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十二周了胎位還是臀位怎麼辦正文

三十二周了胎位還是臀位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懷孕三十周時檢查胎位是臀位,回來跪了兩個星期,然後再去檢查還是沒正,我擔心到時生的時候還是臀位會不會就刨腹產啊
 
1:臀位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30周以前,臀位較多見,此後多數能自然轉成頭位。
妊娠32周以前,臨床上對胎位正與不正一般不加干預。
你現在32周還是臀位,可以采用膝胸臥位糾正法。
2:臍帶繞頸要時刻關注臍帶的松緊(可以用超聲),過緊阻礙血液流通(但很少見),會影響大腦發育;其次向婦產醫生咨詢,可以調整胎兒位置,減弱越纏越緊的趨勢;如果臨產時還是繞頸,最好還是采納醫生的建議(剖腹產),以免在順產時由於拉伸和擠壓造成的新生兒窒息。
3:不過以我的經驗看,孕周尚早,胎兒還有自己繞出的可能。
 
胎位靠前是屬於胎位於正,請你仔細看完下面的內容也許對你就明白了。

什麼是胎位不正

所謂胎位,通俗地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於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我們知道,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不過,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就屬於胎位不正了。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腳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橫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於在孕婦本來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難產。以臀位為例,容易導致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從而會危及胎兒的安全。再如橫位,由於分娩時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兒宮內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太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所以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後必須詳查胎兒與准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矯正的方式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都可以發現。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可采取以下措施解決: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臥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鐘,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2.用艾卷炙兩小腳趾外側的至,每日1次,每次l~20分鐘,連續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3.如果以上兩種辦法都不見效,可考慮從外部進行倒轉,讓胎兒來個180度的翻轉,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具體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後,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裡,再把臀部推上去。當然做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只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4.驗方自療法

a.車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無效改用它法。

b.蘇葉、黃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c.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d.飲水療法,適用於胎周較小的胎兒。方法是:每小時飲1碗水,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再做檢查,看胎位是否糾正。

自療注意事項

a.患婦不宜久坐久臥,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

c.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蛳、蛏子、山芋、豆類、奶類等。



<br/>附件:<ahref="/browse/download.php?path=/03/03/15/1253030315.6247982.doc&filename=胎位靠前是屬於胎位於正,請你仔細看完下面的內容也許對你就明白了.doc"target="_blank">胎位靠前是屬於胎位於正,請你仔細看完下面的內容也許對你就明白了.doc</a>現在來說影響不大,還要以後的發展,要經常運動,多散步。胎位不正也是經常出現的情況,不用太擔心,但是必須按時做孕期檢查。這樣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還是聽醫生的意見為主,千萬別自做主張哦!醫生說的是不是胎盤前置?胎位靠前的說法很籠統不應該是專業醫生的專業術語。樓上已把胎位不正講的很清楚了,通常胎位不正醫院會采取剖腹產很安全你不用擔心。另外千萬不要做什麼操以免引起早產。順其自然,胎兒有可能在最後幾周順利入盆,按時產檢,不要擔心,不要試用各種聽說的方法,祝順利。醫生可能說的是胎盤前置.如果是這樣,你就要如樓上所說的小心活動了.盡量聽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
以下是有關胎盤前置的資料
胎盤是胎兒吸收營養、代謝廢物的交通樞紐,如果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將會威脅到胎兒生存和健康。

胎盤附著在子宮壁上,通過臍帶和胎兒相連,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唯一能量庫。胎兒可以通過胎盤從媽媽那裡得到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和氧氣,並且通過胎盤排出代謝所產生的廢物。

下面是妊娠中與胎盤有關的異常情況,遇到相同的問題,准媽媽不要過於擔心,只要發現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寶寶和你都會安然無恙。

前置胎盤

名詞解釋:前置胎盤

正常情況下,胎盤應附著在子宮的前、後及側壁上。但是在某種情況下,胎盤像小帽子那樣附著在子宮頸內口的上方,恰好戴在胎兒的頭上或臀部,這種情況稱為前置胎盤。

根據前置胎盤的位置,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子宮頸內口全部被胎盤組織所遮蓋,稱為完全性(或中央性)前置胎盤;若子宮頸內口僅一部分被胎盤遮蓋,稱為部分性前置胎盤;若胎盤下緣恰恰在子宮頸內口邊緣處,稱為邊緣性(或低位性)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的危險信號

