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產婦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產婦不可口對口給孩子喂食,並要注意消毒隔離。
南京市二院一項研究表明乙肝產婦可母乳喂養
乙肝產婦能否哺乳是一個長期以來困擾著醫學界的問題。南京市第二醫院從1995年起,即進行阻斷乙肝產婦哺乳傳播性方法研究。研究證明,應鼓勵乙肝產婦母乳喂養。
該院課題組建議乙肝病毒攜帶的妊娠婦女應在妊娠晚期多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用於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含量,同時減輕了其新生兒子宮內感染率。對其新生嬰兒在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基因乙肝疫苗聯合免疫的條件下鼓勵母乳喂養。該研究使乙肝病毒攜帶產婦在科學指導下安全哺乳,克服了人工喂養可能對母嬰雙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該研究日前已通過南京市衛生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研究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旭東為立學明)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百度知道》乙型肝炎,傳播途徑:母嬰傳播為傳染本病的主要途徑:宮內傳播、分娩期傳播及產後傳播。 媽媽在乙型肝炎急性期應停止母乳喂養,但對慢性乙肝及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母乳喂養,專家意見不一致。多數研究發現母乳喂養並不增加嬰兒乙肝感染率,推測其原因可能是:盡管乙肝病毒攜帶者乳汁中可能有乙肝病毒,但其水平很低,含量遠遠低於血液中的濃度,病毒量越低越易被機體清除。因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攜帶者可以母乳喂養.
乙肝病毒攜帶者能母乳喂養嗎? 患乙型肝炎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母親能否采用母乳喂養小孩,主要取決於母親會不會將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目前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母親乳汁中病毒的含量遠沒有血液中多,加上乙肝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血液,所以新生兒出生後打了乙肝疫苗後就可以母乳喂養了。另一種觀點認為,為了減少傳播機會,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最好不用母乳喂養。 一般認為以下情況不適宜母乳喂養:母乳能檢測到乙肝病毒。母乳能否檢測到乙肝病毒,是判斷乳汁是否有傳染性最為客觀的指標,如果hbv-dna陽性,提示體內存在乙肝病毒,傳染性強。hbv-dna陽性或大三陽的母親,特別是肝功能異常者,表示病毒正處於活動期,母乳的傳染性大。 由於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如果嬰兒口腔、咽喉、食道、胃腸黏膜等處有破損、潰瘍,母乳中的乙肝病毒就會由此進入血液循環,並可能誘發乙肝病毒感染。再有,母親乳頭破裂者也應暫時停止母乳喂養。 母親屬於乙肝病毒攜帶者,並經乙肝病毒基因檢測為陰性,如果嬰幼兒表面抗體陰性,表示缺乏保護性抗體,應及時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待保護性抗體產生後才可母乳喂養。
喂奶是否可以讓嬰兒感染呢?目前國內學者對此問題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母親乳汁中雖有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數量遠沒有血液中高,且乙肝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感染,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打了第一針疫苗就可以喂奶。但母親喂奶前應用肥皂流水洗淨雙手,有乳頭破裂的應暫時停止喂奶,不可口對口給孩子喂食,以減少傳播的機會。另一部分學者認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以不給孩子喂奶為保險。<br/>附件:<ahref="/browse/download.php?path=/03/08/44/1079030844.6810627.doc&filename=“乙肝媽媽”能否生育.doc"target="_blank">“乙肝媽媽”能否生育.doc</a>你是還沒有懷孕呢,還是已經懷孕了。如果還沒懷孕,那一定要做孕前阻斷治療後才能懷孕,否則可能會傳染給孩子的,天津市傳染病醫院做這項治療,成功率很高。最好不要母乳喂養,如果母乳喂養,每星期要化驗一次乳汁,一旦不合格就得換奶粉,孩子就多受一回罪。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