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吃打蟲子要有沒有副作用正文

小孩吃打蟲子要有沒有副作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小孩吃打蟲子要有沒有副作用
 
不要多吃,應該沒事
 
小孩幾歲開始打蟲媽媽們可否知道?蛔蟲等腸道寄生蟲對孩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掠奪營養之外,還會累及智力發育。
10月份堪稱打蟲的最佳時間。
從蛔蟲的生活史來看,其蟲卵大多是孩子在夏天通過吃涼菜、生瓜或用手亂抓、亂摸、吮指甲等途徑潛入體內的,到了秋天正好發育為成蟲,並寄生於小腸內,所以此時服用打蟲藥,可將其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患上了蛔蟲病呢?民間有許多判斷方法:
“蟲斑”所謂“蟲斑”,指的是孩子臉上出現的色素減退性圓形或橢圓形斑片,初為淡紅,後轉淡白,邊緣清楚,上面覆蓋少量細小鱗屑,並有輕度瘙癢感。除臉部外,上臂、頸部或肩部等處也可見到。民間認為,此斑是孩子肚子裡有蛔蟲寄生的標志,故有“蟲斑”之稱。其實並非如此,醫生化驗了不少長有“蟲斑”孩子的大便,並未找到蛔蟲卵,所謂“蟲斑”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
夜間磨牙有一定道理,因為蛔蟲分泌的毒素確可誘發磨牙發作,但精神緊張、缺鈣、牙病等因素也可引起夜間磨牙,故這種判斷方法也很不可靠。
肚子疼痛病因更多,諸如腸痙攣、腹部受涼、腸炎、腹型癫痫以及腹痛型感冒、部分肺炎等。蛔蟲作祟僅是因素之一,當然不能以偏概全。
其實,判斷孩子肚子裡是否有蛔蟲的方法很簡單:取一點孩子的新鮮糞便送醫院化驗,若標本中有蛔蟲卵,則服打蟲藥就是“有的放矢”了。
確定了孩子患有蛔蟲病後,該為孩子選擇何種打蟲藥呢?
對於孩子來說,當以打蟲效果最好、藥物不良反應最小者為佳,如甲苯咪唑(又名一片靈)、阿苯達唑(又名腸蟲清)、哌嗪、噻嘧啶、左旋咪唑、奧苯達唑等。
甲苯咪唑:每天200毫克,一次服,或每次100毫克,一日2次,連用3天。也可用其與左旋咪唑的復方制劑(每片含左旋咪唑25毫克),用法為每天100毫克,一次服,或每次50毫克,每天2次,連服3天。
阿苯達唑:每天200毫克,一次服。一次治療未痊愈者,3周後再服一次。
枸橼酸哌嗪: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克/日,睡前一次服,連服2天。
噻嘧啶:每公斤體重30毫克/日,睡前一次服。
如果病兒伴有膽道蛔蟲、蛔蟲性腸梗阻或腸內蛔蟲較多(能在其腹部觸摸到條索狀物),則應選擇對蟲體刺激小、能使蟲體麻痺的打蟲藥,如哌嗪、左旋咪唑、噻嘧啶等。至於合並便秘者,宜加服緩瀉劑,盡量清除腸內蛔蟲及其毒素,以減輕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必要時同服胰蛋白酶制劑。(孩子用何種打蟲藥,請以醫生建議為准。)
溫情提示:服打蟲藥不需忌口
許多孩子服用打蟲藥後之所以出現食欲下降,精神變差,睡眠不安等令家長擔憂的狀況,其實就是只強調了忌口而忽視了必要的營養調配之故。正確之舉是,在服用打蟲藥期間,適當增加禽蛋、豆類、魚類、新鮮蔬菜、水果等適合孩子口味的食物,以增強脾胃功能,上述不良反應也就可能不會發生了
不要隨便給小孩服打蟲藥,應經醫生大便化驗後,確診何種寄生蟲,對症施藥方可奏效,自己用藥小心意外!
一年四季都可打蟲,但最佳時機則非秋末冬初莫屬。究其根底,與寄生蟲卵的感染高峰季節及其演變過程有關。夏天人們喜歡吃涼拌菜、生瓜果,食入寄生蟲卵的機會較多。

蟲卵侵入人體後,經過一系列演變,最後幼蟲定居於小腸,並在此繼續發育成成蟲約需2-3個月時間,正好到了秋末冬初;此時節氣候也較好,小兒較易耐受服用打蟲藥後的不適感;剛長成的寄生蟲還很脆弱,容易驅出;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各種打蟲藥大多只能驅除成蟲,對正在“旅行”途中的幼蟲是不起作用的,所以,秋末冬初打蟲效果最好。

