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不肯吃飯怎麼辦?正文

小孩不肯吃飯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2、固定的開飯時刻

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8、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松、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解決,不要隨意的根據自己或寶寶的需要而改變什麼.


巧治小兒積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法有哪些?

1、酸牛奶。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卻後去脂肪膜,如此反復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於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後澱粉變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將大米洗干淨,晾至半干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後即可。焦米湯中澱粉變成糊精,易於消化。適用於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卜汁。先用胡蘿卜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6、蘋果泥湯。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並富含鹼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7、淡茶水。取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每日4次,因茶內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興奮、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對急性胃腸炎有療效。以上幾點你不妨試試,希望對寶寶有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
 
子到了1歲後,做父母的都會有同感,吃飯是件頭痛的事。確實是這樣,孩子滿周歲後,對飯的興趣再也不像嬰兒時期那麼濃厚了,他們更感興趣的是跑來跑去、爬上爬下、玩扔東西、手腳不停,很少有安頓的時候,不會老老實實坐著讓父母喂飯。顯然,進食就成了個問題。如果父母一手持勺,一手拿碗,躬腰駝背,追著孩子滿屋子轉去喂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首先得明白,1歲後的小兒體格發育的速度比嬰兒期減慢了,自然他對食物的需要量相對要少。因此,飯量不會像父母所期望的那麼大。父母對孩子的吃飯要求不應該比孩子本人還要急切,過多的分量孩子是接受不了的,反而容易使孩子認為父母在強迫他吃,吃飯是父母的要求,是父母的事情,孩子的進食就會從主動轉為被動,這樣,進食就成了問題。第二,孩子邊吃邊玩,也就說明他的肚子確實不太餓,如果確實肚子餓了的時候是不會到處玩的。父母見到孩子對吃飯已沒了興趣,就應該態度堅定地把飯菜收走。如果孩子見狀哭起來,可經再給他一次進食的機會,假如他無反悔的表現,就不要再喂下去了。可能有的父母會擔心孩子沒吃飽,過一會兒又把飯菜熱熱給喂上,這種做法是不行的。你是在提醒孩子盡管玩吧,反正過一會兒還有吃的呢,一頓飯拖拖拉拉,到下頓飯時,孩子肚裡還有存貨,肯定又不會好好進食。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失去興趣的時候不聲不響地終止進餐,即使孩子沒吃飽也不會影響身體,你可以把下一餐時間提前些,孩子真正餓了就會老老實實地吃飯了。第三,邊吃邊玩對小兒的消化吸收不利,吃飯不僅僅是嘴巴吃進去再咽下去的事,而是有一系列全身的反應。人在進食時看到飯菜首先在大腦裡引起興奮,在大腦的支配下,又使胃腸道系統有節律地運動、興奮,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很好地消化吸收,整個進食是一個有機的完整的過程。如果吃飯時心不在焉,對大腦的刺激就會減弱,大腦的支配作用減弱,以至於整個消化系統處於渙散狀態,不利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孩子的興趣在玩上,根本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難以促進食欲,再鮮美可口的食物也不能給他留下印象。孩子對吃飯就沒有強烈的要求。明白了以上三點,父母在安排孩子進食時,就要給孩子創造一下安靜、愉快的進食環境,讓孩子主動參與吃飯的准備工作,如洗手、拿小椅子等等,你偷偷拿走孩子的玩具,讓孩子意識到馬上就要吃飯了,把注意力轉到飯菜上來,吃飯時不要訓斥孩子,如果孩子已表示不願吃,就不要勉強,即使孩子沒有把父母專為他做的菜吃完。不能把孩子在飯桌小椅子上拘束時間太長,不然以後孩子一看到飯桌,就會食欲沒有了,總之要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件愉快的事,完全是自覺自願的。有一種情況是應該另當別論的,1歲多的小兒即使能坐下來吃飯,父母也別指望他能老老實實、一動也不動地坐著,不然你會失望的。他會忍不住用手指往飯菜碗裡戳戳,或一把就去抓飯菜,或手上沾著飯粒在桌上玩等等,讓你覺得一頓飯好難喂,但是,盡管孩子這樣玩著,他的嘴巴一直在努力吃著,你就不能認為孩子在搗蛋,也不能算邊吃邊玩,不需要停止他的進食,也不要去阻止孩子這些動作,你只要當心飯菜碗別讓孩子弄翻就行
 
一、從習慣抓起
根據實際,定出相關的措施:1、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身的習慣;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鍛煉及各種游戲活動,保證孩子有個好的心境;3、控制零食,嚴格做到一日三餐二點,決不讓孩子亂吃零食;4、鼓勵與榜樣相結合。。5、饑餓法。在已實施的以上所有辦法且機體無病痛的情況下,實在不願意進食的,那就說明孩子真的不餓,不必強求,不妨讓其離開飯桌,去搭積木,看畫書等,那麼下頓飯必能香噴噴地吃。

