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6個月的寶寶貧血應該這樣補?正文

6個月的寶寶貧血應該這樣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6個月的寶寶貧血應該這樣補?
 

寶寶在4個月以前不易發生貧血,這是因為在出生前,媽媽已經給寶寶儲備了頭3-4個月生長所需的鐵元素。4月後就要從食物攝入鐵,如果食物中含鐵量不足,就會發生貧血,這是造成這一階段嬰兒貧血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貧血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預防因為缺鐵而引起的貧血:媽媽在孕後期就要注意鐵的補充。孩子滿四個月後要及時按月齡添加含鐵多的輔食,先從菜水、蛋黃開始,以後逐漸添加新鮮菜泥、肝泥、肉泥及鐵強化食品(如強化米粉、奶粉)。當孩子能吃正常膳食時可將食譜擴大,增加黑木耳、紫菜、大豆及其制品、芝麻,多吃新鮮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對於比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藥物來糾正。

 

寶寶在4個月以前不易發生貧血,這是因為在出生前,媽媽已經給寶寶儲備了頭3-4個月生長所需的鐵元素。4月後就要從食物攝入鐵,如果食物中含鐵量不足,就會發生貧血,這是造成這一階段嬰兒貧血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貧血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預防因為缺鐵而引起的貧血:媽媽在孕後期就要注意鐵的補充。孩子滿四個月後要及時按月齡添加含鐵多的輔食,先從菜水、蛋黃開始,以後逐漸添加新鮮菜泥、肝泥、肉泥及鐵強化食品(如強化米粉、奶粉)。當孩子能吃正常膳食時可將食譜擴大,增加黑木耳、紫菜、大豆及其制品、芝麻,多吃新鮮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對於比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藥物來糾正。

 

寶寶在4個月以前不易發生貧血,這是因為在出生前,媽媽已經給寶寶儲備了頭3-4個月生長所需的鐵元素。4月後就要從食物攝入鐵,如果食物中含鐵量不足,就會發生貧血,這是造成這一階段嬰兒貧血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貧血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預防因為缺鐵而引起的貧血:媽媽在孕後期就要注意鐵的補充。孩子滿四個月後要及時按月齡添加含鐵多的輔食,先從菜水、蛋黃開始,以後逐漸添加新鮮菜泥、肝泥、肉泥及鐵強化食品(如強化米粉、奶粉)。當孩子能吃正常膳食時可將食譜擴大,增加黑木耳、紫菜、大豆及其制品、芝麻,多吃新鮮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對於比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藥物來糾正。

 
貧血是小兒一種常見病症,多數是因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症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髒功能及智力發育。據統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防治貧血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外,營養飲食非常重要。瘦牛肉、瘦豬肉、奶、蛋黃、動物肝髒、動物血,以及綠葉蔬菜、水果、粗糧中,含有豐富的鐵及維生素,其中以豬肝、蛋黃、海帶、黑芝麻等補血效果最好。但食補時應注意滋補而不油膩,且每餐不宜過多。下面介紹幾種方便有效的食補方法:

1)紅棗花生煲:干紅棗50克(或桂圓干15克),花生米(不去紅衣)100克,紅糖30~50克,共煮至棗熟半爛,每日早晚食用。
2)芝麻粥:黑芝麻30克,洗淨,炒熟,研粉,與大米60克同煮為粥,加紅糖分次食用。
3)豬肝羹:豬肝100克,洗淨,去筋膜,切片,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湯,豬肝熟後加豆豉、蔥白調味,再合苞雞蛋2只,分次服用。
4)豬肝黃豆煲:豬肝100克,洗淨、切片,黃豆50克,加水煲至豆爛,每日分次食用。
5)豬皮紅棗羹:豬皮500克洗淨去毛,入水炖至黏稠羹湯,再加紅棗250克煮熟,分次隨量佐餐食用。
6)菠菜粥:大米100克,煮至米爛,加入開水燙過的菠菜50克,再煮5分鐘即成,分次服。
7)烏雞湯:雄烏雞1只,切塊,陳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以蔥醋醬炖熟,連湯帶肉分次服用。
8)八味粥:糯米300克,薏仁50克,赤小豆30克,大紅棗20枚,蓮子20克,芡實米20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30克。先將薏米、赤小豆、芡實米、白扁豆入鍋煮爛,再入糯米、大棗、蓮子同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服食。
9)當歸羊肉羹:當歸15克,黃芪45克,黨參30克,羊肉500克。將羊肉放在鍋內,放入藥袋(內裝當歸、黃芪、黨參),加水煮至肉爛,食肉喝湯。
10)家庭常備藥:兒康寧、小兒升血靈、健脾補血沖劑等。
參考資料:
http://www.yaolan.com/staticpage/anquan/article22257.html
貧血食療方搖籃網
 