打蟲子的藥有很多種,有的對多種寄生蟲有效,有的僅對一種寄生蟲有效。一般來說,常用的打蟲藥主要有阿苯達唑(腸蟲清)、甲苯咪唑(安樂士)、左旋咪唑、噻嘧啶、枸橼酸呱嗪(驅蛔靈)等,但這些藥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驅蛔靈雖然毒性低,常服或過量也會引起頭暈、頭痛、嘔吐及肝功能損害。一般說來,口服藥的劑量均按體重計算,但腸蟲清卻是個例外,很多患者對兩歲以上的患者都需服兩片腸蟲清不理解。這是因為,腸蟲清在腸道吸收極少,口服後95%不吸收,24小時內由糞便排出。被吸收的5%在肝髒內迅速代謝後殺滅組織內的幼蟲、腸道內的成蟲與蟲卵,並在48小時內隨尿液排出體外。由此可知,腸蟲清是一種吸收少、不易在體內蓄積的藥,因此臨床應用時采取單劑量一次頓服,而且也不需要按體重確定劑量。也就是說,成人與兩歲以上小兒服用同樣的劑量。此外,腸蟲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將蟲體溶解隨尿液排出,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吃了打蟲藥卻沒看到蟲子排出來的原因。
 
孩子磨牙可能由多種因素,比如——

腸道寄生蟲病

蛔蟲產生的毒素刺激腸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臍周疼痛,睡眠不安;如果毒素刺激神經,致使神經興奮,而致磨牙。同樣蛲蟲也會分泌毒素,並引起肛門瘙癢,影響孩子睡眠並發出磨牙聲音。一般家長都認為磨牙的禍首是寄生蟲,但是近年由於衛生習慣和條件改善,寄生蟲引起的磨牙已退居次要地位。

精神過度緊張

不少孩子在晚間看驚險的打斗電視、入睡前玩耍過度,精神緊張也會引起磨牙。如果因某件事情長期受到爸爸媽媽的責罵,引起壓抑、不安和焦慮,也是夜間磨牙的重要原因。

消化功能紊亂

孩子晚間吃得過飽,入睡時腸道內積累了不少食物,胃腸道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工作,由於負擔過重,會引起睡覺時不自主的磨牙。

營養不均衡

有些孩子有挑食的習慣,特別是不愛吃蔬菜,形成營養不均衡,導致鈣、磷、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晚間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縮,牙齒便來回磨動。

牙齒生長發育不良

牙齒替換期間,如果孩子患了佝偻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個別牙齒缺失等,使牙齒發育不良,上下牙接觸時會發生咬合面不平,也是夜間磨牙的原因。

孩子處在非常重要的發育階段,如果不及時治療磨牙,可能會帶來以下影響——

●長時間磨牙會影響睡眠。夜間磨牙,孩子有時自己可察覺到,所以睡眠較淺。

●磨牙使面部過度疲勞,吃飯、說話時會引起下颌關節和局部肌肉酸痛,張口時下颌關節還會發出響聲,這會使孩子有思想負擔,影響生活質量。

●磨牙也會使牙齒本身受到損害。由於牙釉質受到損害,引起牙本質過敏,遇到冷、熱、酸、辣時就會發生牙痛。

●磨牙時咀嚼肌會不停地收縮,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變大,孩子的臉型發生變化,影響美容。

有的人兒時磨牙沒有得到糾正,可能一輩子都有磨牙的習慣。所以如果發現寶寶有磨牙現象,應該趕緊對症治療

●如果孩子有腸道寄生蟲,要及早驅蟲;孩子有佝偻病,要補充適量的鈣及維生素d制劑;給孩子舒適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晚間少看電視,避免過度興奮;飲食宜葷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壞習慣,晚餐要清淡,不要過量;要請口腔科醫生仔細檢查有無牙齒咬合不良,如果有,需磨去牙齒的高點,並配制牙墊,晚上戴後會減少磨牙。

●中醫認為,夜間磨牙多與“胃熱”有關,所以用蘆根30g,黃連1.5g,煎湯喝有一定療效。如果夜睡不安,再加夜交籐10g,消化不良加炒谷芽10g,每日服一劑。

●針刺合谷等穴位也有一定效果。

磨牙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肚子裡有蟲子。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習慣的養成,已不是主要原因了。
2、晚餐進食過飽。
3、白天太興奮或太緊張。
4、出牙。孩子在睡眠中有時會無意識地磨牙,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飽餐或過度興奮之後的入睡。飽餐之後,胃腸道內積存著大量未被消化的食物,這使孩子在入睡之後,其整個消化系統仍在不停地工作。使得體內消化、吸收的連續活動仍然帶動孩子的咀嚼肌肉,從而產生入睡後的磨牙。另外,孩子在過於興奮後的睡夢中也會出現磨牙現象。

除了以上原因,如果孩子經常磨牙,有寄生蟲病和佝偻病,也是孩子經常磨牙的原因。

蛔蟲是一種寄居在人體腸道裡的寄生蟲。它在吸食營養物質的同時,還分泌毒素,刺激腸壁,引起腹痛、煩躁和夜間磨牙等現象。所以父母應在醫生建議下,給孩子服用驅蟲藥。

另外,患佝偻病的孩子,由於體內維生素d的缺乏、礦物質鈣的吸收不良。以致使孩子不僅在成長期出現方頭、肋骨下緣外翻、雞胸等骨骼方面的症狀,還會出現多汗、夜驚、煩躁不安等神經系統症狀,夜間磨牙也是症狀之一。應及時治療。
蛔蟲
 

為什麼一個半月大的嬰兒吃牛奶時老是想睡覺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