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食與奶的關系
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奶量不要減少.4-6個月要保持原來的奶量,也就是說嬰兒在4-6個月的時候要保持輔食介入前奶的攝入量,不要因為添加輔食而減少奶量.這是因為嬰兒對輔食的消化,吸收能力遠不如奶類.嬰兒消化道對輔食的吸收率比較低,所以控制輔食的添加量和保證奶的攝入量,才能保證孩子有全面,充足的營養.
吸吮是天生的,而咀嚼需要學習,需要家長的培養.有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吃飯,其實就是不會咀嚼.原因有兩個:一是輔食添加不合理,習慣給孩子吃泥狀食物,孩子不必咀嚼,只要囫囵吞棗地進食就行了.2是家長在喂飯的時候一次給孩子過多的食物,孩子嘴裡被食物塞得滿滿的無法咀嚼,就會養成含飯的習慣.久而久之,家長會發現孩子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飲食沒有規律,飯量也很小.家長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要一次少喂一些,吃下去再喂,讓孩子吃一口咽一口,咽一口喂一口.家長要學會科學喂養,不要出於好心讓孩多吃而給孩子帶來飲食上的不良習慣.
添加輔食以後孩子瘦了怎麼找原因
添加輔食以後,如果孩子瘦了,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然後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1,奶量不夠.由於輔食添加不當或者其他原因,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奶量,由此造成營養吸收不足.2,輔食添加不夠.母乳喂養的孩子沒有及時添加輔食,造成發育所需的營養不足,缺鐵,缺鋅,能量不夠,所以消瘦.3,6個月以後,孩子從母體帶來的抗體逐漸消失,孩子的抵抗力變差,容易生病,影響了生長發育和食欲,所以孩子消瘦.4,輔食添加未適應孩子的消化能力,孩子吃得不少排出也多,當然生長減慢,變得消瘦了.
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影響
生理上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營養成分滿足不了嬰幼兒的發育需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心理上的影響:1,過早添加米粉等固體食物容易造成日後的肥胖.對肥胖兒童的調查發現,如果在三4個月的時候過早地添加輔食,孩子在日後的發育過程中患肥胖的比例會大大增加.2,不及時添加輔食,會影響孩子咀嚼能力的發育,影響語言的發展.3,一歲以後的孩子最好不再用奶瓶喝奶.跟蹤調查顯示,6個月就能獨立用杯子喝奶的孩子,長大以後獨立性好,不會依賴別人.從小依賴奶瓶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養成依賴的習慣.
米飯與面食
面食的特點是容易消化,所以北方孩子的胃口比南方孩子好.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米面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面食的營養比米飯的營養好,容易消化,容易翻花樣.吃米還是吃面只是習慣問題.胃口不好的孩子,家長要多給孩子吃面食,因為與米飯相比面食更容易消化,米面搭配能給孩子均衡的營養.
防止胡蘿卜素沉著
橙色,黃色水果和深色蔬菜含胡蘿卜素較多,如橙子,桔子,胡蘿卜等.喝果汁,菜汁和吃胡蘿卜泥過多的時候要注意攝入過多會導致胡蘿卜素沉著.這裡提醒家長注意,給孩子吃水果要注意控制量,不能毫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水果,要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
什麼時候開始喝鮮牛奶:一歲以後就可以給孩子喝鮮奶,有條件的家庭最好讓孩子吃配方奶吃到3歲.因為配方奶的營養全面,添加了鐵,鋅,維生素,核甘酸等物質,尤其是消化功能較差的孩子,最好較晚吃鮮牛奶,否則大便容易干燥.
調味品怎麼吃
鹽:幼兒的飲食以清淡為主,6個月開始添加鹽.一歲以內的幼兒要吃鹽,但是必須少吃.如果6個月以後的幼兒不吃鹽,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影響食欲.特別是天熱的時候,大量出汗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調,會使孩子出現虛脫,需要補充鹽.如果吃鹽過多會增加腎髒的負擔,小孩子的腎髒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要注意鹽的攝入量.
醬油:孩子最好少吃醬油,一周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吃醬油.醬油中鹽的含量占20%,與鹽相比,醬油的量更不好控制.嬰幼兒食品要注意色香味,有的家長出於習慣,喜歡在食品裡加很多醬油,這樣做出來的食品黑乎乎的不好看,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當然有些菜可以少放一點醬油.
油,花椒:嬰幼兒從植物油中攝取植物脂肪,但是要控制油的攝入量.大人每日攝入25-30克,嬰幼兒一天只要10-15克就夠了.
花椒等調味品最好不要給嬰幼兒吃,因為嬰幼兒的胃很嬌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最好少吃.再者,嬰幼兒食品不要求太鮮美,孩子吃慣鮮美的食品會不喜歡吃淡而無味的食物,容易養成挑食的壞毛病.
自制食品和罐裝食品的比較:罐裝食品的優勢是方便.剛開始給孩子添加菜泥等輔食,孩子吃的量非常少,如果自己做,非常麻煩,這時不妨給他吃罐裝食品.現在的罐裝食品比以前做得好,媽媽可以挑選知名度高,質量好的食品給孩子吃.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吃罐裝食品一定要注意保質期和衛生要求.吃以前用干淨的勺子把食物從罐子裡挑出來,然後把蓋子蓋上,放到冰箱冷藏室保存,減少食物暴露在空氣裡的時間.如果罐裝食品超過使用日期,寧可把它扔掉,也不要給孩子吃.孩子吃輔食的量增加以後,有耐心的家長就可以用粉碎機自制菜泥,果汁等食物,這樣能給孩子吃最新鮮的食物.
