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以後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14.6個月。月經期的減少,與減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絕症的幾率,有著直接的關聯。 5、哺乳既滿足寶寶又方便媽媽。
喂過奶的媽媽們都知道,沒有什麼比母乳來的更方便。寶寶一哭,媽媽抱起來撩開衣服就能喂,而不必手忙腳亂地燒開水、沖奶粉、熱奶或者等待奶粉降溫。嬰兒的心理特點之一是,一旦有需求,就必須馬上滿足,他們未成熟的身體既不懂得也不適合等待。肚子餓時馬上吃到香甜的母乳,會讓寶寶更好地建立起對人生的信任感。喂母乳既能省卻准備奶粉的麻煩,也能夠免除孩子的哭聲而引起母親的內疚與焦慮。特別是在夜間,喂母乳能夠讓全家人都睡的更安穩。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不必擔心開水供應、奶瓶消毒、喂奶用具的清潔等等問題。
6、哺乳令母親身體放松,心情愉快。
凡是觀察過哺乳媽媽的人都會發現,喂奶中的媽媽非常安詳,寶寶也吃著吃著就安靜地睡著了,好像兩個人都服用了天然鎮靜劑。事實恰好如此。母乳中含有一種天然促進睡眠的蛋白質,能讓寶寶安然入睡;而寶寶的吸吮動作也會使媽媽體內分泌有助於放松的激素。許多工作繁忙的母親都反映,忙碌一天之後,喂奶能夠讓自己放松下來,勞累疲乏的感覺會隨之自然消失。哺乳同時又是一件讓媽媽們感到愉快的事情,母愛隨著乳汁輸送進寶寶的小嘴裡,寶寶的臉蛋變得光澤紅潤,媽媽的心裡也會升起難以比擬的自豪感。媽媽們通過哺喂母乳,更加細膩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更加深刻地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
7、最最重要的一點:哺乳幫助母親做一個好媽媽。
雖然母乳是寶寶重要的食品,並且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的侵襲,母乳喂養卻遠遠不止於一種喂養手段。母乳喂養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一位有經驗的媽媽說,“喂奶是學習當一個好媽媽的自學工具。”
首先,哺乳的母親在生理上迥異於不哺乳的母親。哺乳母親體內旺盛的荷爾蒙—泌乳素和催產素,激發她們產生更加強烈的母愛。已故的美國行為學教授耐爾斯~牛頓曾經深入研究催產素,並稱之為“母愛荷爾蒙”。他發現催產素的分泌是一種條件反射,哺乳的母親不僅在嬰兒直接吸吮乳頭時分泌催產素,而且在接觸到與哺乳有關的熟悉的景象、聲音和活動時,體內也會自動分泌催產素。
其次,哺乳時母子身體之間的親密接觸與交流,使得媽媽和寶寶在身心兩方面感到合二為一,在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母親對於愛撫和關懷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母子息息相關,相依為命。西爾斯醫生說,哺乳的母親對於寶寶需求的反應更加直覺,較少約束。寶寶饑餓和焦慮的信號在母親體內引起生理反應(泌乳),她感覺到一股馬上要抱起寶寶給他喂奶的沖動,這種及時的反應給母子二人帶來溫馨的感覺。母親通過喂奶,更加深刻細致地了解寶寶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養育自己孩子的訣竅。
盡管母乳喂養看上去是母親付出巨大的精力與時間,其實這些付出在哺乳的當時、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甚至在久遠的未來,母親都會得到難以估量的回報。
1、她們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經歷過下奶的困難;
2、看到她們“沒有”奶,孩子餓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來干預,給孩子直接喂奶粉;
3、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會出現喂奶後孩子哭鬧的情況,家人便說這是因為媽媽的奶“不夠”、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沒有吃飽,繼續給孩子添加奶粉;
4、有些嬰兒睡眠時間不長,一兩個小時就醒,有些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如其他嬰兒迅猛,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質量上,不僅家裡人,就連一些醫生都勸告媽媽不要繼續哺乳,改喂奶粉吧;
5、這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母乳後,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斷為母奶沒有吃飽,需要奶粉。如果母親不主張喂奶粉,家人會批評她是餓著寶寶了。迫於這樣的壓力,也因為沒有經驗,心裡沒有底兒,媽媽們屈從了,喂了奶粉,從而導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堅持母乳喂養,有時候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乳汁分泌不足,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來自外界的壓力。最大的干擾和壓力,來自於一些對於母乳喂養有很深的誤解的家人或者知識老化的醫生。
