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白天興奮時總是使勁咬牙、抓人怎麼辦 餓了吧.慢慢改 嬰兒愛抓人是常有的,嬰兒抓人與大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不完全一樣,更與暴力不相干,主要的原因是:1、攻擊性行為是有意的,而嬰兒抓人多是無意的,嬰兒懵懂無知,處於探索世界的階段,他們是用感官探索世界,例如:咬一咬,踢一踢,摸一摸……“抓”也是嬰兒一種探索行為。2、攻擊性行為是發洩對對方的不滿,而嬰兒抓人基本不是發洩,例如咨詢中的嬰兒一再抓媽媽,就不是因為對媽媽不滿。3、攻擊性行為是知道後果而故意傷害對方的,而嬰兒抓人卻並不知抓人會傷害對方,因為嬰兒是“自我中心”的,他們很難體驗對方的感受,抓人的時候自己不痛,就不知道別人會被抓痛。可見嬰兒抓人不是品行問題,但這不是說不要進行調教,因為任其發展下去,會形成攻擊性習慣,就是不良個性了。對嬰兒說教是沒有用的,責備也不能解決問題,要根據嬰兒的特點進行調教,主要是幫助嬰兒從懵懂中逐漸體驗行為的後果。為此,要促使嬰兒走出“自我中心”,能換位想到對方,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對方很痛的。孩子抓家長了,家長一定要誇張地撫摩被抓處,向孩子表達疼痛的感受,孩子抓了別人,也是這樣讓孩子感受對方的痛苦,讓孩子給對方撫摩,道歉。必要時,可以適當讓孩子自己也體驗一下被抓的疼痛,並經常用他感受的疼痛提醒他不能抓人。若提醒無效,就要用“吃點苦頭”的辦法,讓孩子感覺抓人不好,例如,因為抓人不改,就不能得到喜歡吃的東西(一定要讓孩子聯系抓人行為)。大人一定要堅持對孩子抓人的行為給以否定的反饋,用不滿意的表情和否定的話語,讓孩子感受自己的行為不受歡迎,而且要讓孩子有深刻印象,才能起抑制作用。
一歲多左右的寶寶正用他的雙手及雙眼再認識這個世界。在大人眼中或許覺的寶寶在"抓人"但在寶寶眼中他只是想用手去摸看看"那是什麼?"當大人有反應時(如閃躲或驚訝)寶寶會覺的很有意思,於事就會更加的想去摸看看~
媽咪可以用自己的手輕輕拉著寶寶的手讓他去摸你的五官。並告訴他說:這是眼睛這是鼻子…等。幾次後寶寶就較不會用力去抓了!
http://www.hengchu.cn/yuer 這個網站對寶寶的各種問題都有詳細介紹,你可以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