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斷奶母親奶痛怎麼辦 回奶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及人工回奶兩種。一般來講,因哺乳時間已達10個月至1年而正常斷奶者,常可使用自然回奶方法;而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時間尚不足10個月時斷奶者,則多采用人工回奶方法。另外,正常斷奶時,如果奶水過多,自然回奶效果不好時,亦可使用人工回奶方法。
(1)自然回奶,即前面介紹過的逐漸減少喂奶次數,縮短喂奶時間,同時應注意少進湯汁及下奶的食物,使乳汁分泌逐漸減少以致全無。
(2)人工回奶,即用各種回奶藥物使乳汁分泌減少的方法。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雌激素類藥物,如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mg,每日3次,連服3~5天;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2次,連續注射3~5日。口服或外用中藥類回奶藥亦可有較好效果,如炒麥芽120g,加水煎湯,分3次溫服;或食豆漿1碗,加少許白砂糖;或先將乳汁吸出,用皮硝50~60g,置於紗布袋中,外敷於乳房,潮解後需及時更換,每日3~4次。 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斷奶,一開始每天減少一次喂母奶,改喂配方奶粉,過兩三天再減少一次母奶……晚上的一頓最後再斷。這樣慢慢來寶寶不會一下子感到不適應,媽媽也不會因為一下子不喂奶而感到漲痛。用這樣的方法一般一到兩個星期就可以把奶完全斷掉了。 如奶脹可用吸奶器吸光,下次奶脹再吸光,隨著寶寶吃奶次數減少,浮汁分泌會逐漸減少。也可作熱敷、按摩。 斷奶回奶方法有自然回奶法、藥物回奶、飲食回奶。 食用能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例如:麥芽水、韭菜、人參等。 麥芽粥:此粥有回乳作用。 原料:粳米150克,生麥芽、炒麥芽各50克,紅糖適量。 制作:1、將麥芽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 2、鍋置火上,放入藥汁、粳米煮粥,等粥熟時,加入紅糖攪拌溶化 回奶時如果奶水多可以用山楂和炒麥芽來煮水喝,就像喝水一樣,每天喝五六次,喝三四天,奶量減少後,然後將乳房徹底清空一次,再將奶水憋回去(因為將疙瘩清除後,乳腺也達到了通暢)這樣奶水很容易就會回去的,也不會痛苦,並且回奶會很徹底的如果在回奶過程中感覺很漲的時候可以擠出少量的奶水,到感覺不是很漲為止,不要全部將奶水排空,如果排空的話就會又有奶水分泌下來的,會影響回奶的. 斷奶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因為夏天小兒消化能力差,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而冬天氣候又太冷,嬰兒會因為斷奶而睡眠不安,從而容易感冒等。 (1)循序漸進,自然過渡。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取決於很多因素,每個媽媽和寶寶對斷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選擇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快速斷奶:如果你已經作好了充分的准備,你和寶寶也都可以適應,斷奶的時機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給寶寶斷掉母乳。特別是加上客觀因素,如果媽媽一定要出差一段時間,那麼很可能幾天就完全斷奶了。如果媽媽上班後不再吸奶,那麼白天的奶也很快就會斷掉。
逐漸斷奶: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可能會讓寶寶不適,如果你非常重視哺乳,又天天和寶寶在一起,突然斷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從每天喂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等媽媽和寶寶都適應後,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2)少吃母乳,多吃牛奶。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鮮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鼓勵寶寶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媽媽不該拒絕他。
(3)斷掉臨睡前和夜裡的奶。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半夜裡吃奶和晚上睡覺前吃奶的習慣。寶寶白天活動量很大,不喂奶還比較容易。最難斷掉的,恐怕就是臨睡前和半夜裡的喂奶了,可以先斷掉夜裡的奶,再斷臨睡前的奶。這時候 ,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積極配合,寶寶睡覺時,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寶寶睡覺,媽媽避開一會兒。寶寶見不到媽媽,剛開始肯定要哭鬧一番,但是沒有了想頭,稍微哄一哄也就睡前了。斷奶剛開始會折騰幾天,直到寶寶一次比一次鬧的程度輕,直到有一天,寶寶睡覺前沒怎麼鬧就乖乖躺下睡了,半夜裡也不醒了,好了,恭喜你,斷奶初戰告捷。
(4)減少對媽媽的依賴,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視。斷奶前,要有意識地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剛斷奶的一段時間裡,寶寶會對媽媽比較粘,這個時候,爸爸可以多陪寶寶玩一玩。剛開始寶寶可能會不滿,後來就習以為常了。讓寶寶明白爸爸一樣會照顧他,而媽媽也一定會回來的。對爸爸的信任,會使寶寶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5)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斷奶前後,媽媽因為心理上的內疚,容易對寶寶縱容,要抱就抱,要啥給啥,不管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但要知道越縱容,寶寶的脾氣越大。在斷奶前後,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是必要的,但是對於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不能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這時,需要爸爸的理智對媽媽的情感感起一點平衡作用,當寶寶大哭大鬧時,由爸爸出面來協調,寶寶比較容易聽從。
注意:斷奶期間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斷奶方式不當造成的,可不是寶寶的過錯。斷奶期間依然要讓寶寶學習用杯子喝水和飲果汁,學習自己用小勺吃東西,這能鍛煉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濟母奶放在奶瓶裡逐漸適應會好的什麼意思哦,你的意思是說你的孩子不吃奶粉是不是哦?而要吃母乳是不是/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產品,可能你的孩子不喜歡這種的奶粉!斷奶也得慢慢來,一天天減少喂母乳的次數,以奶粉代替,如果不喝奶粉就讓他餓一餓,餓了自然會吃點的,堅持幾天就好了.如果媽媽心太軟那就很難喽.8個月的寶寶怎樣斷奶
母乳雖然好,但對於漸漸長大的寶寶來說,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小兒營養所需,斷奶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給寶寶斷奶好呢?斷奶有哪些好的方法?
