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嬰兒支氣管炎怎麼辦?正文

嬰兒支氣管炎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嬰兒支氣管炎怎麼辦?
 
調節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以免過熱過干。
 
支氣管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多發病,以冬、春季多見。起病常以上呼吸道感染開始,逐漸蔓延加重變成支氣管肺炎,亦可沒有上感症狀開始即發熱、咳嗽、喘憋,為原發支氣管肺炎或繼發於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之後,病毒、細菌均可為其病原。有一定的病死率。
[診斷要點]
1、發熱、咳嗽、喘憋、兩肺(尤其脊柱旁、肺底)可聽到中、小水泡音,為一般支氣管肺炎。
2、重症者口周、鼻根發青、鼻翼扇動及三凹征等缺氧表現,患兒煩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睜不開眼,也可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納差、嘔吐、腹瀉等。肺部中、小水泡音密集。
3、新生兒肺炎可不發熱,但全身症狀明顯,面色蒼白發青,口吐白沫似小螃蟹,肺部亦可聽不到水泡音,仔細檢查有時可聽到非常細小的水泡音稱捻發音。患兒拒吮奶及其他消化系統症狀,可同時存在。
4、嚴重肺炎可出現喘憋青紫,且逐漸加重,肺部鑼音(水泡音)增多合並心力衰竭:心率增快,可達160~180次/min,心音低鈍或出現奔馬律,呼吸達60次/min以上,在短期內肝髒明顯增大(2cm以上),病情危重。
5、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檢查對病原診斷有所幫助,總數升高或中性粒細胞、桿狀細胞增高(百分比)比為細菌感染,總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和單核比例增多可能為病毒感染,尤其出現異常淋巴細胞更提示為病毒感染。
(2)咽培養:用無菌咽拭子塗患兒咽部後接種到培養皿上看細菌生長情況,進一步鑒定為何種致病菌及做藥物敏感試驗,指導臨床選用有效抗生素,也可用咽試子同時用免疫熒光染色法和血清學檢查確定病毒感染及分型。
6、x線檢查:最常見於肺野中內帶有小點片狀陰影,也有無陰影僅肺紋理粗重者,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可在支氣管周圍有細小點狀陰影,也有的融合成較大片狀陰影。
[治療]
1、一般治療:休息,根據病情平臥或半臥位。水分入量要充足,液量不少於70~80ml(kg·d),有心力衰竭者減至60ml(kg·d),口服困難者應給靜脈補液。室內保持空氣清新,經常通風換氣,室溫以20~22°c,相對濕度以60%~70%為宜(住平房的爐上煮開水保持開蓋冒泡,或地上灑水,用濕洋拖把反復擦地等,都可起到增加室內濕度的效果),盡量吃富於熱量的流食、半流食,如奶類、代乳品、粥、蛋羹等,定時幫助患兒翻身變換體位。