輕度貧血時又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不容易被發現,許多孩子是去看其他的病時偶然發現血紅蛋白低。

但是如果細心觀察,即使是輕度貧血的孩子還是有一定的症狀,小一點的孩子表現為臉上蒼白、不想吃東西;大一點,孩子表現為沒有精神或煩躁;如果貧血進一步加重,孩子會出現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復感染,老是鬧病。

貧血的標准

看孩子貧不貧血,惟一的金標准就是查血常規。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是6個月~6歲的孩子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1克,就屬於貧血,6歲~14歲孩子的血紅蛋白如果低於12克就屬於貧血,新生兒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4.5克就屬於貧血。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貧血時間久了,會影響生長發育,還是要重視;另外,貧血不代表就是白血病。

兒童貧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偏食

兒童貧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喂養不當,特別是“偏食的太多”,以致造血原料不夠引發貧血。丁主任舉了兩個例子:

一、孩子1歲半才斷奶,斷奶前沒有加什麼輔食,結果檢查血紅蛋白只有7克多。

分析:通常孩子10個月就應開始斷奶,一歲的時候就應該完全斷掉,再喂沒有什麼營養。另外,寶寶4個月的時候,從母體帶來的鐵都快用光了,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含鐵量都不夠,應及時添加輔食。

對策:從4個月的時候就添加輔食,對於4~6個月的寶寶來說,蛋黃是特別能增加鐵質的食物,以後再逐步的增加一些植物蔬菜、水果、雜糧,和動物性食物(豬肝、魚肉等)。

二、孩子2歲多,臉色很白,家長以為是膚色白,但孩子老是感冒,一查血紅蛋白只有7克,原來孩子7個多月的時候斷奶後,一直不好好吃菜,經常是喝喝牛奶、吃吃零食,即使吃飯也只吃白米飯加腌菜。

分析:現在不少家長十分溺愛孩子,老是糖、巧克力等零食不斷,容易養成孩子偏食的不良習慣,含有鐵的物質當然攝入不多。

對策:家長應多做一些好吃的、合口味的食品,也就是把飯菜做得和零食一樣好吃,來增加孩子的食欲,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另外,應多用鐵鍋烹調。

小兒貧血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孩子是由於缺鐵而導致的,因為造血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及鐵。小孩出生後的飲食主要是奶類,所以蛋白質不會缺乏。而鐵元素在奶類中含量很少並且有些食物中的鐵由於有草酸鹽,碳酸鹽和植物酸鹽等,會干擾鐵的吸收利用,因而造成缺鐵性貧血。剛出生的孩子由於有母體留下的儲備鐵,一般不會發生貧血,隨著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這些鐵儲備一般半年左右就消耗淨了,所以6個月以後的兒童易出現貧血。這個階段的嬰兒生長發育很快,一般到l歲時體重已是出生體重的3倍血液循環中具有攜帶氧能力的血紅蛋白增加2倍,需要更多的鐵元素來合成血紅蛋白。這些鐵元素怎樣補充呢?

