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周公百歲酒糖尿病人能喝嗎正文

周公百歲酒糖尿病人能喝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周公百歲酒糖尿病人能喝嗎
 
哇!
雖然我不知道,
因為我還在上中學,
還沒學什麼藥材的..
不過你的分數真的好吸引人哦~!
 
[食療]補血益氣類
推薦查看本文html版本




保鎮丹田二精丸


【配方】黃精1000g,枸杞1000g,蜂蜜1000g

【功效與應用】本方補中益氣,滋陰補血,益精明目。適用於老年人抗衰防者食用。原方雲:“常服,助氣固精,補鎮丹田,活血駐顏、長生不老”。

【方解】方劑來源古代食療《奇效良方》。方中黃精,又名太陽草味甘,性平。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治虛損寒熱、肺痨咳血、病後體虛食少、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癫癬疾等症。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腎潤肺,補肝明目。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制法】二者研為粉末,煉蜜為丸或為膏。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或1匙,溫酒送服。



活血化瘀祛壽斑方


【配方】當歸10g,生熟地各10g,丹皮10g,川郁金10g,紅花3g,炙大黃3g,絲瓜絡12g,苡仁15g,炙首烏12g,骨碎補10g,麥冬10g,黃芪18g

【功效與應用】本方滋陰補血,行瘀通經,清熱利濕,托毒生肌。適用於中老年面部出現褐斑(亦稱壽斑)者食用。

【方解】紅花,味辛苦,性溫。活血化瘀,調經。主治血滯經閉、經痛、產後腹痛,跌打損傷等症。大黃,味苦,性寒。攻積導滯,瀉火解毒,行瘀通經。主治實熱便秘,腹痛脹滿、痢疾、黃疸、瘀血經閉、目赤口瘡、癰腫等症。絲瓜絡,味甘,性平。通經活絡,清熱化痰。常用於腎虛腰痛、婦女崩漏等症。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用於治療脾虛水濕不化,食少洩瀉、腹脹水腫、小便短少以及筋骨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骨碎補,味苦,性溫。補骨,接骨,活血,升發。用於跌打損傷及腎虛,牙齒松動、耳鳴等症。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用於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熱病傷津、便秘等症。上述諸藥合用有補血活血,清熱利濕的作用。

【制法】諸藥文火熬汁、連熬3次,過濾,將3次所得之汁加冰糖調味,濃縮成半倍液。

【服法】開始前2周每天1劑,以後隔1天1劑,連服3個月有顯著療效。



龜肉炖雞


【配方】龜肉約250g,母雞1只,姜、胡椒、料酒、食鹽等適量

【功效與應用】龜肉炖母雞,補虛溫中,滋陰補腎。適用於陰虛血虧,體質瘦弱,腰足無力、小便頻數、未老先衰等症。

【方解】方中龜肉味甘、酸、鹹,性溫。滋陰補血、補腎益精、祛風濕、強筋骨。龜肉大補與鱉肉類似,久食健身長壽。民間常用於以治療久病體弱、精血虧損、消瘦乏力、久癱痿弱、虛勞咳嗽、咯血、筋骨疼痛等症。雞肉味甘,性溫。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用於虛勞羸瘦、食少、洩瀉、下痢、消渴、水腫、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症。大補元氣的龜肉與溫中益氣的雞肉合用,可增大其補益作用,對老年人健身長壽極其相宜。

