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哪種牌子的補鈣\補鋅產品適合四五個月的寶寶吃?正文

哪種牌子的補鈣\補鋅產品適合四五個月的寶寶吃?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人為的造成或加重孩子的缺鈣現象。

寶寶一天需要多少鈣

人體對鈣的需要是隨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差異的。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和多數醫學書的介紹,膳食中鈣的需要供給量每天是:

1~6個月的嬰兒,母乳喂養的寶寶約300毫克,人工喂養的寶寶約400毫克。

7~12個月的嬰兒,約500~600毫克。

1~3歲幼兒,每天需要約600~800毫克,青春期約1000毫克。

成人800毫克,孕婦約1200毫克。

1瓶鮮牛奶(220毫升)的含鈣量約220毫克左右,如果每天能喝1~2瓶牛奶,就可得到200~400毫克以上的鈣,再加上食物中的鈣,合起來就能滿足孩子一天的需要量。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嚴重的鈣缺乏。

專家提醒:如果寶寶缺鈣單純補充鈣劑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鈣的吸收、利用、調節和排洩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是三個最主要的調節因素,其他還會受鈣的制劑、寶寶年齡、服用時間、服用方法、食物成分等因素的影響,這就不難理解生活中很多寶寶補了大量的鈣但還是發生“缺鈣”的現象。

如何給寶寶補鈣?

每100克母乳含鈣30毫克、牛奶含104毫克,根據補鈣的需要,嬰兒每天補充500毫克左右鈣,應該不會有鈣的缺乏了。如果仍然有缺鈣現象,就不是單純的補鈣不足,而是另有原因,如有維生素d的缺乏、甲狀旁腺功能不足或鈣的吸收障礙等。此時,補充大量的鈣是無濟於事的,反而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果1歲的寶寶每天能喝600毫升的奶,再適當補充含鈣食物或是鈣劑,一般不會發生明顯的缺鈣。但需要注意的是嬰兒維生素d的缺乏比鈣的缺乏更為普遍,而且是造成鈣吸收和代謝障礙的重要因素,因此,補鈣的同時,每天應為寶寶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補鈣過多有危害

補鈣不是越多越好,成人對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每天2000mg,而成人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800mg。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攝入過多的鈣,可能會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鈣過多造成的危害也不能忽視,補鈣過量可能增加肺、腦、腎、心血管、眼周圍組織發生鈣沉積,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會引起便秘、食欲不良、高鈣尿症等不良反應,還可能導致寶寶囟門過早閉合、限制大腦發育,骨骺提前愈合、影響生長發育等,所以補鈣也不能過量。

補鈣應注意的那些問題

*補鈣不能被廣告牽著鼻子走。有段時間鈣劑產品的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補鈣,導致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實際上,有些廠商為了增加產品銷量、擴大知名度,在廣告中加入了一些不實之詞,誇大效果。研究表明,各種鈣劑對於人體的吸收率大致在30%~40%左右,與宣傳的吸收率高達90%或以上顯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對待這些,需要在購買鈣品時有正確、客觀的判斷,不能跟隨廣告走。

*簡單的測試不能確定是否缺鈣。其實缺鈣的意思是非常籠統、含糊不清的。醫學上並無“缺鈣”這一名詞,只有表現缺鈣的具體疾病如佝偻病、低鈣血症、骨質疏松症等,而造成這些疾病的因素不僅是補鈣不足,還有其他復雜因素。因此,單用一種儀器的簡單測試不能確定寶寶是否缺鈣。最近一項長達7年的研究認為鈣片和維生素d對治療骨質疏松不但作用甚微,甚至還有引發腎結石的潛在危險。可見缺鈣的診斷是復雜的,補鈣更不可隨意而行。

*補鈣產品要注意質量。目前補鈣產品不計其數,常人難以選擇,醫生也難以適從。媽媽們在選擇產品時,不能認為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還推出了“原子鈣”、“納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實際上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和鈣產品的顆粒大小無關,關鍵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專家提醒:直接從骨骼、牡蛎等含鈣豐富的物質中提取的鈣制劑,可能會有鉛、砷等有毒物質的污染,一定要選購有國家檢驗認可的藥字號制劑安全產品。

文/王永午(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兒科教授)

給小寶寶補鈣經典教程


2003年4月10日15:14《為了孩子》


1、俗話說“春天防抽風”,請問該如何預防寶寶出現抽風現象?