2、病原治療:沒有明確病原的,一般首先按細菌感染治療,如細菌感染以肺炎球菌多見,可以先選用青霉素肌肉注射40~80萬u/次,每日2次,病情較重者需靜脈輸液可以靜脈點滴青霉素鈉鹽,120~240萬u/次,每日2次,青霉素過敏者可給紅霉素、羅紅霉素、交沙霉素,如先鋒ⅳ號、先鋒ⅴ號、先鋒ⅵ號、希刻榮及泰可欣等。病原明確者選針對性藥物,若為桿菌感染選用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效,但此類藥物對聽神經及腎髒功能皆有損害,尤其能引起永久性耳聾,所以要慎用。即應用劑量要偏小,療程要短。目前臨床常選用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加克拉維酸(安美汀)及頭孢類抗生素。一般7~10天,可靜脈點滴3天,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病毒感染者常用威樂星、威利寧口服,病毒唑靜點,或與抗生素合用,10mg/(次·kg)體重,每日1~2次。
3、對症治療:
(1)吸氧:喘憋者,有青紫或證實有低氧血症者可間斷或持續吸氧。采用鼻管或口罩吸入,給的合適時患兒感到舒服、安靜、喘憋、青紫狀態皆能改善,否則搖頭、躲閃、煩鬧即給的不適宜,注意鼻管有無分泌物者塞,要定時查看並清理。
(2)止咳祛痰劑:嬰兒不會吐痰,幼兒會吐痰者亦不多,只聽孩子咳嗽、呼噜,有時痰者發憋或咽到胃裡,痰積多了剌激胃,咳嗽後易引起嘔吐,此時不宜給含嗎啡類的麻醉鎮咳劑,暫時止咳實為假象,痰更排不出來,易者塞呼吸道、抑制呼吸及成瘾。此時可給藥物幫助患兒祛痰止咳。本院自制的“咳近”已在臨床應用30余年,受到很多家長及小患者的青睐,本合劑內含枸椽酸鈉(化痰)、吐根糖漿(祛痰)、非那根(鎮靜、平喘)等,價格低廉。此外“美可、嬰童咳水、急支糖漿、化痰口服液、鮮竹瀝、咳喘舒”等中西藥合劑,也可選用或配伍應用。
霧化吸入可以幫助化痰、排痰,住院患兒必不可少。一般4種藥物配伍吸入:α糜蛋白酶1支,慶大霉素4u1支,異丙腎素1mg1支及地塞米松2mg1支加100ml生理鹽水。每日霧化吸入2~3次,第六次10~20分鐘。有加濕器的家庭亦可於加濕器中各放1支藥,於加濕霧氣同時噴入室內,雖藥液濃度很低,對肺炎患兒也有幫助。
(3)退熱劑或物理降溫,同上呼吸道感染。
(4)鎮靜劑,患兒躁動不安影響休息,易引起和加重心衰,應適當給鎮靜劑,亦可降低耗氧量,常用有口服10%水氯醛、魯米那,注射用魯米那鈉鹽(苯巴比妥鈉)、鹽酸氯丙嗪和異丙嗪各半量的合劑。
4、心力衰竭治療:除吸氧、鎮靜外,需給強心劑以維持心髒的功能,常用地高辛30~40ug/kg為飽和量,首劑給1/3~1/2量,余量分2次,6~8小時各1次靜脈緩注。需要給維持量者,每天可給1/10~1/6飽和量,每日1次靜肪給藥或肌肉注射至心衰恢復。注意地高辛的毒性反應有否惡心、下即不再用藥。另注意有無心律不齊、脫落脈等。
5、激素應用:喘憋重,中毒症狀較重,重症肺炎應用皮質激素可以緩解症狀,改善病情,常用強的松。每日服1~2ml/kg,分2~3次口服,有靜點者可給地塞米松每日0.3~0.5ml/kg,分1~2次靜脈點滴(小壺給藥),3天~1周。
6、支持療法:重症肺炎,伴營養不良、貧血或免疫力低下的患兒可酌情輸新鮮血或血漿,5~10ml(kg·次)。
7、中醫中藥:用抗生素無效者或肺炎遷延不愈時用中藥配方以清熱化痰止咳為主、佐以消導化積,可用青黛3g、生石膏9g、銀杏9g、百合9g、杏仁9g、全瓜蒌9g、蟬衣3g、焦三仙9g或炒谷、麥芽各9g等。睡眠不佳者加勾*9g,咳喘明顯者加葶苈子6g、萊菔子6g,連服5劑。
[預防與保健]
1、從生後即注意科學喂養,爭取母乳喂養,增加免疫力預防佝偻病、貧血及營養不良。
2、多去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加強體格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3、少去公共場所人多擁擠的地方,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4、注意氣溫變化,及時增減孩子的衣服避免著涼,過熱時要多喝水。
5、一旦患上肺炎要加強護理,注意室內通風,保證適宜溫度、濕度,少量多次飲水,吃易消化食物。
 
