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一部精密的儀器,各系統、各部分都應保持相對平衡,體表汗液的蒸發也是如此。若把電風扇對著孩子長時間地吹,被風吹到體表部位,汗液蒸發得很快,而風吹不到的部位,汗液卻蒸發得很慢,這樣便使體表汗液排洩失調。出汗不是一件小事,它對維持血液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嬰幼兒的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處於相對不平衡狀態,對冷熱刺激的調節能力均差。如果對著孩子不斷地吹電風扇,會使孩子體溫下降,再加上汗液排洩不均衡,就很容易引起疾病。輕則引起鼻塞、流涕、上呼吸道感染、腹痛、腹瀉等病症,嚴重的可發生高熱、口歪眼斜等疾患。 那麼,怎樣科學地使用電風扇呢?首先電風扇不能離孩子太近,也不能直接對著孩子吹,應在室內選擇適當的地方放置電風扇,使空氣流通,造成一個類似自然風的環境,以達到促進人體散熱的目的。其次,使用電風扇時間不宜過長,風量也不要過大,而且盡量讓電風扇搖頭旋轉,使風源不完全固定在某一點,形似一陣陣涼風。當小兒尿便弄濕衣服或出汗多時,應先將汗擦干,更換衣服後,再開電扇,否則小兒容易感冒。感冒了,更不宜吹電扇,否則會加重病情。另外,小兒要穿衣褲,至少胸腹部上也要圍一個兜肚,決不能讓小兒赤身裸體吹電風扇。
小兒為什麼也要堅持午睡呢? 夏季天氣炎熱,夜短晝長,這樣使夜間睡眠時間相對減少,為此,需要有一定時間的午睡來補足。特別是小兒,由於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更易於疲勞,更需要午睡來休息,以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部分。 另外,天氣炎熱,人體主要靠皮膚的汗液蒸發散熱,這樣血液大量集中在皮膚,從而導致體內各個器官血液減少,當然大腦組織也不例外;當大腦組織供血減少時,會使人精神不振,易於睡眠。 再有,由於天氣炎熱,要多喝水,這樣會沖淡胃液,使消化不好,也就是說,食欲減退,如果不午睡,小兒就會不僅吃不好,而且睡不好,長期下去會影響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影響智能。還有,冬季也要堅持午睡,因為吃完中午飯後,胃要進行消化吸收,需要血液,這樣也促使大腦血液減少,易於疲勞。只有通過午睡,才能消除疲勞,使之下午精力充沛,有益小兒身心健康。 午睡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小兒年齡大小而定,年齡越小,午睡時間越長,隨著年齡增長而午睡時間逐漸縮短。 總之,堅持午睡有益小兒身心健康。
小兒睡眠時用口呼吸有哪些害處,如何糾正? 當患者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彎曲、副鼻窦炎等疾病時,呼吸道會部分或全部不通暢,患者就只得改用口來呼吸,也有不少兒童是自我養成的用口呼吸的不良習慣。 長期用口呼吸會影響面部的正常發育,呈現特殊面容,表現為張口呼吸,鼻翼萎縮,嘴唇肥厚,鼻唇溝變淺,上唇卷曲,牙列擁擠,腭蓋高拱,上前牙前突等,影響面部美觀。同時,由於牙弓的改變造成咀嚼肌張力不足,咀嚼功能可下降,經常用口呼吸還可使口腔粘膜干燥易裂,甚至影響到肺泡組織。若睡眠時張口呼吸,危害更大。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分泌物增多,但咳嗽反射不敏感,不易及時地排出氣管分泌物,使其對病菌的抵抗力減弱,加之經口呼吸時,空氣沒有經鼻腔過濾而由口腔直接被吸入肺部,容易誘發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家長須及時糾正兒童用口呼吸。 首先要檢查鼻腔疾病。若無鼻腔阻塞,只是由於兒童自我養成用口呼吸的習慣。白天,家人應對兒童講明用口呼吸的壞處,鼓勵和監督幼兒用鼻呼吸。晚上,當孩子睡覺時,給他戴上一個三層紗布的小口罩,但鼻孔要留在外邊,迫使其改用鼻腔呼吸。 對有鼻腔疾病者,應積極的治療,盡量使鼻腔通暢,再使用上述“戴口罩法”糾正之。對已形成嚴重牙颌畸形的兒童,則應到醫院矯治。
哪些因素影響小兒睡眠? 影響小兒睡眠常見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習慣,睡眠時間無一定規律或睡前由人抱著走動、搖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受驚嚇、太熱、太悶,蚊蟲咬或尿布潮濕等。 (3)小兒對夢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懼心理而影響睡眠。 (4)小兒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蛲蟲病,每晚蛲蟲爬出肛門造成瘙癢,影響入睡。 (5)饑飽不適,被褥過暖,過厚,使小兒身體產熱難以散發,或蓋被過少,使小兒受涼。 (6)大一點的小兒睡眠不好,常與生活習慣改變和情緒的變化有關。例如睡眠場所的變化,或睡前聽了怪誕的故事或看了驚險的電影,以致情緒久久安定不下來。 (7)各種疾病,也會影響睡眠。
