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一)一般原則
1.對患者應多方安慰。
2.嚴重鼻出血可使大腦皮層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現煩燥不安,可注射鎮定劑,一般用巴比妥類藥物,但對老年人以用安定或異丙嗪為宜。對心力衰竭及肺源性心髒病患者鼻出血時,忌用嗎啡以免抑制呼吸。
3.已出現休克症狀者,應注意呼吸道情況,對合並有呼吸道阻塞者,應首先予以解除,同時進行有效地抗休克治療。
(二)局部止血方法:按病因和病情不同區別對待。
1.指壓法。
2.收斂法。
3.燒灼法。
4.冷凍止血法。
5.翼腭管注射法(腭大孔注射法)。
6.填塞法。
(三)全身治療
1.半坐位休息。注意營養,給予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對老年或出血較多者,注意有無失血性貧血、休克、心髒損害等情況,並及時處理。失血嚴重者,須予輸血、輸液。
2.尋找出血病因,進行病因治療。
3.給予足夠的維生素c、k、p等,並給予適量的鎮靜劑。
4.靜脈注射50%葡萄糖、5%氯化鈣或凝血質(3~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促進凝血。適當應用止血劑,如抗血纖溶芳酸、6-氨基已酸、止血敏或雲南白藥等。
5.反復鼻腔填塞時間較長者,應加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四)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可酌情采用。 流鼻血的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是原發性的鼻出血,即血管因輕微的刺激而破裂,如大力送鼻涕、擦鼻、撩鼻、或打噴嚏。 其他撞傷如跌倒或被拳頭打面部都可以引至鼻出血。 癌病也是常見的原因。 血凝固的疾病如血小板不足... 反而一般人聯想起的血壓高不是原因。在高壓高的病人中,鼻出血的機會率和常人一樣,但如果真的流鼻血時則比嚴重。
單側鼻腔出血多是局部原因引起的, 雙側鼻腔出血則以全身性疾病為多見。
鼻前部出血以兒童、青年為多,常以外傷、鼻炎和維生素缺乏引起; 鼻後部出血多見於成年或老年患者,多由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引起。 小兒常可因挖鼻、鼻腔內塞入異物及鼻外傷引起鼻出血。 氣候變化、情緒激動、疲勞、打噴嚏、甚至擤鼻等皆可成為鼻出血之誘因。
應如何處理流鼻血?
鼻出血通常是原發性的,而出血的地方通常在鼻的前方,用手指壓著出血的血管通常可以止血。但多數人的手勢不正確。正確的方法是內兩只或三只手指按捏鼻頭軟的組織,最好是全部軟的部份。未夠五分鐘便不可松手看看也了血沒有。病人應坐著而頭是水平位置(即不是仰高,亦不是垂低)。
不可用紙巾塞進鼻孔,因為壓力通常不夠,而又有可能把部份紙巾留在鼻中。
如果用手指按捏不能止血,便應到急症室求診或或耳鼻喉科找。醫生會用vaseline紗布,gelfoam,merocelpack甚至可泵漲橡膠導管加壓到出血的部位。
止鼻血後,應找耳鼻喉專科徹底檢查,找出流鼻血的原因,然後醫治。
如何預防流鼻血? 不可用手指挖鼻孔。正當地醫治傷風或鼻敏感,可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的情況。
如果是經常性流鼻血,耳鼻喉專科可用電烙或化學方法(trichloroaceticacid,silvernitrate)把經常出血管封了。
如果原因是癌症或血凝固的病,當然另外處理了。
治療方法:
當出現鼻出血時,患者須鎮定,靜坐或臥位,用手指捏住鼻子,壓住止血點,暫時用口呼吸;用清潔棉花、布片或紙由鼻孔塞入以壓迫止血。若用浸漬過氧化氫、腎上腺素或麻黃鹼溶液的紗布、棉花等填塞,效果更好。也可用冷水敷於額部或後頸部,用無菌、細小凡士林紗布條由前鼻孔填入鼻腔,使之壓迫出血點,於24-48小時後取出;若繼續出血。可更換後重新填塞。治療鼻出血有兩個簡便藥方:
①取韭菜250克,搗爛取汁,分2次以溫開水沖服。 ②取大蒜30克,搗爛貼於同側足心。如果出血多、持續時間長,有血壓低、脈率小、出冷汗等症狀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送往醫院搶救。當此次鼻血止住後,應積極配合醫生尋找出血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根治性治療。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直接壓迫約五至十分鐘。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種方法簡單地來止血。而另一側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暢地呼吸著。 如果壓迫超過了十分鐘後血仍未止,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或有其他問題存在著,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 "冰敷額頭"的作用是希望藉額頭的皮膚遇冷時,能達到鼻部血管收縮以止血,但其效果並不好,因為距離出血的鼻孔部位太遠,且局部過於冰冷會引起頭部不適,所以正確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面
祝你健康~ 鼻出血是小兒的常見症狀。有的孩子看起來很健康,但反復發生鼻出血。有的在上課時或玩耍時;有的在晚上睡眠中;有的在上呼吸道感染、發燒時發生鼻子出血。以上情況都會引起家長的憂慮和不安,擔心孩子會發生嚴重的疾病。
鼻出血多發生於4~10歲的兒童,而且90%以上的患兒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原來在這裡有一個多血管區,由鼻腔內的動脈吻合網和靜脈血管叢構成。這裡黏膜薄,而且位置靠前,容易受到損傷而發生出血,故醫學上稱為鼻腔易出血區。
引起小兒鼻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鼻本身的原因,如鼻腔內發炎、鼻外傷而引起血管破裂,特別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干燥,使黏膜上的血管特別脆弱引起出血;還有全身方面的原因,如急性傳染病、發燒、血液病等。所以當小兒鼻出血時,需要到醫院及時檢查,找出原因,對症治療,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
外傷是引起鼻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此外,高熱引起鼻黏膜干燥,毛細血管擴張也可引起出血。
父母發現小兒流鼻血該如何處理呢?
