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得了咽喉炎,怎麼辦?正文

寶寶得了咽喉炎,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礙飲食,肉眼檢查或x光鋇劑透視可發現腫瘤。

-------------------------------------------------------------

梅核氣的辨證論治

肝郁氣滯型
【證見】咽喉內有異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礙飲食。患者常精神抑郁,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善太息,郁怒,嗳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解郁。

【方藥】

1.主方半夏厚樸湯(張仲景《金匮要略》)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樸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

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干,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藥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栀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虛痰聚型
【證見】咽喉內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健脾理氣化痰。

【方藥】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砂仁6克(後下)。水煎服。

若痰黃舌紅者,加黃芩12克、薄荷6克(後下)。心煩者,加合歡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藥

(1)四君子丸(沖劑、液、袋泡劑),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沖劑每次15克,袋泡劑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劑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陳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
梅核氣的外治法

用冰硼散、冰麝散慢慢咽服,每次0.5克,每日6~7次。

--------------------------------------------------------------------------------
梅核氣的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1)毫針刺廉泉穴,針尖向上刺至舌根部,並令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異物感消失為止。

(2)取合谷、內關、太沖、豐隆等穴,中等刺激,留針15—30分鐘,每日1次

2.飲食療法
(1)合歡花蒸豬肝:合歡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泡浸4—6小時,再將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味,隔水蒸熟,食豬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於品)6-10克,放茶盅內,沖人沸水,加蓋煽片刻,代茶飲。

(3)蔥煮柚皮:鮮柚皮1個,在炭火上將外層黃棕色燒焦,刮去表層,然後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塊加水煮,將熟時以蔥兩棵切碎加入,用油、鹽調味,佐膳。

3.咽喉部導引法
(1)不拘行立坐臥,隨時閉目靜心,待神調氣定後,即行叩齒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攪動,待津液滿口時進行鼓漱,然後如咽硬物狀,將咽津吞下。

(2)靜坐,以舌托上腭,凝神該處有一股涼水流下,待將滿口時,吞下。

4.預防調護
(1)細心開導,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2)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或用咽喉部的導引法進行鍛煉。
 
咽喉炎症狀中藥中醫治療
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
 急性咽炎:
 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冬春季最為多見。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體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的並發症。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煙過度等,降低人體抗力,容易促其發病。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干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則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慢性咽炎:
 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復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繼發本病。自覺咽部不適,干、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惡心,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狀在說話稍多,過食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呼吸及吞煙均暢通無阻。
一、咽喉炎中藥中醫治療
1、強自身整體抗病功能才不會反復發作,用“正氣中藥方”。
2、結合清熱化痰、養陰止渴中藥。
3、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痰中藥。
4、急性發作時可短時服用抗生素。
5、萎縮性咽炎,加強補脾胃、補肺、養陰、降火中藥。
二、咽喉炎注意事項:
 (1)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2)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氣體者,應戴口罩、面罩等防護措施。
 (3)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4)避免煙、酒、辛辣、過冷、過燙刺激食物。
 (5)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使病菌不易生長。
 (6)冬苋菜、蜂蜜、番茄、楊桃、檸檬、青果、海帶、蘿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退火,潤養肺腎陰液的作用,可適量選食。
 (7)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不要長時間講話,更忌聲嘶力竭地喊叫。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為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延誤治療轉為慢性或者各種鼻病後因鼻阻塞而長期張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長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體炎,齲病等影響所致,也可以因為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煙酒過度等,另外全身因素如各種慢性病等都可繼發本病。主要分為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縮性或干燥性咽炎。主要表現為咽部可有各種不適感覺,如異物感、發癢、灼熱、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淨,講話易疲勞,或於刷牙漱口,講話多時易惡心作嘔。
1、消除各種致病因素,如治療全身性疾病,治療鼻窦炎。注意營養,增強體質鍛練。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在有粉塵或刺激性氣體環境中工作者應戴口罩。
2、根據不同類型的咽炎采取不同的治療辦法。局部可用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淡鹽水漱口,各種含片含服。金嗓利咽丸、樂頻清口服等。
3、不隨便使用胖大海沖服。
4、肥厚性咽炎可以應用激光燒灼或者微波凝固
5、可以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對干燥、干咳等症狀有一定的好處。
6.平時要吃些清淡性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2)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氣體者,應戴口罩、面罩等防護措施。

(3)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4)避免煙、酒、辛辣、過冷、過燙刺激食物。

(5)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使病菌不易生長。

(6)冬苋菜、蜂蜜、番茄、楊桃、檸檬、青果、海帶、蘿卜、芝麻、生梨、荸荠、

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退火,潤養肺腎陰液的作用,可適量選食。

(7)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不要長時間講話,更忌聲嘶力竭地喊叫。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抗炎靈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六味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於慢性期,肺腎陰液不足者。

(3)清音丸,每次3-6克,每日2次。

(4)金果飲,每次1湯匙,每日3次。用於慢性咽喉炎。

(5)風油精2-4滴,口服慢慢咽下(不可用水送服),每日5次。

2.驗方自療法

(1)生甘草5克、桔梗10克,開水沖泡服。

(2)金果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急性咽喉炎。

(3)鮮魚腥草60克,洗淨搗爛,用米泔水1碗煮沸沖調,加適量白糖,每日2

次,用於急性咽喉炎。

(4)生地黃60克、玉竹60克、桂枝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劑,用於慢性

咽喉炎。

(5)銀花、麥冬各10克、胖大海2枚,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於慢性咽喉炎。

(6)大蒜2只,大蒜搗爛後貼魚院穴、大椎穴。本方功可瀉熱清肺,用於治療熱

上擾咽喉,咽喉腫痛。

(7)小獨頭蒜30克、醋50克。將蒜放醋中搗爛,外敷患處。本墳消腫止痛作

用甚佳,對風寒濕熱上擾致咽喉腫痛均有效。

3.飲食自療法

(1)鮮絲瓜4根,切塊搗爛去渣取汁,1次服完。

(2)花生米去皮開水炖服。用於治聲啞、失聲。

(3)白蘿卜1只,香果3只,水煎後撈出,用白糖適量,代茶飲,每日2次。

(4)海帶400克,洗淨切絲,水煎後撈出,用白糖200克腌制1天後食之,

每次50克,每日2次用於慢性咽炎,用於咽有異物感者。

(5)百合9克,綠豆15克,同煮加適量糖食用。

(6)紅棗5只,在火上將皮燒焦,加白糖水喝。

4.外治自療法

(1)將食鹽炒熟研末,吹入咽部,吐出涎水,可消炎止痛。

(2)用食醋加等量水漱口,可減輕疼痛,每日多次。

(3)西瓜霜適量,取少許吹咽部,每日3次。

(4)錫類散適量,取少許吹咽部,停止講話5分鐘,每日3次。藥汁可以咽下。
 
治療慢性咽炎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1、治療慢性咽炎不宜服用抗生素。因為慢性咽炎並非細菌感染,消炎藥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殺死咽毒,反倒將有益菌破壞,導致免疫力下降,加速病情發展。
2、咽炎越久越難治療。應該早發現早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3、應該選用臨床上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化淤、止血生津、滋陰利咽、扶正祛邪的中藥進行治療。
 
【病因症狀】
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
急性咽炎:
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冬春季最為多見。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體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的並發症。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煙過度等,降低人體抗力,容易促其發病。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干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則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慢性咽炎:
主要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復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小孩晚上往外面樣奶水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