幼兒在睡覺中可能發生哪些意外? 喜慶的婚禮拉開了新生活的序幕,度過如膠似漆的蜜月之後,小倆口便開始了溫馨的生活。終於有一天嬌妻走上了“十月懷胎”,等待“一朝分娩”的旅程。然則,當天天盼望的小寶寶降臨人世後,有些年輕的父母由於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造成了一個個令人痛心的悲劇,使一個個小生命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間。而有些悲劇是在小兒睡眠過程中發生的,應引以為戒。 年輕善良的媽媽喜歡同小寶寶同睡一床,有的則是一家三口同床而眠,認為這樣有利於護理孩子,可以及時給孩子吃母乳、換尿布。其實父母與小兒同床而眠有許多不利之處,如父母在睡眠時呼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身邊的小寶寶吸入了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氣,幼兒腦細胞對氧氣不足十分敏感,常導致幼兒煩躁不安。再者,忙累一天的父母在睡眠時,會不自覺轉換睡眠姿勢,若將肢體壓在幼兒的頭面部,小兒既無法翻身、又不能哭叫,極易導致窒息死亡。我們曾遇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女工,有一個10個月女嬰。在一個深冬夜晚,勞累了一天的她陪伴著孩子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當她一睡醒來欲給孩子喂奶時,發現小寶寶已經死亡。後經屍體解剖證實系窒息而死。原來這是由於疲憊不堪的媽媽在熟睡中將胳膊壓在了幼兒的口鼻部,而過度疲乏又使她無法感知幼兒拼命的掙扎,從而導致幼兒的死亡。 另外,有些母親喜歡躺著給小兒喂奶,尤其是夜間喂奶時,她們感到既省力又舒服,其實這種哺乳的姿勢有時會給小兒帶來危險。因為哺乳期的婦女普遍感到較疲乏,晚間躺著給孩子喂奶時自己很容易入睡。當小兒吮足乳汁,含著乳頭甜甜入睡後,其鼻孔就很可能被乳房堵住而造成窒息死亡。我的鄰居小張,有一個8個月男嬰,一天晚上在哺乳時,媽媽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兒子卻含著乳頭離開了人世。 小兒獨睡一床,也應防止意外。有的床沒有欄柵或欄柵不夠高,睡前孩子在床上玩耍時不慎跌下易於傷及頭部,有的則把腳不慎伸入床圍的欄柵中,導致腳外傷。有些父母為了防止小兒墜床,在小床邊拉上繩子、衣服、毛巾等。豈不知,小兒在玩耍這些繩子、衣服等時,有被纏繞頸項或堵塞口、鼻孔而致死亡的危險。如有一個周歲半胖男孩,因曾經幾次從床上跌下,其母便在小床邊拉上了一根尼龍繩,以防止胖小子再次跌下。半月後的一個晚上,當母親回臥室去看早已睡下的孩子時,發現孩子身體俯臥著,頸部正好卡在尼龍繩上,已經死亡。經法醫鑒定,屬意外缢死。針對上述情況,應給小兒選擇四邊有欄柵的小床,欄柵之間寬度以3~5厘米為宜,高度應達小兒肩部,以防小兒站立時從床內跌出。 幼兒在睡眠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遠不止以上講的這幾點,每位孩子的家長應周密細致地考慮和安排好孩子的睡眠設施與環境,以防不虞。
睡覺前給小兒加餐好嗎?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得過於瘦小或食欲不振時,心裡就會非常著急,總是要想方設法的多讓孩子吃點東西,但是有時急不擇法,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有的家長聽別人說睡覺前給孩子再加一頓飯,就能使孩子長得胖,長得高,於是就仿效此法,結果反而打亂了小兒的全部生活規律,妨礙了小兒的睡眠,使孩子的身體發育受到影響。許多家長可能還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其實很簡單。 睡眠能夠滿足孩子生理上的需要,同時和孩子的智力發育密切相關。因而,充足的睡眠是使小兒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臨睡前,人的腦神經處於疲勞狀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減少,這時吃東西,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刺激消化液分泌,從而打亂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使胃不停地蠕動,加上小兒消化系統的發育還很不完善,所以常常感到肚子脹,“撐”得難受,使孩子睡覺時不踏實,而影響睡眠質量。 滿一周歲的小兒,大都已經開始斷奶了,家長在保證滿足小兒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外,特別要注意做到飲食有規律。這個年齡的小兒適合一日三餐兩點(早、中、晚三餐,上、下午兩次點心),除此以外,不要隨意給小兒增減食物,以保證小兒養成飲食有規律的好習慣。