中國有老人幫助照看第三代的傳統,對於新生兒的看護,喂養是最重要的活動內容。但是如果母親選擇喂母乳,每一次的喂養僅僅需要嬰兒的母親參與,勢必將其他人排除在外。
有些老人會感到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慮,因而會抓住母乳喂養一開始都會產生的困難和問題,有意無意地將其誇大,試圖阻攔母親在哺喂母乳方面進行努力。她們往往明明知道母乳喂養的巨大好處,內心深處卻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因為這樣她們就能夠為孩子的喂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人的心情我們固然能夠理解,但是她們的行為卻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因為她們的地位和權威,新手媽媽們往往迫於壓力,不敢違抗,匆忙地添加奶粉,釀成惡果:孩子出現“乳頭錯覺”,偏向於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願意費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絕乳頭;吸吮頻率的降低,導致乳汁分泌量急劇下降,最後真的沒有奶了。
另外,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容易偏聽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觀念,比如一位媽媽告訴我,她不想給孩子加奶粉,家裡老人就指責她會把孩子“餓細了腸子”。這是一種毫無科學道理的說法,卻會產生足夠的壓力,讓媽媽屈服。老人的說三道四,會讓媽媽心裡產生焦慮,這種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導致媽媽的身體即使有豐盛的乳汁,卻不會分泌出來。越是擔心、著急、心虛的母親,乳汁分泌越有困難。
母乳最無辜,卻又最冤枉。人們對母乳的偏見十分深重,無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問題,人們首先要怪罪母乳。
孩子哭鬧、睡眠不良、煩躁不安、體重增長看似緩慢,等等、等等,人們第一要批評的,就是母乳。很多人說這樣的話往往不假思索:“是不是奶不夠、或者奶不好?斷了奶,吃奶粉吧!”
其實這樣的思維缺乏邏輯。吃奶粉的孩子也經常出現以上的問題,而且概率絕對不亞於吃母乳的孩子,為什麼人們不首先怪罪奶粉呢?為什麼沒有人說,“是不是奶粉不好?斷了奶粉,改吃母乳吧!”盡管很多人都明白,母乳大大優於奶粉。
母乳不是萬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萬事大吉了。嬰兒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細心觀察、耐心體察、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能夠什麼都一古腦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為孩子養育的一切承擔責任。
新手媽媽們要切記的是我說過無數次的一句話:孩子哭,或者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就是因為餓了。新生兒對於一切需求和不滿的表示,只有一哭。所以當孩子哭起來時,別急著下結論,認定是饑餓導致,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1、寶寶需要母親的懷抱,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
2、尿布髒了;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
3、穿的太多,感覺太熱;或者相反,感覺冷;
4、吃奶時肚子裡進了氣,感覺不舒服;
5、媽媽吃了某種孩子過敏的食物,比如芥藍、蔥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6、媽媽心情過於焦慮,導致孩子煩躁不安;
7、其他身體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適。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個事實是,母乳喂養的孩子,即使吃飽了母乳,還能夠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這並不表明他們仍然餓,而是新生兒的一種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靜了,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奶粉喂飽了。實際上孩子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所以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的卡路裡。最好的滿足,依然是媽媽的奶頭。
