變,有害菌會增加。我們的腸道(主要是大腸)中,約有100種腸內細菌,它們以食物纖維等在胃和小腸中無法消化的物質為食物而生存繁殖。
以乳酸桿菌為代表的有益菌與以大腸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為代表的有害菌在腸道共生,健康的人有益菌占優勢,但是當身體出了問題,長期持續便秘時,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就會被破壞。
吃過多肉制食品後,糞便中的蛋白質在腐敗菌的作用下,會產生種種毒素。這些毒素與血液一同在體內循環,會引發頭痛,緊張,肩膀酸痛,皮膚粗糙,高血壓等不適症狀和疾病。其中最為可怕的是,產生癌症的概率升高了。
食入大量脂肪後,為了消化脂肪,膽汁酸的分泌量會增加,膽汁酸在平衡遭破壞的腸內細菌的作用下,會變成致癌物質。致癌物質與糞便一起,長期在大腸內停留,刺激暢壁,發生大腸癌的概率會增加。
另外,乳酸桿菌較多時,腸內ph值約為6,是呈酸性的。而乳酸桿菌較少時,ph值接近7,為中性,殺菌力也會減弱,外部侵入的大腸菌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增殖。
大腸癌要早發現早治療:
現在,我國患大腸癌的人數在激增。其原因在於飲食習慣的歐美化,事實上,在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盛行的歐美人中,大腸癌發病率就很高。早期的大腸癌,其治愈可高達95%~100%。當有出血,腹痛等症狀時,大多已經發生了癌轉移,所以每年一定要定期接受體檢。此外,出現大腸癌後,會有如下危險信號:排便困難,用力時疼。便中帶血或者黏液。出現腹瀉或殘便感,排便不順。中年男性出現貧血,惡心等症狀。腹部能摸到硬塊。
中藥的瀉藥真的無害嗎?
許多焦慮的女性會濫用瀉藥和止瀉藥,這很令人擔心。在便秘時服用瀉藥,失去藥效後又使用刺激性更強的藥物,如此不斷升級,導致腹瀉。於是又開始服用止瀉藥,結果又變成便秘。。。。反復不斷,惡性循環。
很多人認為中藥效力溫和,其實根據藥物的不同,有些中藥刺激性也很強。不要僅憑個人判斷就輕率地服藥。尋找便秘的原因,並消除這一原因才是消除便秘的捷徑。
觀便測健康

糞便又髒又臭,因而許多人在排便時不屑一顧。殊不知,便後瞧它一眼,可能會發現某些疾病呢。大便的正常顏色為黃、褐色。如果異樣,那就應該考慮是否患病。

1.大便柏油樣,且又黑又亮,有奇臭,常是食道、胃、十二脂潰瘍病出血的危險信號。血液本來是紅色,當它進入消化道時,血中血紅蛋白的鐵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為硫化鐵,使大便呈柏油樣黑色(血量一般達六十毫升以上時才能呈黑便)。此外,食道靜脈出血、暴飲暴食後連續嘔吐或食道和胃粘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也能見到黑色柏油樣便。值得注意的是某此食物可使大便呈類似柏油樣外觀。如吃大量豬血、豬肝後常有“以假亂真”現象。

2.大便鮮紅帶糊狀。應考慮是否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這與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有關,多見於小兒和青年。

3.大便表面附著鮮紅的血滴,不與大便混雜,常見於內痔、外痔和肛門裂年紀較大的人,倘若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且大便變成扁平帶子形狀,應去醫院仔細檢查,確定是否患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直腸潰瘍等病。

4.大便暗紅似果醬,並有較多的粘液和腐敗性惡臭,常是阿米巴痢疾的表現。大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種寄生蟲,可進入肝、肺等器官,也常乘機傳染給別人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雖然排出的大便也有粘液和血,但不像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有惡臭味。

5.大便灰白似陶土。表示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已阻塞,只好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血液循環沉積於皮膚,使其發黃(黃疸)。像膽結石、膽管癌、胰頭癌、肝癌等都是膽汁流入消化道的“攔路虎”。消化道內無膽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樣

6.大便紅白像鼻涕,素稱紅白凍子,這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特點。它是一種濃、血、粘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腸炎的病人,也可出現紅白凍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狀,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綜合症的表現。幼兒出現這樣情況,稱幼兒乳糜瀉。

8.大便稀紅,應考慮是大腸粘膜出血。若混有粘液、濃液,應檢查大腸粘膜有無炎症。
宿便積累後的不良後果:
頭痛,頭重。肩膀酸痛。腫瘡。體臭變重。血壓易升高。皮膚粗糙。胸口難受燒心。腹脹,腹痛。屁多,很臭。成為痔瘡,大腸癌,直腸癌的原因。焦躁。
消除宿便的7種食物
1,富含食物纖維的雜糧,將廢棄物帶出體外的主力。(玉米,小米,大麥,小麥,麥粉,瓊脂塊,糙米,胚芽精米,紅薯,四季豆,大豆,紅豆,納豆,干羊棲菜,牛蒡,胡蘿卜,菠菜,蘋果,干香菇,鮮香菇,蘿卜干,芝麻)等。
2,水,使大便變軟,易被排出。
3,谷物,豆類,刺激腸道,排便更快。
4,海藻類,黏滑性令排便時不傷害腸壁。(石花菜,干羊棲菜,綠紫菜,烤海苔,海帶芽,海帶,調味海苔)等。
5,蘋果,既可治便秘,又可治腹瀉。吃蘋果最好不削皮。
6,酸奶,促進有益菌增殖,減少毒素。
7,富含寡糖的食物,有益菌的食物。(大豆,蜂蜜,洋蔥)
簡單易行的其他療法:
腹肌運動,加強排便的力量;按摩腹部,促進腸的運動;洗腸療法,去除殘留的糞便;采用果蔬汁加植物營養素排毒法,清除體內的毒素。
 
你可以試試飲泰思通,見效快,睡前服用第二天一早就能排便,而且不會有腹瀉的現象,關鍵是它主要成份是麥粒糊粉層,主要是通過調理胃腸道功能起效的,很安全,孕婦和嬰幼兒都可以服用的,在網上就能買到,可以咨詢一下!
 

七八歲小孩三天不大便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