怎樣觀察小兒的睡眠? 不同月齡的小兒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一樣,下面介紹一下不同月齡小兒應睡眠時間及如何觀察小兒睡眠。 (1)新生兒:一晝夜要有20小時為睡眠時間,睡眠時要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2)2~3個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約18小時,觀察同上。 (3)4~6個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約需2小時,共約6小時,觀察同上。 (4)7~12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時左右,共約4小時,觀察同上。 (5)13~18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約1.5~2小時,共約3~4小時,觀察同上。 (6)19~24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7)25~30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還需看安靜入睡否及醒後經成人提醒能否安靜躺著,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8)31~36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睡,醒後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9)4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觀察內容同上,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通過仔細地觀察嬰幼兒睡眠狀態,可以了解嬰幼兒身體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嬰幼兒的睡眠是入睡後安靜,呼吸輕而勻,頭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時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現下列睡眠異常現象,則往往是病患潛伏或發病的征兆: (1)睡眠不實,時而哭鬧亂動,睡眠不沉。 (2)全身皮膚干燥發燙,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超過正常次數。 (3)入睡後不安寧,頭部多汗(濕了枕頭),時常哭鬧不安,搖頭抓耳,睡眠易醒。睡後時有出現痛苦難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這些嬰兒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並給予治療。 有些小兒睡眠的異常現象是由於白天興奮過度或飲食過量所致。有的異常如突然滾動或哭鬧,則是排尿的表示。對這些現象可有針對性地處理。每個小孩有其獨自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表現,應該視具體情況而靈活處理。
為什麼孩子睡得好才能長得快呢? 在實際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睡得好的孩子多數長得就比較快,而那些長得瘦小的孩子,除去吃飯不好外,多數睡覺也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平時人們常常會說:“孩子是在睡覺的時候長個子”。這話很有道理。原來孩子是在睡覺的時候才分泌多量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顧名思義是與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的一種激素,由腦垂體的生長素細胞所分泌,該激素對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參與機體內糖、脂肪的代謝,但最主要的是促進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核酸是合成蛋白質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種物質。蛋白質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來講極為重要。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蛋白質,學習記憶的基礎物質也是蛋白質,機體各種代謝所需的酶也是蛋白質。總之,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如果孩子睡眠不好,不能分泌出足量的生長激素,他的蛋白質合成就會受到影響,當然也就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為了使孩子長得更好、更快,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安排好睡眠。
如何安排幼兒白天睡覺? 寶寶長到1周歲以後,會對周圍的環境興趣增加,學說話,還會做許多簡單地動作,如“再見”、“謝謝”等,確實討人喜歡。但隨著一天天長大,寶寶越來越貪玩,白天難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讓奶奶抱著、拍著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生後1個月的小兒除吃奶外,其余時間都是睡眠,隨著小兒月齡的增長,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