【制法】將龜肉、母雞洗淨、切塊、同調料一齊入鍋內,加水炖熟爛。

【服法】1日分3次,佐餐食用。



周公百歲酒


【配方】黃芪、茯神各60g,熟地、當歸、生地各36g,黨參、白術、麥冬、茯苓、陳皮、川芎、防風、山萸肉、枸杞、龜板膠各30g,五味子、羌活各24g,肉桂18g

【功效與應用】周公百歲酒,為傳統補益酒,補氣活血抗衰老。適用於中老年人氣血衰弱、亡血失精、四肢無力、肢體麻木者食用。

【方解】方中黃芪、茯神、熟地、當歸、生地、黨參、麥冬、茯苓、枸杞、肉桂的功用已在前面作了介紹。方中山萸肉,味酸澀,性微溫。滋補肝腎,固澀精氣。主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小便頻數等症。白術,味甘苦,性溫。健脾益氣,利水化濕。主治脾虛洩瀉、水腫痰飲等症。川芎,味辛,性溫。活血,調經,祛風,止痛。主治月經不調、頭痛、風濕痺痛等症。防風,味辛甘,性微溫。發表,祛風,勝濕。主治外感風寒、發熱頭痛、骨節疼痛等症。羌活,味苦辛,性溫。祛風,散寒,勝濕。主治感冒風寒、頭痛、關節疼痛、風濕痺痛等症。其它諸藥均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養陰強身的作用。諸藥合用泡酒,有益於中老年人補氣活血抗衰老。

【制法】上述諸藥切碎、加冰糖1000g,大棗適量。裝入布袋,浸入10kg白酒內,裝壇密封,用熱水隔壇加熱2小時,然後將壇取出,再浸泡7日。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15ml。

【禁忌】孕婦忌服。



人參羊藿酒


【配方】人參、淫羊藿、熟地、五味子、當歸各10g,麥冬15g,白酒500g

【功效與應用】人參羊藿酒補氣血,暖手足,寧心神。適用於中老年人冬春季節,氣血不足,手足冰涼,心悸失眠,神經衰弱等症。

【方解】方中五味子,味酸甘,性溫。益氣生津,補腎養心,收斂固澀。用於肺虛咳嗽、津虧口渴、自汗、慢性腹瀉、神經衰弱等症。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用於虛脫、心衰、氣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忡、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症。淫羊藿,味辛甘,性溫。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用於陽萎、腰膝痿弱、四肢麻痺、健忘等症。熟地,味甘,性微溫。滋陰補血。用於血虛及肺腎陰虛、腰膝痿弱、痨咳骨蒸,遺精、月經不調、耳聾、目昏等症。當歸、麥冬的性能已在前面作了介紹。諸藥合用泡酒,老年人服用能補氣養血防衰老。

【制法】將上述藥物洗淨,切片,放入陶瓷器內,入白酒浸泡,15日後取出清液,把藥壓搾取汁。然後與清液合並,濾後飲用。

【服法】1日2次,每次5~10ml。



五加當歸牛膝酒


【配方】五加皮、當歸、牛膝各60g,糯米1000g,甜酒曲適量

【功效與應用】五加皮當歸牛膝酒補肝腎,益氣血,抗衰老。適用於肝腎虧損,氣血不足的中老年人服食。

【方解】原方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方中五加皮味辛,性溫。祛風濕,壯筋骨。有與人參相似的強壯作用,較人參還要強而持久,而無人參的燥熱。有增強適應性,免疫性,抗癌及增強機體對非特性的防御功能。用於風寒濕痺筋骨拘攣等症。方中當歸、牛膝的性能已在前面作了介紹。三藥與糯米合用釀酒,老年人飲用能補血益氣抗衰老。

【制法】五加皮、當歸、牛膝三者煮汁,以汁煮糯米,冷後,加甜酒曲適量發酵,密貯備用。

【服法】酌量飲之。



枸杞飲


【配方】枸杞10g

【功效與應用】枸杞飲抗衰老、延年益壽。適用於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方中枸杞味甘,性平。滋陰補血,益精明目。用於目昏眩暈、腰膝酸軟,糖尿病等症。《神農本草經》曰:“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藥性本草》謂其“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制法】將枸杞子放入保溫杯內,沸水沖泡,加蓋悶泡10分鐘。

【服法】代茶頻飲,也可以上下午各1杯,效果更顯。



首烏大棗粥


【配方】制首烏30g,粳米100g,大棗5枚,冰糖適量

【功效與應用】首烏大棗粥益腎抗老、養肝補血。適用於肝腎不足,老年性高血脂,便秘等症。

【方解】方中粳米味甘,性平。健脾胃、生氣血、養髒腑、壯身體。體質虛弱的人,常煮粥食,可健脾養胃,除濕止瀉。首烏大棗與大米合用煮粥,以清熱潤肺的冰糖調味,能增大養肝補血的功效。凡肝腎不足的老年患者,可作食療用。