鈣是人體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在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其余的1%,一半與檸檬酸螯合或與蛋白質結合,另一半則以離子狀態存在於血液、細胞外液和軟組織中,這部分鈣含量雖少,但在體內與骨骼鈣之間保持著動態平衡。

人體內的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於不斷更新狀態中,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見而已。嬰幼兒生長速度快,體內的鈣實際上每天都處於部分更新狀態中,因此嬰幼兒補鈣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嬰幼兒期骨骼中的鈣每1~2年就全部更新一次,以後隨年齡增長更新速度逐漸變慢,成人更新一次約10~12年。

春天陽光充足,人體皮膚經陽光照射可以產生較多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食物中的鈣,而且也有助於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如果在春天給孩子提供含鈣的食品較少,而維生素d較多時,孩子血中的鈣會向骨骼沉積,而引起血液中鈣的濃度下降,從而導致孩子手足搐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抽風”或“抽筋”,這種情況也可見於服用較多的維生素d而鈣攝入較少的孩子。

要預防抽風的發生,一定要在補充維生素d的同時提供充足的鈣。一般來說,每天攝入400~450毫升配方奶或牛奶的孩子,鈣的攝入量是充足的。給孩子的食譜中還應包括其他富含鈣的食品,如豆制品、蝦皮等。喝足配方奶的孩子,可以隔天補充維生素d。如果天天補充,可能會造成維生素d的過量。

2、哪些症狀表明寶寶缺鈣?

兒童期尤其是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對鈣的需求也相應較大,因此,自寶寶出生後就需要不斷提供充足的鈣,才能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並使骨骼和牙齒長得堅固結實。如果懷疑自己的寶寶缺鈣,你可去醫院檢查一下,盡快加以糾正。因為缺鈣不僅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身高的增長,也會引發一些其它問題。

寶寶輕度缺鈣可表現出以下一些症狀,如煩躁、好哭、睡眠不安或易醒、易驚跳、多汗、枕部脫發圈、出牙落後等,缺鈣嚴重者可引起佝偻病,甚至引起各種骨骼畸形,如方顱、乒乓頭、手镯或腳镯、肋骨外翻、雞胸或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此外,還可出現肌張力低下、運動機能發育落後,大腦皮層功能異常、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等。這些症狀也可出現於維生素d缺乏的孩子。寶寶缺不缺鈣,你首先要分析寶寶的膳食,看看從寶寶的膳食質量中獲取鈣的量是否充足,其次要了解寶寶的表現。

3、專家都說要在日常膳食中多給寶寶提供含鈣豐富的食品,請問哪些食品含鈣豐富同時也適合寶寶食用?

人體對鈣的需求是隨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根據中國營養學會1988年修訂的推薦每日膳食中鈣的供給量是:1~6個月,母乳喂養兒300毫克/日,人工喂養兒400毫克/日;6~12月,400毫克/日;1~4歲,600毫克/日;4~11歲,800毫克/日;11~18歲,1000毫克/日。在日常生活中,鈣的主要來源還是通過食補,即多攝取富鈣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蝦皮、蝦米、芝麻醬等。對所有的孩子而言,每天都要食用奶類食品,因為奶類和奶制品含鈣量豐富,而且吸收利用好,如1瓶牛奶(220毫升)的含鈣量約200毫克左右,要是每天能喝上1~2瓶鮮牛奶,就可得到200~400毫克的鈣,再加上其它食物中的鈣,合起來就能滿足孩子1天的需要量。值得一提的是:奶酪含鈣量也很高,家長可以自制蔬菜奶酪漢堡包,以增加鈣的攝取。不愛喝奶的孩子,可以改喝酸奶。另外,豆類及豆制品的含鈣量也較高,最好能每天食用25~50克。

4.我的寶寶不滿3歲,這麼大的寶寶每天都要補鈣嗎?鈣粉、鈣片哪一種較好?