妊娠7個月以後,陰道發生無痛性反復出血,或在分娩時毫不預警地出血,並無任何先兆和疼痛感覺。

造成前置胎盤的原因

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子宮內膜有病變。如炎症、斑痕,或因為產褥感染、多產、多次刮宮、剖宮產等因素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症或損傷,使子宮蛻膜血管生長不全,當受精卵植入時,血液供應不足,只好伸展到子宮下段,造成胎盤前置。二是胎盤面積過大。如多胎妊娠或有副胎盤延伸到子宮下段而發生胎盤前置。三是孕卵滋養葉發育遲緩。孕卵進入子宮腔後,不能很快植入子宮內膜,向下滑移而植入在子宮口附近,在此處生長發育而形成胎盤前置。如何預防和發現前置胎盤

如果妊娠期間有流血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采用b型超聲波診斷是最有效的確診手段,它可將胎盤的位置、性質、胎兒的狀況一目了然地顯示在熒光屏上,協助醫生及時診斷和處理。所以孕婦要防止前置胎盤地發生,就應著重注意兩點:一是定期產前檢查,通過b超判斷胎盤位置;二是盡可能少做刮宮術,減少子宮內膜創傷,盡量減少前置胎盤的發生。

一般來說,前置胎盤不會直接影響胎兒發育,也不一定會直接威脅胎兒的生命,如果出血程度輕微,只要出血止住了,可以繼續妊娠,也可以平安從陰道分娩。如果出血很多,就不得不及時終止妊娠,可以一邊輸血,一邊做剖宮產,使母子化險為夷。

可我生寶寶時有個產婦也是前置胎盤,她也順利生了個男孩兒,所以,不要擔心,一定要和醫生多溝通,聽醫囑是指胎盤附著在子宮前壁,胎兒的位置不一定,會轉動。不要太擔心。胎位靠前,你要再問問醫生搞清楚是光胎位靠前還是胎盤靠前,因為光是胎位靠前的話,問題不是很大的,因為胎兒在子宮裡的位置總是不穩定的,但是要是胎盤靠前就得注意了,這屬於胎位不正了,不能順生,要剖腹產的.但關鍵是看現在你太太懷孕多少周了,如果在20多周,還是可以長上去的如果現在已經27周了,那就要注意了不要做體力活,少運動盡量左側臥休息,因為胎盤前置容易引起大出血,但是還是可以長上去的.我是在22周的時候查出胎盤靠前的,後來27的時候有去查了,醫生說那時好多了但還是靠前1-2厘米,再後來32周的時候去檢查,醫生說已經長上來了,現在已經快36周了,都挺好的.要堅持產檢查,祝你太太也順利!
 
什麼是胎位不正

所謂胎位,通俗地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於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我們知道,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不過,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就屬於胎位不正了。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腳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橫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於在孕婦本來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難產。以臀位為例,容易導致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從而會危及胎兒的安全。再如橫位,由於分娩時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兒宮內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太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所以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後必須詳查胎兒與准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矯正的方式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都可以發現。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可采取以下措施解決: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臥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鐘,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2.用艾卷炙兩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每日1次,每次l~20分鐘,連續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3.如果以上兩種辦法都不見效,可考慮從外部進行倒轉,讓胎兒來個180度的翻轉,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具體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後,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裡,再把臀部推上去。當然做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只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4.驗方自療法

a.車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無效改用它法。

b.蘇葉、黃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c.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d.飲水療法,適用於胎周較小的胎兒。方法是:每小時飲1碗水,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再做檢查,看胎位是否糾正。

自療注意事項

a.患婦不宜久坐久臥,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

c.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蛳、蛏子、山芋、豆類、奶類等。

d.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准媽媽的是,上述

[1] [2] 下一页

兒童高熱驚厥怎麽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