1、指壓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讓病兒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緊緊的壓住病兒的兩側鼻翼,壓向鼻中隔部,暫讓病兒用嘴呼吸,同時在病兒前額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壓迫5~10分鐘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2、壓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時,可采用壓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體做法是:用脫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細的條狀,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壓,因為這樣達不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捏鼻止血時,安慰病兒不要哭鬧,張大嘴呼吸,頭不要過分後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經上述處理後,一般鼻出血都可止住。如仍出血不止,需及時送醫院;在醫院除繼續止血外,更需查明出血原因。
鼻出血是小兒的常見症狀。有的孩子看起來很健康,但反復發生鼻出血。有的在上課時或玩耍時;有的在晚上睡眠中;有的在上呼吸道感染、發燒時發生鼻子出血。以上情況都會引起家長的憂慮和不安,擔心孩子會發生嚴重的疾病。
鼻出血多發生於4~10歲的兒童,而且90%以上的患兒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原來在這裡有一個多血管區,由鼻腔內的動脈吻合網和靜脈血管叢構成。這裡黏膜薄,而且位置靠前,容易受到損傷而發生出血,故醫學上稱為鼻腔易出血區。
引起小兒鼻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鼻本身的原因,如鼻腔內發炎、鼻外傷而引起血管破裂,特別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干燥,使黏膜上的血管特別脆弱引起出血;還有全身方面的原因,如急性傳染病、發燒、血液病等。所以當小兒鼻出血時,需要到醫院及時檢查,找出原因,對症治療,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鼻出血又稱鼻衄,在小兒期很常見,當孩子突然鼻子出血時,家長往往非常緊張,變得束手無策,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發生鼻出血呢?發生鼻出血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讓專家來告訴你:
常見鼻出血的原因:鼻出血是臨床多種疾病的常見症狀,可單純由鼻部的病變引起,約占1/2左右,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也占1/2左右。小兒鼻出血的部位多發生在鼻中隔的前下方,這個部位叫做“立特氏區”。……>>>小孩經常出鼻血是什麼原因
整體原因
1.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體炎、肺炎,或者是猩紅熱、腮腺炎等傳染病,會出現高熱,此時鼻粘膜的血管也會劇烈地充血腫脹,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這種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熱。2.血液系統疾病:患血液病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孩子表現為莫名其妙的鼻出血,此時家長要格外注意。
局部原因
1.外傷:輕微的外傷如用力挖鼻、擤鼻,損傷了鼻中隔的“立特氏區”,可導致鼻出血。2.炎症:鼻腔局部的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會使鼻粘膜血管擴張或潰爛,而致鼻出血。3.腫瘤: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腫瘤,多富於新生血管,若出現潰瘍、組織壞死及繼發感染,都會表現鼻出血。4.氣候因素:氣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結痂,可致鼻出血。
發生鼻出血後我們應該做什麼?……>>>小兒秋季鼻出血急救法
1.首先家長要鎮靜,要安慰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驚慌失措,使孩子害怕,哭鬧不安,加重出血。2.采取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盡快將鼻出血止住。①指壓法,首先讓孩子坐下,稍向前傾斜。一定要讓孩子用口呼吸並捏緊鼻翼,使兩個鼻孔封閉10分鐘,要連續捏住壓迫足足10分鐘。一般可以止住輕度鼻出血。②填塞法,用無菌棉球粘上雲南白藥,塞進鼻孔,或用止血海綿填塞。此時需注意觀察咽部,若咽部有血向下流,說明鼻出血沒有止住。③扎指法,用繩緊扎中指的中節,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兩鼻出血則兩手同時扎。④導引法,雙足浸於溫水中,或以大蒜搗爛,敷於足心,右鼻出血貼左足心,左鼻出血貼右足心。3.平日注意預防,有鼻出血病史的孩子,除平日積極鍛煉身體外,當氣候干燥時,宜多飲水,並在鼻腔內點少許油劑,以保持鼻粘膜濕潤,不挖鼻,不用力擤鼻。
如果這樣處理還不能止住鼻出血,並且出血持續了20分鐘以上,一定要尋求醫生診療。如果你認為鼻部可能有骨折,可以用冰敷。如果頭部其他部位受到撞擊後,隨之出現鼻出血,可能提示有顱骨骨折,此時情況緊急。無論什麼原因,即便鼻出血被止住,也應該去看醫生,找出鼻出血的原因,清除致病菌因素,防止再次出現鼻出血。
===================== 鼻出血的好發部位在務中隔的前下方,此外粘膜下血管網豐富,粘膜薄而干燥,易破出血,醫宵上叫黎氏區,出血的原因: 1、局部原因:
(1)用力擤鼻、打噴嚏、挖鼻孔
(2)打擊傷摔傷
(3)鼻中隔偏曲;突面粘膜干燥破裂出血。
(4)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
(5)鼻息肉、鼻腔異物、腺樣體肥大。
2、全身原因:
(1)缺乏維生素a、b、c、d、k及鈣
(2)血小板減少
(3)再生障礙性貧血
(4)紫臀病
(5)血友病
(6)白血病
(7)肝、腎、心髒及循環系統疾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