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時間長,有些短。母乳本來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國際母乳會的權威建議那些奶水不足的母親,無論孩子多大,都可以采用以下辦法:
1、象喂新生兒那樣頻繁哺喂,24小時之內喂12次以上;
2、如果有條件,安排幾天時間,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把孩子整天抱在懷裡,一有機會就喂奶;這樣堅持三天,肯定見效;
3、喂完一邊乳房,如果孩子哭鬧,不要急著給奶粉,而是換一邊繼續喂。一次喂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乳汁不會被吃干的,而是越吃越多;
4、如果已經混合喂養,逐漸減少奶粉次數,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喂奶粉,而是在確認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另外加一頓奶粉。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不期待著奶粉。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媽媽們要頂住壓力,相信自己,放松心情,保證乳汁順利分泌。 母乳喂養不會影響孩子皮膚 母乳喂養好處多 母乳是最好的嬰兒食品,沒有任何一種產品能像母乳那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母乳含有新生兒所需要的一切營養,比任何其他嬰兒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無論白天黑夜,母乳隨時隨地生產,不會受到污染,存儲在乳房裡,永遠新鮮無菌的,溫度適宜。哺乳時能增進母子感情的交流。母親的笑臉、愛撫、擁抱、逗引等能使嬰兒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這對嬰兒的心理發育至關重要。母乳喂養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有助於產後恢復。另外,母乳喂養能抑制排卵,起到避孕的作用,並可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
母乳的成分是最適合嬰兒的生長的。母乳的價值對孩子來說是任何其他食品所無法代替的。在寶寶生命初始的幾天,媽媽會奉獻上初乳,這看上去黃黃、稠稠的液體卻蘊含著無比的力量———豐富的抗體,讓新生的寶寶有足夠的力量抵御外來諸多疾病的侵擾。之後,初乳轉變為成熟乳汁,這裡面的各種營養物質配比非常合適,極易被寶寶吸收,且不會造成消化不良。更重要的是母乳中還含有豐富的dha,對促進寶寶的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不會,皮膚黑是基因決定的與吃奶沒關系的 不會影響. 孕期7.8.9月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不可母乳喂養.明確告訴你:不能! 乳汁中有乙肝病毒!!肝炎產婦能給嬰兒喂奶嗎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營養食品和飲料,含有嬰兒4-6月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要素,並適合嬰兒腸胃的消化和吸收。
那麼,肝炎產婦能否與新生兒母嬰同室,能否給嬰兒喂奶,這是一個眾多肝炎產婦較為關心的問題。南京市第二醫院專家們認為:
一、能否母嬰同室,取決於母親會不會傳染新生兒。 如母親恰在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急性發作期是不能與新生兒母嬰同室的,因為她無力照顧嬰兒,而且疲勞及睡眠不佳會影響其康復。但肝炎恢復期或肝炎病毒攜帶的產婦一般可以實行母嬰同室。以常見的乙肝為例,母乳喂養與人工喂養兒的乙肝感染率無顯著差別,所以可以母嬰同室,甲肝與戊肝病毒感染的母親證明不會傳染新生兒;目前也無因母嬰同室傳染丙肝的報告。不過,母親與新生兒要分床。
二、能否母乳喂養,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孕婦感染甲肝病毒後體內很快產生甲肝抗體,至今沒有發現在甲肝產婦乳汁中有甲肝病毒出現;我國新疆戊肝流行時,戊肝母親的乳汁喂養嬰幼兒均未見感染發病,說明戊肝病毒不經母乳傳播;乙肝產婦在乳汁中能檢出hbsag,但未見有在乳汁中檢出hbvdna的報告,故其乳汁是否有傳染性尚不能定論,只要母親乳頭不破潰出血,母乳喂養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親應用肥皂流水洗淨雙手,以減少接觸傳播的機會;絕大多數研究結果表明,丙肝產婦和丙肝抗體陽性產婦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給嬰兒喂奶,但如果乳頭有破潰出血,則應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