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炎是由炎症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表現為急性和慢性2種類型。急性型通常發生在感冒或流感之後,可有咽痛、鼻塞、低熱、咳嗽,及背部肌痛。慢性支氣管炎往往因長期吸煙所致,可有呼吸困難、喘鳴、陣發性咳嗽和粘痰。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可發展為慢性肺氣腫,肺的彈性喪失,氣體不能充分由肺內呼出。肺氣腫常難以治愈,久之可轉變為慢性肺源性心髒病。患有支氣管炎的病人需要注意飲食的營養的補充,從中得到調理和治療。
一、飲食營養影響

1.蛋白質:慢性支氣管炎病程長,反復發作,蛋白質消耗增多。蛋白質不足會影響受損的支氣管粘膜的修復、體內抗體和免疫細胞的形成,以及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膈肌變薄對呼吸功能的影響極大。

2.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c能增強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維持正常的支氣管粘液分泌和纖毛活動。如果存在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可使得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降低,粘液分泌受抑制,支氣管纖毛活動減弱,故易導致感染加重。

3.吸煙的影響:吸煙與慢性支氣管炎發生密切相關,每天吸煙20支的人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危險性為不吸煙者的10倍。

二、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的目的是供給足夠的熱能、蛋白質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強病人機體的免疫力,減少反復感染的機會。

1.飲食調整:體重正常的病人給予平衡飲食,以增強呼吸道的抵抗能力;體重低於正常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蛋白飲食,以利於受損傷的支氣管組織修復。病人由於消化道細胞缺氧而使得食欲減退,應采用少量多餐的進餐方式,每天可分為6次。供給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質供給量為1.2~1.5g/kg體重,應以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為主。

2.適量限奶類制品:奶制品易使痰液變稠,使感染加重,應避免食用。因奶制品是鈣的主要來源,在不食用奶制品時,應注意每天補充鈣1000mg,2.5g碳酸鈣即含有1000mg鈣。

3.補充維生素: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減輕呼吸道感染症狀,促進支氣管粘膜修復,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每天供給量為維生素c100mg,維生素a5000iu即可滿足機體的需要。

4.增加液體攝入量,大量飲水,有利於痰液稀釋,保持氣管通暢;每天飲水量至少2000ml.

5.忌刺激性食物:過冷、過熱,或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氣管粘膜,引起陣發性咳嗽,應盡量子避免。

6.咀嚼障礙應給予軟食:若呼吸困難影響咀嚼功能時,應供給軟食,以便於咀嚼和吞咽。

7.藥物的影響: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許多藥物對病人的食欲和營養代謝均有副作用,應予以注意。

(1)服用茶鹼類藥物時,應避免飲用咖啡、茶葉、可可及可樂飲料,以免加重對胃腸粘膜的刺激。

(2)間羟異丙腎上腺素應在飯後用果汁吞服,以避免異味影響食欲和引起胃腸道的反應。

(3)間羟異丁腎上腺素應和食物同時服用,以避免出現胃腸道的副作用。飲食食譜在普通無渣半流飲食基礎上進行改進,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蛋類、豆制品等,避免奶制品,注意鈣、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補充,增加液體量供給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咳嗽的產生,是由於當異物、刺激性氣體、呼吸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裡的感受器時,沖動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到延髓咳嗽中樞,引起咳嗽。

咳嗽的動作是短促深吸氣,聲門緊閉,呼吸肌、肋間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縮,使肺內高壓的氣體噴射而出,就成為咳嗽。隨著急速沖出的氣流,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被排出體外。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個環節:

(1)呼吸道神經末梢感受器,包括機械感受器、化學感覺器和肺牽張感受器。

(2)傳入神經,為迷走神經纖維。

(3)延髓咳嗽中樞,位於延髓背側部,鄰近呼吸中樞。

(4)傳出神經,包括迷走神經傳出纖維、喉上神經和腦神經。它們協同完成咳嗽運動。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腦膜、心髒、食管、胃等內髒的迷走神經受到刺激,也會傳入咳嗽中樞引起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干咳,常見於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並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肺氣腫。

小兒咳嗽給家長帶來無盡的煩惱,治療咳嗽的藥物鋪天蓋地,可就是難止孩子的咳嗽,影響孩子和父母的休息,有的咳嗽把吃進的飯菜都吐了出來,爸爸媽媽的心讓孩子的咳聲揪得緊緊的,藥療、食療,理療,霧化治療,偏方用了一個又一個,可哪一個也不靈驗,久治不愈的小兒咳嗽困擾著爸爸媽媽。父母們最關心的,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止咳。

◎孩子為什麼咳嗽

小兒咳嗽是一種症狀,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過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來,咳嗽同時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那這麼說來,咳嗽是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兩個半月的寶寶喜歡聽刺激的音樂好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