【制法】將制首烏用紗布包裹,米淘洗,大棗、冰糖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粥,粥成前撈出藥包。

【服法】早晚餐用,連服3~5日。



瓊玉膏


【配方】人參30g(或黨參100g),茯苓200g,生地500g,蜂蜜500g

【功效與應用】本方益脾和胃,潤肺生津,滋養陰血,寧心安神。適用於中老年人身體虛弱,須發早白,記憶衰退,睡眠不穩等症。

【方解】此方來源於古代食療學載:“此膏填精補髓,腸化為精,萬神俱足、五髒盈溢、白發變黑,返老還童,行如奔馬。日進數服,終日不食亦不饑,開通強志,日誦萬言,神識高邁、夜無夢想。一粉分五處,可救五人痛疾,分十處,可救十人痨疾”。方中人參大補元氣;茯苓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生地滋陰養血,三者與清熱補中的蜂蜜配伍為膏,能填精補髓,對老年人尤益。

【制法】人參(黨參)研細末,生地搗爛,與蜂蜜煉熟(略加水)成瓊玉膏。

【服法】每日早晚取1匙,用酒或開水送下。



核桃故紙膏


【配方】胡桃仁、破故紙、杜仲、草薢各200g

【功效與應用】本方益氣養血,補腎助陽,祛風利濕。適用於中老年人氣血虧損,命門火虛,腎虛咳嗽,須發早白,腰膝酸痛等症。

【方解】本方來源於我國古代食療養生學《御藥院方》。方中胡桃仁味甘,性溫。補腎納氣,滋陰潤燥,化石通淋,補血益髓。《本草綱目》記述:“胡桃,通命門,利三焦,益氣養血,與破故紙同為補下焦腎命之藥。夫命門氣與腎通、藏精血而惡燥,若腎命不燥、精氣內充,則飲食自健、肌膚光澤、髒腑潤而血脈通,此胡桃佐補藥之功也”。破故紙,又名補骨脂味辛、性溫。補腎助陽,溫脾止瀉。治腎虛冷瀉、遺尿、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症。《日華子本草》記述:“興陽事、治冷勞、明耳目”。杜仲味甘,微辛,性溫,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高血壓等症。萆薢味苦,性平。祛風利濕。治風濕頑痺,腰腳不遂,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濕熱瘡毒。

【制法】破故紙、杜仲、萆薢三味煎水、過濾、留汁,再將胡桃仁搗爛,入汁中熬成四物膏。

【服法】每日早晚1匙,溫開水或酒送服。



黃芪枸杞散


【配方】黃芪75g,枸杞50g,人參50g,桂心1g,當歸50g,芍藥50g

【功效與應用】黃芪枸杞散補氣升陽,益脾暖胃,益精明目,利水消腫。適用於中老年人體質虛弱,下焦虛傷、微渴、小便頻數、氣血兩虧等症。

【方解】方劑來源於我國古代食療養生秘方《聖惠方》。方中桂心(肉桂加工過程中撿下的邊條,除去栓皮者)味辛甘,性熱。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上熱下寒、腰膝冷痛。芍藥味苦酸,性涼。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制法】諸藥研細末,過篩為散。貯備用。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g,煎水,以生姜2片,大棗3枚為引,溫熱服。

【禁忌】壯實,實熱者忌食。



歸棗芝麻糊


【配方】當歸4g,大棗5枚,黑芝麻20g,紅杞5g,黨參4g,雞蛋2個,冰糖、豬油適量

【功效與應用】本方補中益氣、和胃潤肺、補肝明目,滋潤五髒。適用於中老年人身體虛弱、羸瘦、氣短、腰膝無力、咳嗽氣喘等症。本方為民間經驗方,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方解】方中黨參味甘,性平。補中益氣,養血補肺。用於氣短、心悸、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當歸補血活血,大棗滋陰養血,芝麻補肝腎、潤五髒,雞蛋營養豐富、滋陰潤燥、養血安神

[1] [2] 下一页

小孩子睡眠不好晚上入睡困難這是為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