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十二歲孩子不聽話父母怎麼辦正文

十二歲孩子不聽話父母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見,結果逢他看的高興時,他就說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興時,他不但不聽,還發脾氣,擺出家長的架子壓人。起初,姗姗只是在這個問題上不服,漸漸地,這種不滿就擴散開來,爸爸說的話都不願意聽,姗姗的叛逆心理愈來愈嚴重。

把孩子當小小孩對待
再有一些父母無視孩子地成長,總是把孩子當小小孩子對待,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這是造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兒園裡老師經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姗姗聽了以後特別想做點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一天,姗姗提出晚飯後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媽媽左思右想一番,還是以“萬一碗摔碎了怎麼辦?”“碎片刺破手怎麼辦?”等理由拒絕了她。沒有做成事情,姗姗可不高興了,睡覺時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還賴在爸媽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處罰她。
第二天晚上,姗姗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飯後姗姗又提起洗碗的事,媽媽再次重復昨天的理由,沒想到小姨卻爽快的說:“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夠不著水龍頭,我給你墊個小凳子,萬一碗摔壞了也沒關系,小姨再買新的。”小姨話剛說完,姗姗就興奮的大叫起來:“謝謝小姨。”接著,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認真、仔細。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見,父母確實要反過來想一想:自己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難道孩子天生就是一個不聽話、愛搗亂的孩子嗎?孩子真的想做一個處處和爸媽作對的人嗎?其實應該說,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長。
換個角度來說,父母喜歡乖孩子的真實理由是什麼?我們不喜歡孩子和自己作對的目的何在?其實說穿了,還不是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自我意識萌發,獨立性、自主性正蓬勃發展的孩子,是否有點太自私、也太短視了呢?

讓家裡也像學校一樣好玩

“喬喬,不能碰;喬喬,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這樣的話你是否很熟悉?父母常常為了禁止孩子碰家中的東西,疲於奔命的追趕和阻止,而這往往是夫妻、親子糾紛的導火線。吵的不只是父母雙方不同的教養意見,連帶的孩子也會受到責備,嚴重的還會遭受處罰。
家長對幼兒的學校生活狀況並不清楚,也不了解老師是如何引導孩子,往往對老師存著崇拜的心情,卻從來未思考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何不同!
由於幼教專業的進步與咨詢的發達,讓每個做家長的無不絞盡腦汁,為孩子選擇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但卻忽略了最好的學習環境就在孩子的聲旁——家庭。當我們懷疑為什麼孩子在學校那麼乖,在家中卻如魔鬼般讓人難以招架時,我們就應思索:學校為什麼吸引孩子,讓孩子如此著魔似的專心且認真的樂在其中?


客間兼游戲間大人小孩都快意
當擁有自己的房子時,我思索的重點是如何為孩子布置一個游戲空間,而不是到家具行選購傳統的客廳設備,當我在客廳裡布置一個屬於孩子活動空間後,增加了我和孩子共處的時間。
雖然朋友拜訪,都埋怨沒有椅子,只能坐在地板上,但我還是和顏悅色的說:“大人犧牲一點,可換來孩子的快樂!”所以當有朋友造訪時,我與朋友總是能盡興的聊天,因為孩子有了他的游戲天地,便不會再吵鬧。這是我最得意的設計,而朋友則戲稱這是一間托兒所,孩子們一定很喜歡!
我利用客廳當成游戲空間,則有下列幾點原因:
•孩子在兩三歲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較難溝通的時期,與其禁止他們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還不如不要這項家具。
•客廳的一隅設計成孩子的游戲空間,另一部分設計為大人的空間,當有客人來訪時,可看顧孩子又可接待客人。
•客廳是家人使用最頻繁的場所。
•購置客廳的家具所需昂貴,又怕家中孩子搞破壞,因此購買簡單又便宜的櫃子布置客廳,即節省又有利於孩子使用。
 

上一页  [1] [2] 

胎兒一直動。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