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4個月大的寶寶在不發燒的情況下誤吃了退燒藥布洛芬吃了這種藥是不是對小孩的大腦有副作用正文

4個月大的寶寶在不發燒的情況下誤吃了退燒藥布洛芬吃了這種藥是不是對小孩的大腦有副作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4個月大的寶寶在不發燒的情況下誤吃了退燒藥布洛芬吃了這種藥是不是對小孩的大腦有副作用
 
【藥品名稱】布洛芬

【別名】異丁苯丙酸,異丁洛芬,lbuprofen

【標准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第121頁。

【分子式與分子量】c13h18o2,206.28

【性狀】白色結晶性粉末,稍有特異臭,幾乎無味。在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本品熔點:74.5℃~77.5℃。

【藥理作用】該藥通過抑制誘導型致炎性環氧酶(cox2)將花生四烯代謝為介質性前列腺素或其他遞質的合成,減輕前列腺素(pge1、pge2、pgi2)所致的局部組織充血、腫脹、發熱。通過抑制白細胞活動及溶酶體釋放,從而降低局部周圍神經對緩激肽等致痛物質的痛覺敏感性,減少組織沖動,起到鎮痛作用。本藥用於治療痛經的機理可能是應用其對前列腺素的抑制,使子宮內壓下降、宮縮減少的作用。治療痛風是通過消炎、鎮痛,來緩解痛風,但不能糾正高尿酸血症。此外該藥還對胃、腎等組織原型(生理性)環氧酶(又名ox1)有抑制作用,所以在服用本品後,可出現胃酸分泌增多,胃黏液分泌減少,胃、食管張力降低,腎血管流量減少等症狀。

【體內過程】口服本藥90%被吸收。食物可能延緩吸收,但吸收量不變;與鎂、鋁抗酸藥同服不影響吸收。服用單劑量該藥90分鐘左右達峰值,在5小時後關節液中藥物濃度與血藥濃度相等,以後則高於血藥濃度,並可維持12小時,半衰期為1.8~2.0小時。血漿中藥物經肝髒,12%代謝為葡萄糖醛酸,24小時後大部分經腎排出體外,其中1%為原形物,一部分還隨糞便排出體外。

【臨床應用】本品具有鎮痛、退熱和消炎作用,主要用於以下病症:

1.關節炎:該藥可緩解急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軟組織風濕的發作,並可長期服用。上海市光華醫院應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與芬必得治療該疾病進行了對照,結果顯示:布洛芬緩釋膠囊與芬必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相似。

2.疼痛:用於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科、產科、矯形手術後的疼痛以及軟組織運動損傷後的肌肉、骨骼引起的疼痛。也可緩解頭痛、滑囊炎、肌腱炎等非類風濕性關節炎性疼痛。

3.痛風:該藥對痛風具有鎮痛和抗炎作用。

4.痛經,對原發性痛經及宮內異物(如宮內節育器)引起的繼發性痛經,除緩解疼痛外,還可以減少月經失血量。

5.退熱:主要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熱。秦玉生等在布洛芬栓對發熱患兒的解熱實驗中,60例發熱兒童在常規退熱的基礎上應用小兒布洛芬栓,而58例對照組的兒童僅給以常規退熱。結果治療組顯效率為35%,總有效率為91.7%,均高於對照組的5.2%和75.9%,顯示小兒布洛芬栓在治療小兒發熱方面具有滿意療效。

【注意事項】1.有消化潰瘍病史者易出現胃腸不良反應。活動期消化潰瘍或合並出血、穿孔者禁用。

2.有肝、腎潛在性病變者並不禁服,但宜定期監測肝功能。

3.有支氣管哮喘或對阿斯匹林致支氣管哮喘者慎用。

4.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過敏者可有交叉過敏反應。

5.對晚期妊娠婦女可使孕期延長,引起難產及產程延長,哺乳期婦女也不宜服用。

6.本品可影響凝血時間(延長)、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升高)、血糖(下降)、肌酐清除率(下降)。

7.布洛芬顆粒、布洛芬口服液、布洛芬栓主要適用於小兒,但應注意以下情況:

本品為對症治療藥,用於解熱不得超過3天,用於治療鎮痛也不能超過5天,症狀不緩解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8.用藥期間如出現胃腸道止血、肝、腎功能損害、視力、聽力障礙、血象異常,應立即停止用藥。

【不良反應】1.服用者約16%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但較輕。可引起消化潰瘍,對有潰瘍史者可引起胃腸道潛血,但少於阿斯匹林,隨劑量增大而增加。

2.可引起頭痛、嗜睡、眩暈、耳鳴等中樞系統的不良反應。

3.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用藥後可致水潴留、水腫。

4.腎髒:對有潛在性腎病的易感者可出現腎乳頭壞死和急性腎功能不全。

5.該藥還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哮喘、粒細胞減少症和肝酶升高。

6.劉啟萍等在應用該藥時曾出現嚴重耳鳴。

7.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從而出現抽搐、昏迷、視物模糊、復視、眼震、心率減慢等中毒症狀。

8.該藥引起過敏時可出現皮疹等症狀。

【藥物過量及處理】已有上百例超量報道,其攝入量為1.2克(兒童)到16克(成人)不等。症狀表現為頭暈、眼球震顫、呼吸暫停、神志不清、低血壓等。多數病例皆可恢復,不留後遺症。一次性服用本品超量,未服其他藥品,尚無死亡報道。

目前還沒有特效解毒劑,應以常規支持療法處置。所以一旦發現誤服或過量服用本品時,應立即送醫院由醫師進行處理。

【藥物相互作用】1.飲酒或與其他非甾體消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副作用,並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酰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髒的毒副作用。

