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吃什麼藥比較好(7個月)? 小兒腹瀉是2-3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喂養不當、細菌病毒感染、甚至季節天氣的變換都會引起'又以夏秋季好發。
常見表現: -大便次數增加
-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發熱、精神不佳 -嘔吐 -脫水時產生口渴、眼窩凹陷等 -危重時,呼吸加快、昏迷
危害: 腹瀉干擾正常的胃腸功能,頻繁、大量腹瀉、嘔吐引起體內水分、電解質丟失、失衡,甚至導致死亡。反復或遷延性腹瀉導致患兒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
家庭可以采取的措施: 由於小兒腹瀉大體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對於此類要在病情發展嚴重之前,及時去醫院做大便化驗和培養,以便查出致病原,對症用藥。而對於由喂養飲食不當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可給予易於消化的面食、面糊,調節一下胃腸,而不要濫用抗生素,因為很多藥物對胃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
每次腹瀉後要給予水、米湯、果汁、補液鹽等任何一種50-200毫升;補充足夠的入量,並給予易於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硬食物;觀察病情變化,病情沒有好轉應再次看醫生,就診前准備好1小時內新排出的無污染的大便'以供化驗。
醫生可能采取的措施: -大便化驗和培養 -補充體液和電解質 -有膿血便時用抗生素治療
如何預防: -提倡母乳喂養,4-6個月時合理、漸進添加輔食 -注意飲食衛生 -護理嬰兒前洗手。
微量元素補充也要到位,含鐵量高的食物:普中紅蘑、動物肝髒、蛤蜊、海帶、黑木耳、魚、雞、牛肉、蛋、紫菜、菠菜、芝麻、紅棗、山藥、豆類等。此外,在吃含鐵食物的同時,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這樣更有助於鐵質的吸收和利用一般植物性食品中含鋅量低,生物有效性即吸收和利用率亦低;動物性食品含鋅量較高,吸收率高,生物有效性大,如肝髒、魚肉、瘦肉、人奶內的鋅含量高且易於吸收。而牛奶中的鋅由於與較多的大分子量配體形成難吸收的絡合物,而干擾了鋅的吸收。所以在一些人工喂養兒及以谷類為主食地區的兒童容易發生鋅的缺乏症。
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奶類(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髒、蛋黃、魚、肉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動植物中的維生素d要經過紫外線照射轉化為內源性維生素d,才能被人體利用,故小兒要適當曬太陽。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含鈣量高;紫菜、菜花含鈣也較豐富或者去買些紅蘑鮮蔬/金槍魚海苔/香菇三文魚拌飯料給寶寶拌在飯裡吃也不錯,淘寶上有賣的。裡面食材種類比較豐富,對寶寶發育很有好處的。 治療原則:預防脫水 糾正脫水 繼續飲食 合理用藥( 二)液體療法 方案一:適用於無脫水患兒,可在家庭治療 具體原則: (1)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2)繼續飲食、預防營養不良,以母乳喂養為主,較大孩子可用稀釋配方奶 (3)三天不見好轉,去醫院診治 方案二:適用輕至中度脫水患兒,以ors為主, 其配方為: nacl 3.5g 枸橼酸鹽 2.9g kcl 1.5g 無水葡萄糖 16g 加水1000ml,滲透壓311msoml飲後可 發生高na血症 歐洲兒科學會推薦應用低滲ors2配方為: nacl 2.7g 枸橼酸鹽 2.0g kcl 1.5g 無水葡萄糖 16g 滲透壓:249mosml 明顯減少大便數、量,縮短病程 ors的用量原則;能喝多少,給多少 治療方案三 適用於重度脫水患兒或中度脫水,但患兒不能口服ors液者 確定輸液總量:累積損失量 生理需要量 繼續丟失量 中度脫水:120-150ml/kg/d 重度脫水:150-180ml/kg/d
腹瀉病補液治療原則: 先鹽後糖、先快後慢、 見尿補鉀、糾酸補鈣 感染性腹瀉病的微生態療法 目的: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 拮抗病原菌的定植 有利於控制腹瀉 藥物:思密達:粘膜保護劑 治療原則:預防脫水 糾正脫水 繼續飲食 合理用藥( 二)液體療法 方案一:適用於無脫水患兒,可在家庭治療 具體原則: (1)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2)繼續飲食、預防營養不良,以母乳喂養為主,較大孩子可用稀釋配方奶 (3)三天不見好轉,去醫院診治 方案二:適用輕至中度脫水患兒,以ors為主, 其配方為: nacl 3.5g 枸橼酸鹽 2.9g kcl 1.5g 無水葡萄糖 16g 加水1000ml,滲透壓311msoml飲後可 發生高na血症 歐洲兒科學會推薦應用低滲ors2配方為: nacl 2.7g 枸橼酸鹽 2.0g kcl 1.5g 無水葡萄糖 16g 滲透壓:249mosml 明顯減少大便數、量,縮短病程 ors的用量原則;能喝多少,給多少 治療方案三 適用於重度脫水患兒或中度脫水,但患兒不能口服ors液者 確定輸液總量:累積損失量 生理需要量 繼續丟失量 中度脫水:120-150ml/kg/d 重度脫水:150-180ml/kg/d
腹瀉病補液治療原則: 先鹽後糖、先快後慢、 見尿補鉀、糾酸補鈣 感染性腹瀉病的微生態療法 目的: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 拮抗病原菌的定植 有利於控制腹瀉 藥物:思密達:粘膜保護劑 寶寶一貼靈 思密達(蒙脫石散),挺管用的,我兒子(三個月了)吃了不到三代就好了。 小兒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對於小兒腹瀉,我們如何才能預防及護理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董麗娟。 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 母乳喂養可防腹瀉 尤以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