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屬於多動症正文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屬於多動症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擾他人學習、工作。
12.別人對他說話,他往往沒有聽進去。
13.學習時的必需物品,如書本、作業本、鉛筆等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
14.往往不顧可能發生的後果參加危險活動,例如,不加觀察便跑到馬路當中。
15.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易走神,學習困難,成績差,缺乏時間觀念。
16.活動過多:難以靜坐,愛跳愛跑,興奮多話,小動作多,不能自制,愛管閒事。
17.沖動任性:惹事生非,不顧後果,隨心所欲,缺乏思考,不聽勸告,難以管教,行為異常。
18.情緒不穩:心神不定,情感脆弱,性情急躁,易發脾氣!
19.多動症兒童成年後,反社會人格和犯罪行為風險是正常兒童的5-10倍
1989年,我國中華神經精神學會通過的《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准》(第二版)中,對注意缺乏多動障礙確定了以下診斷標准。起病於學齡前期,病程至少持續6個月,具備下列行為中的4項的診斷為注意缺乏多動障礙兒童。
1.需要其靜坐的場合下難以靜坐,常常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沖動。
3.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4.做事常有始無終。
5.注意難以保持集中,常易轉移。
6.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產生情緒反應。
7.經常多話,好插話或喧鬧。
8.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
9.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
10.動作笨拙,精巧動作較差。
排除標准為:不是由於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病、焦慮狀態、品行障礙或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
[編輯本段]【兒童多動症的病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因此,多動症兒童首先必須考慮藥物治療。非母乳喂養的兒童,父母尤其應該注意這一原因。
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母親孕期患高血壓、甲狀腺肥大、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兒童出生後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或外傷。這樣的兒童易患多動症。
3、遺傳因素。一部分觀點認為,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染色體異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遺傳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腦功能,造成其先天體質缺陷,從而導致多動。
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環境壓力遠遠超過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導致孩子心理發育滯後,自控能力降低。另外,過量攝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鉛量過度的食物,雖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但可能會導致多動症。
 
嗯,現在很多小學的家長都反映這個問題,注意力不集中那是前庭覺失調,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具體是不是還要經過測評以後才能得知,具體可以看看這個網站,多吸收一些感覺統合的知識美酒很容易知道孩子是不是多動症了。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random=1&tid=0d7e6c556202ec7a&fid=0d7e6c556202ec7a0004792a51307909

 
您好
多動症的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多動症的孩子從小就比較難帶。有的母親回憶,孩子在胎兒時期胎動就很歷害,出生以後更顯得活潑,不安寧,手腳亂動甚至在吃奶時候也不安靜,喂養困難,老哭,難以入睡。睡著以後又易醒,早晨醒的又特別早;有的則是睡的很死,難以喚醒。但醒來就立即要起床。學走路時也是慌張跌倒。老是翻弄可能得到的東西,不是拆壞玩具就是打翻碗盆。大人一不留神他就已做出了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與此同時他們的注意力停留在一個事物的時間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響等刺激所分散,而這種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覺的,不能控制的。這些孩子做游戲時不能全神貫注,常常半途而廢;往往不經思考就行動,非常沖動。沒有耐心,在做集體游戲時,常常會突然跑上前去進行破壞。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會突然大哭,又會在幾分鐘以後象沒事人一樣又說又笑。造成多動症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認為,多動症是一種行為障礙,它又被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或輕度腦損傷。可能造成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內、外因兩種。內因包括遺傳的作用——因為學者們發現患兒的親屬中患多動症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還有些孩子在出生時或母親懷孕時出現過宮內感染、缺氧,出生時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腦的損害。外因也很多:父母關系不好,孩子學習困難、或學習壓力過重等都可減弱腦的調節功能,促使多動症的發生和持續。還有剖腹產的孩子容易出現多動症,出生後營養過度也會導致多動症,其他還有鉛中毒等原因。多動症的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如何區別孩子是多動症還是只是好動?〈1〉注意力與興趣的關系:多動症兒童無一興趣愛好,無論何時何地,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損症狀。而好動的孩子做他所喜歡的事能專心致志地去做,並討厭別人的干涉和影響,他上課及做功課時表現不安寧,主要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2〉行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及系統性:好動的孩子的行動常具有一定目的,並有計劃及安排。