2.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生率增高。

3.與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同用時,有增加出血的危險。

4.與呋塞米同用時,後者的排鈉和降壓作用減弱。

5.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濃度,同用時須注意調整地高辛的劑量。

7.本品可增強抗糖尿病藥(包括口服降糖藥)的作用。

8.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同用時可影響後者的降壓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洩,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洩,增高其血濃度,甚至可達中毒水平,故本品不應與中或大劑量甲氨蝶呤同用。

11.另外有報道本品與甲狀腺素相互作用可引起高血壓。

【劑型規格】布洛芬的非處方藥劑型限定為:

布洛芬片劑:200mg;

布洛芬膠囊:300mg;

布洛芬口服液:10ml(100mg);

小兒布洛芬栓:100mg。

【用法用量】1.布洛芬片:口服,成人每次一片,若疼痛或發熱症狀持續不緩解,可間隔4~6小時重復用藥一次,24小時內不得超過4片。兒童用量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2.布洛芬膠囊:口服,成人每次一粒,每日2次(早晚各1次)。兒童用量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3.布洛芬顆粒:

開水沖服,12歲以下兒童用量請見下表:

年齡(歲)
體重(公斤)
一次用量(包)
次數

1~3
10~14
1/3
若疼痛或發熱持續不緩解,間隔4~6小時可重復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

4~6
16~20
1/2

7~9
22~26
3/4

10~12
28~32
1


4.布洛芬口服液:

口服,12歲以下兒童用量請見下表:

年齡(歲)
體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數

1~3
10~14
6
若疼痛或發熱持續不緩解,可間隔4~6小時重復用藥1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4~6
16~20
10

7~9
22~26
15

10~12
28~32
20


5.布洛芬栓:直腸給,1~3歲小兒,每次1粒(塞肛門內),症狀不緩解,每隔4~6小時重復1次。24小時不得超過4粒。3歲以上小兒推薦使用每粒100mg的栓劑。
 
【藥品名稱】布洛芬

【別名】異丁苯丙酸,異丁洛芬,lbuprofen

【標准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第121頁。

【分子式與分子量】c13h18o2,206.28

【性狀】白色結晶性粉末,稍有特異臭,幾乎無味。在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本品熔點:74.5℃~77.5℃。
 
吃的不多的話沒事的
 
這麼小的孩子感冒發燒不能小視啊!自己解決不了問題的,去醫院,小孩發高燒很容易對大腦造成傷害的,因為嬰兒的一些器官尚未發育完全,沒有像大人一樣的免疫力,最好能去打支退燒針,暫時把燒退下去,然後再吃點藥,如果醫生說可以,就打點點滴。服藥——遵照醫囑服藥是最重要的。如果是普通的發燒,可以服用退熱盡或布洛芬,注意要根據孩子的體重和年齡來決定藥量的多少。拿不准,一定要問醫生。12歲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降溫——幼兒發燒,最好采用物理降溫法,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毒性反應。首先應該調節居室的溫度(一般以20℃左右為宜),保持空氣流通,比如打開門窗或利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避免空氣對流直吹患兒。為防止高熱引起抽搐或驚厥,在體溫超過39℃時,家長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溫方式進行降溫。溫水浴,溫水擦澡,主要在頸、胸、背及四肢等處多擦洗。用35-40%的酒精拭浴,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水分的蒸發,也是一種相當簡單的退熱方法。酒精拭浴時,要注意不要拭浴頭面、胸部、後頸及腹部。這些部位對冷刺激敏感,如發生寒戰、神色、呼吸、脈搏異常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擦浴。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敷頭面要注意全身保暖。

飲食——高燒容易引起體內水分迅速流失,從而造成脫水,因此要注意補充水分,給孩子多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例如水、牛奶、米湯、豆湯、鮮果汁、藕粉、雞蛋羹、面片湯等。茶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有利尿作用,最好不要給孩子喝。給6個月以下的嬰兒單純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腹瀉,要根據醫囑補充一些輔食。補充水分是最重要的,其次還要補充大量維生素和蛋白質。通常情況下,為孩子准備他想吃的東西,不要強迫孩子大量的吃營養品。因為孩子發燒時會發生營養消耗增加與消化功能減弱的矛盾。如不恰當處理這些矛盾,就會影響疾病的痊愈。如病兒食欲減退,不能保證營養和液體入量,必要時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輸液。

觀察——除照顧孩子吃藥、飲食,幫助降溫外,家長還要觀察一下孩子其它的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向醫生詳細介紹病情,協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如果經過一番治療,孩子的狀況明顯好轉,體溫恢復正常24小時內不反復的話,大人則可以去上班了。
 
最後一個大夫說的有道理,38。5度以下不提倡用退燒藥,物理降溫對嬰兒的發育最保障。
我家寶寶四個多月的時候也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是啖喉炎而導致發燒的,發燒又導致出了“假麻”(廣東人的叫法),即全身出現紅診,尤其是臉部、頭部。當初以為是哪種退熱貼過敏所致,但醫生說哪是“假麻”,一般小孩在高燒過後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算是一種排毒的方法。
嬰幼兒患了“假麻”一般不用特殊治療,當時醫生給我們家寶寶開了些中藥,說哪個時期不適宜吃些過於清涼的東西。家長要讓孩子多休息,盡量少去戶外活動,避免吹風。給寶寶多飲水,抹身或者洗澡,也可用濕毛巾縛額頭散熱。如果體溫較高(即38。5度以上),可以適當地應用少量的退熱藥物(如牛黃酸鋅布顆粒,一包分三次服用)。
祝寶寶早日康復!
38.5以下不用藥物降溫,物理降溫就行.

[1] [2] 下一页

男寶寶幾個月斷母乳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