有的母親認為嬰兒斷奶很簡單,只要幾天不給嬰兒吃母乳就可以了。於是使用各種手段,例如挑選一個假日,母親回娘家,嬰兒由爸爸帶,又哭又鬧熬過兩三天,把奶斷掉。有的母親在乳房上塗黑藥膏、甚至抹一些辣椒粉,嬰兒嗅其味、視其色,害怕得不敢再吃。
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極不科學的斷奶方法。因為對孩子來說,由於沒有一個適應過程,很難接受其他食物;或者勉強接受了,但孩子胃口極差,弄不好會出現腹瀉,形體日見消瘦,出現營養不良(民間稱為奶痨),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另外,這些斷奶方法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發展,對出生後一直依戀母親的孩子來說,短短幾天的分離,就可能讓他們產生焦慮情緒。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斷奶呢?首先母親要理解斷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斷奶的准備其實從添加輔食就開始了,經過幾個月,慢慢讓孩子從吃流質轉變到吃固體的混合飲食,不僅食物改變了,吃的方式也改變了,從吮吸乳汁轉為自己用牙咬切、咀嚼後才吞咽下去。通過吮吸媽媽乳頭進食轉為用杯、碗喝,用小勺送入口中,從媽媽一個人喂哺轉為爸爸、奶奶都可喂食,凡此種種,孩子不但要生理上能適應,心理上也要適應。
一般來說,從寶寶四五個月起,家長應該適當給孩子喂一些蛋黃、菜泥等易消化的輔食;等到孩子六到八個月時,每天可以先減去一次母乳,以輔食替代。以後繼續減少母乳次數,至1歲左右就可以斷母乳了,最遲2歲就應完全斷母乳。但仍需每天給1~2次牛奶。
而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少量逐漸增量。食物須從稀到稠,從細到粗,一種食物適應後再加第二種食物。如你的孩子已能吃粥和面,糧食要成為以後重要的主食,粥、面可以越來越稠,孩子長到11個月時,家長就可試喂軟飯、饅頭、包子、面包等食物,讓他習慣固體食物,同樣體積可獲得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同時還要喂一定量的牛奶或奶粉,小兒能繼續從中攝入較優良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牛奶不僅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記住斷乳只是指斷去母乳,不是指一切乳制品,3歲以前的孩子魚肉等動物蛋白質吃不多,乳汁還是重要的食物。斷母乳前要讓孩子習慣喝牛奶,至少每天2~3杯(約500毫升)以代替母乳,先以飯、面乳代替1~2次母乳,慢慢增至3~4次,這樣哺母乳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後可以很自然地完全斷去。
另外,在孩子斷奶時,對寶寶的心理安慰也是很重要的,開始時斷奶孩子會有些急躁、不適應等反應,這時,作為媽媽要給他更多的愛撫,除了親自喂他吃飯菜,還要多陪伴他,讓他感到雖然吃不到母乳了,媽媽還是在他身邊關心照顧他、保護他。
嬰兒在斷奶時,如果稍不注意,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常見的有:
1.不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拒絕嘗試新食物,無論粥或面都只吃幾口,菜和肉更是咽不下,要吐出來。每天進食量越來越少,由於營養不夠,逐漸消瘦,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中醫所說的奶痨就是指斷奶時母乳漸漸減少而小兒又不肯吃其他食物,以致逐漸消瘦,形似生結核病(痨病)者。
2.養成偏食、挑食壞習慣,食物營養不平衡可引起某些營養素缺乏。如小兒斷奶前只習慣吃牛奶,其他食品都不肯吃,家長只能多喂牛奶,以維持他的營養需要,有的孩子1歲斷母乳後只吃幾口粥飯,少量魚肉湯,一天仍要喝1000毫升以上牛奶,造成營養不平衡,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牛奶含鐵量很少,不吃肉、蛋、菜就會發生鐵缺乏。有的孩子只習慣吃糖粥,不吃其他食物,碳水化合物多了,缺乏蛋白質,孩子長得不結實,容易生病,也易缺鈣發生佝偻病,挑食偏食都是家庭養育不恰當養成的。
3.易發生母子分離焦慮,斷奶不順利,越來越依戀母親,母乳已很少,還要吊牢母親哺乳,母親一走開就緊張焦慮,到處找媽,情緒低落,終日不開心,也害怕與別人交往,對小兒的身心發育都有損害。
為防止斷奶時出現上述問題,必須重視按時添加輔食,訓練孩子接受各種食物,為斷奶作准備。如斷奶後發生不愛吃其他食物的情況,還得耐心地從頭訓練起,讓孩子有機會嘗試不同食物,自己參與進食,提高興趣,為小兒專門制備有吸引力、口味美好、營養平衡、細軟爛的食物,使他容易接受。吃飯不能勉強硬塞,要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下專心進食。在小兒不習慣接受固體食物時,可先讓他習慣喝牛奶、豆漿,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再逐步訓練吃魚、肉菜。
祝寶貝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