嬰幼兒每日奶攝入量:4足月的嬰兒,每天吃奶量要達到1000毫升,添加輔食的時候也要保持到800-900毫升.6個月以前,每天吃6次奶,每次150-180毫升.7-9個月,每天的奶量為600-700毫升.10-12月,每天的奶量為500-600毫升.如果多於800毫升會影響正餐的攝入.1-2歲,每天維持400-500毫升.3歲以後,每天可以在250-500毫升.
嬰幼兒鹽攝入量的參考值:6-12個月,0.7-1.5克/天;1歲-3歲,1.5-3.0克/天.大人鹽的攝入量是10克/天.
建議:4-6個月,菜葉放入開水裡煮一刻鐘,用攪拌機打碎,把得到的菜泥放入少許植物油翻炒一下.吃菜泥能讓孩子攝入一定量的植物脂肪.孩子原來只是吃奶,如果菜泥做得過粗,裡面的纖維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容易嘔吐食物,或者哽在喉嚨裡.10個月以後,事先不必水煮,直接把生菜剁碎,然後把碎菜放在植物油中翻炒即可.
如何給嬰幼兒添加輔食
嬰兒在出生4-6個月以後,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大,體重的增加,母乳的量以及其中所含的營養素就顯得不夠了,應及時,合理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來滿足其營養需要.這樣逐步使嬰兒由單純的母乳喂養,逐步過渡到完全母乳以外的食物來滿足其全部營養需要.
▲添加斷乳食品有如下作用:1,補充母乳中營養素的不足: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對營養素需要量的增加,僅靠母乳或牛奶不能供給這麼多的營養素.2,增強消化機能:添加輔食可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強消化酶的活性促進牙齒的發育和增強消化機能.3,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斷乳期是嬰兒對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時期;在添加輔食的選擇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營養豐富,易消化和衛生.4,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及時添加輔食將有助於精神發育,刺激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
▲添加斷乳食品的原則:1,開始添加的食物應遵循從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開始時要一種一種地逐一添加,當嬰兒適應一種食物後再開始添加另一種新食物.2,由少量到適量:副食添加要根據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道的成熟程度,按一定順序進行.開始添加的食品可先每天一次,以後逐漸增加次數.3,給予的食物應從稀逐漸到稠:從流質開始,逐漸過度到半流質,再到軟固體的食物,最後喂固體食物.4,注意觀察嬰幼兒的消化能力: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如有嘔吐,腹瀉等消化不良反應時,可以暫緩添加,待症狀消失後再從小量開始添加,但是不能認為是孩子不適應此種食物而不再添加輔食.5,當嬰兒不願吃某種新食品時,切勿強迫,多采取一些方式,逐步引導.6,嬰兒的輔食應單獨制作,應少用鹽和避免用調味品.添加的食物應新鮮,制作過程要衛生.
嬰幼兒喂養的三大誤區
一,雞蛋代替主食:有的年輕母親為了使孩子長得健壯,幾乎每餐都給孩子吃雞蛋類食品,結果孩子出現消化不良性腹瀉.因為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種消化酶分泌較少,過多地吃雞蛋,會增加孩子胃腸負擔,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根據有關資料報告,嬰兒最好只喂蛋黃,每天不超過1個蛋黃,1至2歲的幼兒每天或隔天吃1個雞蛋,2歲以上的幼兒可每天吃1至2個雞蛋.
2,果汁代替水果:有些父母圖省事,經常買橙汁,果味露或桔子汁等制品沖給孩子喝,這種做法也不妥.因為新鮮水果不僅含有完善的營養成分,而且在孩子吃水果時,還可鍛煉嘴嚼肌或牙齒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進孩子的食欲,而各類果汁制品都是經過加工制成的,不僅會損失一些營養素,而且還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嬰幼兒長期過多地飲用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三,葡萄糖代替白糖:只要嬰幼兒食欲正常,就不會缺乏葡萄糖.這是因為,各種食物中的澱粉和所含的糖分,在體內均可轉化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來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類,腸道中的雙糖酶和消化酶就會失去作用,使胃腸懶惰起來,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退,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補鋅補鈣不如調脾胃
目前的國人把補鈣補鋅補充魚肝油當成了高級營養品了.好象不管是小孩出現的任何情況,只要一補鈣補鋅補充魚肝油後,就可以包治百病了.這真是怪事啊.提醒家長們,是藥3分毒啊.鈣劑是用於治療鈣缺乏症的藥品,不是用來養人的補品.還是要均衡的膳食營養才是補身體的好辦法啊.這不是缺鈣和缺鋅的問題,而是是否缺乏均衡的營養素的問題.不要只想著給孩子服藥,要多想想怎麼給孩子平衡膳食,均衡營養.
在兒科門診,經常見到一些孩子營養素缺乏,缺鋅缺鈣,消化功能紊亂,屬於“飲食積滯,脾胃受損”.父母多數很緊張,要求醫生一定多開點好藥補補.專家說,補鋅補鈣,不如調理好孩子的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出現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在於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損.由於鐵鋅類制劑可剌激胃腸道,所以若還是嚴重缺乏,不必刻意去補,否則會加重消化不良.加之鐵鋅鈣等微量元素,如果不同時補充的話,互相之間是會產生排斥的,補充單一的微量元素,會引起其他元素的吸收不足,從而導致另一元素的缺乏.如補鈣多了,會引起鐵和鋅的缺乏,補鐵多了,又會引起鈣與鋅的吸收不足.
因此,專家建議,最好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是否真有微量元素缺乏,並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用藥.如屬於脾虛伴有積滯,就不能單純消積,而應該用些健脾的或調理脾胃功能的中藥,效果會更好.同時,父母要配合科學的喂養方法,做到膳食營養平衡,飲食有節,葷素合理搭配,且多吃蔬菜,使孩子從日常飯菜中吸收自身需要的營養素,身體自然會一天天強壯起來的.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