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從出生起,一直都是婆婆幫著我一起帶的。現在寶寶五個月了,從他四個月起,我們便開始在寶寶的喂養過程中添加輔食。婆婆主張自己做的輔食好,便堅持自己給寶寶做小米粥吃。但最近我發現,寶寶只愛吃婆婆做的小米粥,而對於我做的總是愛答不理。我和婆婆說了這個問題後,才知道,原來婆婆往小米粥中添加了白砂糖,天啊!人家育嬰專家不是都宣傳糖對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很不利嗎?這可怎麼辦啊!婆婆自己愛吃甜食,並堅持小米粥中加糖沒有害處,反而味道會更加香甜,寶寶也會吃得更多。jmm快給我些建議吧。我真擔心這樣下去寶寶不光會養成挑食的毛病,而且會不會患上一些疾病呢?我好擔心啊! 寶寶的味覺、嗅覺發育還不完全,雖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對寶寶來說會很可口。口味重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吃鹽過量,易使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的溶菌酶相應減少,病毒在口腔裡便有了滋生的機會,使寶寶患病的幾率增加。 ·損害腎髒 寶寶的腎髒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的鈉(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吃鹽太多,會損害腎髒,更嚴重的是會因過多的鉀流失而造成心髒肌肉極度衰弱而發生危險。 專家教你把握寶寶口味 兒保專家認為,嬰兒每天的攝鹽量是0.25克,幼兒是1克,相當於成人的1/6。由於鈉存在於各種食品中,母乳和牛奶中的含鹽量已經能滿足寶寶的需求,等寶寶到9~10個月大才需要稍微補充。 tips: 1.嬰幼兒食品不宜添加鹽、香精、防腐劑和過量的糖、鹽,以天然口味為宜。 2.口味或香味很濃的市售成品輔食,可能添加了調味品或香精,不宜給寶寶吃。 3.罐裝食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鹽與糖,不能用來作為嬰兒食品。 4.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寶寶都要避免吃。“糖”是指再制、過度加工過的糖類,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又會導致肥胖,影響寶寶的一生。同時,糖使寶寶的胃口受到影響,妨礙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屬於糖,經常使用於加工食物中,要避免選擇標示中有此添加物的食物。 以下口味太重的食物會影響寶寶食欲和口感: 刺激性的食物:咖喱、辣椒、咖啡、可樂、紅茶或含酒精的飲料及食物。 太甜的布丁、太鹹的稀飯和湯類。 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章魚、墨魚等。 纖維太多的食物,如芹菜、竹筍等。 含人工添加物的食物,如方便面、膨化食品等。 從添加輔食開始培養寶寶的口味 ·從寶寶進食開始培養 開始進食對寶寶來講是重要的基礎,從添加食物開始讓他養成對營養食物的喜好。盡量給寶寶吃接近天然的食物,做到最初就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讓寶寶受益一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