二、改變方法,激發食欲

1、講一些不吃飯的危害,如不好好吃飯身體就差,身體差抵抗力降低就要生病,生了病要看醫生,要打針吃藥,孩子一聽到打針就害怕,自然也就好好吃飯了。2、正面鼓勵法。遇到孩子厭食、挑食,可以運用孩子最崇拜或最喜歡的人的行為去激發孩子的食欲。比如:“你喜歡警察叔叔,願意當警察嗎?吃得飽飽的,身體棒棒的,長大了才能當警察。”孩子一心想當警察,也就會順利進餐了。3、誘導選擇法。孩子年齡小,很容易受到成人誘導。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雞蛋,如果問:“你吃不吃雞蛋?”孩子們大都回答“不吃”。如果這樣問:“雞蛋很有營養,小孩子吃了才會長得高,你吃一個還是吃兩個?”孩子馬上就會說:“吃一個。”如吃芹菜時,可用“大炮來了!轟,炮彈在寶寶的嘴裡爆炸了!”引誘孩子張嘴把芹菜當炮彈吃了。等吃完以後,可以表揚他,鼓勵他下次吃得更多一些。4、改進烹調法。創設進餐情景,幼兒園要培訓營養員,讓她們多學點烹調技術,把孩子不願吃的東西做得色、香、味俱全,讓孩子一聞就想吃,一看就喜歡,給孩子一種這種東西很好吃的感覺,孩子擋不住誘,即使不喜歡吃的東西也大口地吃起來。另外,做飯菜時選料很重要。如好米燒出來的飯晶瑩剔透,香氣撲鼻,孩子一見很容易勾起食欲。菜要選新鮮的,這樣不但營養好,也容易燒出色、香、俱全的好菜。

三、讓孩子受點約束

孩子不肯好好吃飯,放任她肯定不行,喂她也不行,實踐表明,強制一點對這些幼兒有幫助,辦法是限時制,吃中飯和晚飯時,飯後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vcd,規定幼兒,在放vcd前5分鐘必須吃完,否則不能看。孩子們為了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一般都會按時吃完,有時候沒有動畫片,就利用她喜歡的一個玩具或一本書,她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肯配合的。這個辦法既然帶有強制性,所以執法一定要嚴。在沒有道理可講的時候,讓孩子受點約束是應該的。

四、適當控制,增加興趣

提倡給孩子的零食要適當。過量的零食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我們總結了3個“適當”,即零食品種要適當,食用時間要適當,蝦條、薯片等油炸類食品盡量少買,以讓孩子嘗嘗味道為主,而巧克力、酸奶及海苔等食品
uid
2160785
帖子
864
精華
0
積分
0
閱讀權限
10
在線時間
31小時
注冊時間
2009-4-25
最後登錄
2009-8-24
查看詳細資料
 
現在這種情況很普遍,因為平時零食不斷,你想小孩能吃多少.吃飯時還能吃多少?這種情況就是,不要整天有零食陪著,孩子的胃的得不到休息,
可以有間餐,有時間,有規律的喂孩子,還要增加孩子的活動時間,使之有有消耗才能想吃飯,
 
現在這種情況很普遍,因為平時零食不斷,你想小孩能吃多少.吃飯時還能吃多少?這種情況就是,不要整天有零食陪著,孩子的胃的得不到休息,
可以有間餐,有時間,有規律的喂孩子,還要增加孩子的活動時間,使之有有消耗才能想吃飯,
 
現在這種情況很普遍,因為平時零食不斷,你想小孩能吃多少.吃飯時還能吃多少?這種情況就是,不要整天有零食陪著,孩子的胃的得不到休息,
可以有間餐,有時間,有規律的喂孩子,還要增加孩子的活動時間,使之有有消耗才能想吃飯,
 
兒童厭食的糾正方法
不少家長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著急,而孩子也為大人逼著他吃飯而厭煩.這樣一來,吃飯問題成了年輕的父母傷透腦筋的一大問題.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不願吃飯呢?其實,真正由於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響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厭食的幼兒實屬少數,而大多數幼兒是由於喂養不當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那怎麼辦呢?就是要把已經顛倒了的飲食習慣重新糾正過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體說有下列幾條:
一是不要把0食當“主食”:已經這樣做的,要糾正過來.
2是花樣翻新,誘導食欲:給兒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不僅僅蛋類、肉類,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實踐證明,飯菜多樣化、藝術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兒童食欲的好方法.
3是要順其自然:對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飯時,不要大驚小怪,而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孩子少吃一點或不吃一餐,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時仍要注意不隨便給0食吃,孩子餓了,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強迫或哄騙了.
4是飯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緒:愉快的情緒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欲.可在飯前給孩子看些有趣的畫報,聽些音樂,講些笑話或者邀請其他孩子一同進餐,千萬不要邊吃飯,邊訓斥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欲.
5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隨便給孩子吃0食,數量和次數應予以限制.尤其飯前兩小時內,一定不能給0食吃.吃飯也要定時,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來,避免養成有時多吃、有時少吃或不吃的不良習慣.
 

上一页  [1] [2] [3] [4] 

鹿胎膏的食用方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