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什麼會嘔吐 你好,是不是孩子著涼了,建議先口服小柴胡顆粒試試,注意保暖。 嘔吐是小孩子常見的問題,很多小孩子每年都會出現一、兩次嘔吐,好在大多數嘔吐都是輕微的,只要妥善處理很快就可痊愈,如果處理的好,大多可以不藥而愈。但如果嘔吐嚴重、持續時間長,就會引起很嚴重的問題,如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有時甚至會威脅生命。 小孩嘔吐的原因 引起小孩嘔吐的原因很多,胃腸道感染、腸套疊、胃幽門阻塞、闌尾炎等都會引起嘔吐,其中以腸胃道感染最為多見,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吃了不合適的食物也是引起嘔吐常見的原因。 除了胃腸道疾病以外,其它器官的疾病如中耳炎、尿道炎、傷風感冒、腦膜炎、腦積水等疾病也會引起嘔吐。服用某些藥物如水楊酸、補鐵藥物、紅霉素類的抗生素等,引起的過敏及中毒也會出現胃腸反應、嘔吐。 另外,很多小孩嘔吐是由心理問題、壓力過大引起,當小孩子被逼做不願做的事如被迫讀書或進食、對功課有壓力、害怕上學等,就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這種嘔吐雖然與疾病沒有關系,但還是應引起注意。 還有一些情況出現的嘔吐與疾病無關,如當孩子哭得厲害時就會嘔吐,還有一些小孩因暈車、吃得太多而嘔吐,但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現原因,一般不需要檢查、治療。 容易和嘔吐混淆的問題 照顧吃奶的嬰兒時,很容易將吐奶誤以為是嘔吐。吐奶是由於寶寶的食道過短或胃的贲門關閉的比較松弛,胃中又有氣體存在,所以喂奶以後胃中的氣體就會將奶頂出來,出現吐奶。吐奶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喂奶不正確引起的。 出現吐奶時只要細心觀察就可發現其與嘔吐不同,吐奶只發生在新生嬰兒或出生後幾個月的嬰兒,吐奶不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精神狀況,嬰兒的體重也可以正常增加。而嘔吐卻不同,出現嘔吐時,孩子出現不精神、食欲差、發燒、體重不增加甚至減輕的症狀。 嘔吐的處理 出現嘔吐時,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大哭大喊,並立即停止引起嘔吐的可疑因素,特別是當懷疑食物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進食。 孩子出現嘔吐時,在嘔吐後一到兩小時內應絕對禁飲禁食,以便使胃腸能夠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後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持續、嚴重的嘔吐,結果出現更大的傷害。禁食期間可鼓勵孩子小睡片刻。 距嘔吐兩小時後,如果期間一直沒有再嘔吐,就可以給孩子喝少量水,清水、葡萄糖水、用溫水調淡的飲料都可以選擇,但應盡量避免奶類飲品。注意喝水時不要一次喝太多,應每次少喝一點,頻頻飲用,通常在嘔吐後第三小時時,讓孩子每五分鐘喝一匙羹水,到了第四小時後,可每十分鐘兩匙羹水,第三至六小時每十五分鐘喝三匙羹水。如果情況穩定,就可以慢慢讓孩子吃一些固體食物,但食物必須簡單、容易消化,白粥、白面包、面條、餅干等都是好的選擇,而咖喱、煎炸、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孩子吃東西後,在睡覺時為免嘔吐物嗆入肺部,最好是側身睡,小寶寶可以抱著睡。 哪些情況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1、嚴重的嘔吐或反復嘔吐已超過六小時; 2、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如眼球下陷、嘴唇干燥、皮膚彈性減低、沒小便等; 3、嘔吐物呈黃綠色或其中帶有血液時; 4、嘔吐的同時出現嚴重肚痛,尤其肚痛持續兩小時以上時; 5、伴有嚴重腹瀉時; 6、嘔吐前出現頭部受傷、腹部撞傷時; 7、懷疑有食物、植物、藥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時; 8、嘔吐的同時出現脖子痛、脖子發硬、神志不清或行為變異等症狀時; 9、懷疑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