合理喂養是保證小兒獲得鐵元素和營養物質所必須的,也是防止缺鐵性貧血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這裡所說的“合理"是指乳食的調配要根據小兒年齡的不同,選擇適當的飲食。如出生後6個月的小兒就要注意添加輔食,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可以適當選用雞蛋黃、瘦肉末蔬菜汁、水果汁、蔬菜泥、豬肝泥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一旦罹患了缺鐵性貧血的小兒會出現易倦怠、乏力、煩躁不安,厭食,腹脹、腹瀉、營養不良和易感冒.對小兒的生長發育很不利,如果化驗檢查血色素低於11g/分升,就屬於貧血,應積極治療糾正貧血。中醫認為,小兒脾胃運化功能較弱,多食則傷胃,過饑則傷脾,水谷精微無從運化氣血津液不能化生,而形成貧血。另外,如果能進食充足,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很弱,也會出現貧血。



小兒貧血可以用食療的方法.因為中醫所用的許多具有補益功效的藥物,本身就是食物,即所謂的“藥食同源”。可以用薏苡仁、山藥、大棗、花生、蓮子、黑芝麻、赤小豆、龍眼肉、蜂蜜等制成營養食譜

1糯米300g,薏仁米50g,大棗20枚,蓮子20g.山藥30g,白扁豆30g,煮爛粥服食。

2黑木耳3g.紅棗30g,煮熟後加少量紅糖服用.

3黑木耳259,瘦肉100g加水炖煮,加鹽調味,食肉服湯。

4龍眼肉10g.花生米12g,薏苡仁30g,紅棗109,同煎服湯。

以上方法可以輔助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

人們日常生活中在給小兒增加輔食時應注意增加含鐵量高且易吸收的食物例如動物的肝髒、瘦肉、魚肉、雞蛋黃等等。另外再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橙子西紅柿、猕猴桃等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利用。還要提倡用鐵制炊具如鐵鍋、鐵鏟來烹調食物可以增加鐵的吸收。

另外,幼兒時期許多疾病,如消化不良、長期腹瀉、腸道寄生蟲病、結核病等,都會引起貧血的發生。因此,及時地治療這些疾患,也是預防小兒貧血的積極措施。

含鐵豐富的食物:母乳、蛋黃、桔子汁、菜汁、菜泥、肝泥、肉泥及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的奶粉、米粉、面粉)和鐵強化配方奶。肉末、魚、豆腐、肝、瘦肉、豆制品、動物血、小米、高梁、玉米、綠葉蔬菜、黃紅色蔬菜、黑木耳、海帶、紫菜。


小兒常見的貧血原因

小兒常見的貧血是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
(l)小兒先天儲鐵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兒從母體獲得的鐵足夠其生後3~4個月的造血需要。但早產、雙胎、胎兒失血以及母體患有缺鐵性貧血等,均可使小兒儲鐵不足。
(2)鐵攝人不足。新生兒的飲食主要為人乳或牛乳,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鐵量均較低,單純用乳類喂養而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生貧血。
(3)生長發育決。嬰兒期生長發育迅速。3~5個月為初生時體重的2倍,1歲時為初生時體重的3倍,若是早產兒則體重增加更快。由於體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這時容易發生缺鐵,引起貧血。
(4)鐵的丟失過多。正常嬰兒每天排洩銑比成人多,由皮膚損失的鐵也相對較多,若出現對蛋白過敏而發生小腸出血,則失鐵更多。此外,一些疾病如慢性腹瀉、腸套疊、腸、息肉等都可增加鐵的消耗而引起貧血。

什麼是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da)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
本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無論城市或鄉村,兒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發生。在鉤蟲病流行地區,發病率特別高。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全世界約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鐵。男性發病率約10%,女性大於20%。亞洲發病率高於歐洲。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數婦女由於營養不良而患貧血,稱為營養性貧血。婦女特別是孕婦發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國外,發展中的國家四億六千四百萬育齡婦女中(15~19歲),約有兩億三千萬婦女發病,其中印度可能成為世界上貧血患者最多的國家,其中孕婦約占60%~80%。營養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12。可見,發病地域如此之廣,婦女患病數字如此之大,十分驚人,值得重視。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已成為世界性關注的問題。

合理使用鐵劑
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藥物,但服用不當,就會影響療效和延誤治療。因此使用鐵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根據病情輕重,合理選用鐵劑
1.輕症貧血病人,選用硫酸亞鐵,但如果病人同時患有消化道疾病或病人是反應嚴重的孕婦,則不宜選用硫酸亞鐵,而應選用右旋糖酐鐵,因為硫酸亞鐵對胃腸道有

[1] [2] [3] 下一页

小三陽能每天上班到晚上2 3點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