如果食品中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鈣,則需另外補充鈣制劑,如鈣粉、鈣片、或鈣膠囊。目前市場上鈣制劑五花八門,因此父母在選購時應仔細看清鈣制劑的化學成分、鈣元素的含量以及鈣的溶解度和吸收率,不要盲目地跟著廣告走。我們並不提倡對所有小孩子都要補鈣,如果有的家庭一日三餐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鈣,就不必再補鈣。一般來說,鈣的吸收都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嬰幼兒可口服魚肝油,預防量是400國際單位/日,另外要多曬太陽,暴露的皮膚盡量多一些,皮膚在陽光的紫外線照射下,可產生維生素d3。

目前有一類鈣制劑,如氨基酸鈣、蘇糖酸鈣、維生素c鈣等都屬於分子鈣,它們可以被人體主動吸收,並不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但並不是說服用分子鈣的孩子就不需要維生素d,因為食物中鈣的吸收仍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所有的鈣制劑都可以提供鈣,但有的吸收好一點,有的含量高一點,有的對胃刺激小一點,一般來說,家長可以聽取有關醫生的建議來購買鈣制劑。

5.給小寶寶補鈣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給小寶寶補鈣首先要明確是否需要補鈣,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需要補鈣。如果人工喂養的寶寶每天攝取700~750毫升的配方奶,鈣的攝取量就是充足的。一般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補鈣。配方奶喝得較少的大齡嬰兒,如8~12月齡的寶寶也可以考慮補鈣。此外,經醫生診斷缺鈣的小寶寶應該補鈣。此外,父母還應該了解一些有關補鈣的基本知識:

1、魚肝油和鈣粉不一定要同時服用,一般魚肝油可以在吃早點時服用,鈣制劑一般在臨睡前服用,也可在午餐和晚餐之間服用,以減少食物中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2、年輕父母不要自己購買鈣制品,因為有些鈣制品含鈣量很低,如葡萄糖酸鈣;有的含重金屬較多一些,如海洋牡蛎殼鍛制的產品;有的對胃刺激性大一點,如碳酸鈣。建議向有關專科醫生咨詢,並且要聽清醫生講的道理,然後才購買。

3、熟悉促進鈣吸收和抑制鈣吸收的某些因素。

1)促進鈣吸收的因素: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並促進鈣在骨骼的沉積。如糖對鈣的吸收也有促進作用。飲食中蛋白質供應充足有利於鈣的吸收,這可能是由於蛋白質消化產生的氨基酸可以與鈣結合,形成可溶性的鈣鹽,因而促進鈣的吸收。機體對鈣的需要量增多時,食物鈣的吸收率會有所提高,例如成人僅能吸收膳食中鈣的20%,而嬰兒和孕婦對膳食鈣的吸收率可高達50%左右。此外,機體對鈣的需要量增加時,膳食鈣的貯留也會增多。

2)抑制鈣吸收的因素: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過多時,不僅食品本身所含鈣不易被吸收,而且還會影響其他食品中鈣的吸收,如菠菜、竹筍、苋菜、蓊菜、毛豆、茭白、洋蔥、草頭等。因此在烹調這些蔬菜之前,可先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燙一下,可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脂肪進食過多時,消化後產生的游離脂肪酸在腸道來不及吸收,也容易與鈣結合而隨糞便排出,使鈣的吸收減少。膳食蛋白質攝入過多時,會增加尿中鈣的排出量。因此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結構,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此外,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時,其中的成分與鈣結合也會降低鈣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小孩吃較多的粗雜糧。

●上海兒童醫院營養研究室主任、教授蔣一方


小寶寶補鈣過量危害多多!
如今,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補鈣方面存在諸多誤區,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這些做法不僅影響兒童胃口,就連才幾個月大的寶寶也會患上便秘。兒科專家指出,寶寶補鈣一定要適量,最好不要輕易給孩子專門補鈣。

有些家長知道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因此經常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事實上,維生素d並不是營養品,過量服用後,長期積聚在兒童體內,會引起食欲下降、惡心和消瘦等症狀,而患血鈣和尿鈣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腎、腦、心和肺等髒器也有可能異常鈣化。

記者從兒科門診了解到,如今不少嬰兒發生厭食和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左邊肋骨裡咕咕叫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