多功症患兒的行動常呈沖動式、雜亂,有始無終。〈3〉自制能力:好動的孩子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專家提示:六歲以後的孩子才能夠診斷為多動症,當然0-6歲的階段孩子有一些細節也可以提醒家長提早關注。多動症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影響學習成績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對6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醫生都不會將其診斷為多動症,因為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兒童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症狀。即使是再大一點的孩子,要確診為多動症也具有一定的難度。醫生在一定程度上要參考家長和老師的評價,而他們的評價也經常會存在分歧:一個多動症孩子也許在家裡可以幾個小時地沉迷於電子游戲,而在拼寫課堂卻無法坐穩十分鐘。另外,多動症還可細分為三種情況:極度活躍型、粗心大意型和兩者的結合型。而有一些多動症的孩子可能從來都不會出現極度活躍的狀況。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孩子存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最好向醫生咨詢,他們可以通過研究症狀的細微之處來區別是多動症還是其他類型的精神紊亂等問題。3、真正的腦紊亂最新的掃描技術令醫生可以更深地了解多動症的生理因素-大腦發育紊亂。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詳細的大腦分析圖發現多動症孩子在大腦特定領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相對較弱。最近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多動症孩子的大腦要比其他孩子小了4%。其他研究還發現多動症在調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方面存在困難,這兩者對集中注意力和控制沖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看電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注意力的發展。最近西雅圖兒童醫院和地區醫療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多動症與早期看電視的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研究顯示如果1-3的孩子每天收看電視一小時,那麼在他到了7歲時,對注意力的反面影響就會增加將近10%。4、多動症的發生無性別之分一些傳統的說法認為男孩子更容易患上多動症,他們患此病的幾率是女孩的7倍之多。但最近的調查顯示這個比例實際上只有3比1。專家認為,這並不是說有越來越多的女孩開始換上多動症,而是因為精神病學家發現多動症在不同性別的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特征存在細微的差別。例如,女孩的破壞性相對較小,更多的體現為愛幻想或愛聊天。她們的多動症更多地屬於粗心大意型,而不是極度活躍型。5、良好的藥物治療記錄治療多動症的常用藥包括甲強龍氫氯化物(利他林),以及右旋安非他命硫酸鹽。至於這些藥物在減輕多動症症狀方面的具體療效還無法確定,但研究者相信它們可以調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減少沖動。當然這些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包括缺少食欲、暫時性的身高增長緩慢、痙攣以及睡眠問題等。但專家還是認為好處要遠遠超過該藥帶來的副作用。在結合藥物和治療的孩子中,68%被認為恢復正常;只單純服用藥物的孩子中這個數值達到56%;而只進行治療和醫師護理的孩子,恢復率分別為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6、治療是必要的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單純的藥物並不能完全根除孩子的問題,相應的治療是必要的。通過治療幫助孩子解決不善於結交朋友的問題、缺乏自信心的問題,還可以加強孩子的組織能力。由於多動症往往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所以最好讓多動症孩子和他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配合治療。7、多動症也許會伴隨孩子一生醫生通常會認為隨著孩子長大,注意力分散的現象會隨之消失,但事實上多動症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孩童時代。最近研究發現,多動症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有40-80%的人仍然存在各種不同症狀,還有50%的人會持續發展到成人時期。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症狀也有不同的變化。20歲的人可能不會再坐立不安,但仍舊不能聚精會神堅持聽完一堂課或完成一份冗長的案頭工作。總的說來,外在表現出的極度活躍的情況好像消失了(或者演化為其他大眾化的行為如鍛煉身體或運動等),代替它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愈來愈嚴重的粗心大意。而內在的遺傳現象還存在。一項最近的調查發現家有多動症孩子的父母出現類似情況的幾率要比沒有的高出24倍之多。
tips:如何幫助“好動”的孩子1、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和他一起游戲,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使他的注意時間加長。比如當孩子喜歡畫畫時,你應該給他充足的空間,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畫。2、充實孩子的生活內容。爸爸媽媽盡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讓他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比如讓他參加適當運動,如平衡木、跳床等。3、避免含鉛食物。鉛中毒是引發多動症得原因之一,不給孩子吃鉛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給孩子用鋁制器皿。4、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減少壓力。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學會堅持。不要因為他不會數數、不會彈琴就把他說成“笨小孩”,不給孩子壓力,讓他輕松成長。5、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關系不好也是引發多動症得原因之一,要給孩子一個好榜樣,教給他沖動和吵鬧不是解決問題得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7個月的寶寶不吃奶粉該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