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受涼是預防感冒的關鍵
①民間有句古話:“若要寶寶安,常帶三分饑和寒。”為什麼寶寶穿得相對少一些可以不生病?那是因為小兒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加上小兒喜歡運動,如果穿得過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時毛孔大開,若遇到冷風,很容易造成感冒。而寶寶適當地少穿一些,感覺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縮、緊閉的,運動後也不容易出汗。由於毛孔都處在緊閉狀態,冷風很難入侵體內,對身體的傷害不是太大。寶寶通常會打幾個噴嚏、流清水鼻涕,這時只要及時給寶寶喝些溫開水,避免直接吹風,症狀很快就能得到緩解。
②寶寶受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晚上睡覺時蹬被子造成的。我們手臂上有兩條經絡,一條叫手太陰肺經,一個叫手陽明大腸經,它們連著肺、氣管、咽喉、鼻子等器官。而寶寶睡覺時,總是把手和膀子伸到被子外面,這樣自然就會感冒。長期流鼻涕而導致慢性鼻炎的寶寶,90%是因為晚上睡覺時手臂放在被子外受涼造成的。
因此,有些父母為了防止小兒著涼,讓小兒穿著毛衣毛褲睡覺,這種以衣代被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人只有在全身放松、肌肉松弛的情況下才會睡得香,如果小兒穿太多的衣服睡覺,會影響小兒肌肉的松弛,不利於小兒的血液循環和呼吸,也影響小兒的睡眠質量。父母最好為寶寶縫一個睡袋,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父母在睡袋兩側加上兩只封好口的袖子;3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完全睡在睡袋裡,將睡袋開口的一邊縫死,另一邊用兩個襻子固定,旁邊留出一個小口,這樣寶寶可以伸出一只小手抓住大人的手,讓他不至於感覺到完全藏在被子裡而太孤單。
2、全面提高身體素質以防感冒
①全面均衡的飲食
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任何營養都不能缺乏,所以寶寶的食譜應該豐富多彩。現在很多父母是什麼貴就給寶寶吃什麼,很多寶寶頓頓不離魚、蝦、肉。民間有句話:“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這有一定道理,魚蝦吃多了,內熱大,容易出汗。而這類內熱大的寶寶一旦受涼感冒就常常伴有高熱。所以建議給寶寶的食譜最好是雞、鴨、魚、蝦、豬、牛、羊都要有,魚、蝦每周不超過兩次,即做到營養均衡。再配上各個季節上市的蔬菜、水果,不要吃反季節的蔬菜、水果,這樣寶寶的營養就全面了。
②充足的睡眠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一天的身體、情緒、智力狀況都與前一晚的睡眠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也是一個人提高生活質量的根本。
③肺活量大的人一般不易感冒
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一般說來,經常進行鍛煉或從事較強勞動的人,其肺活量大,不容易感冒。而小兒和成人相比,肺泡的數目少,肺容量也小。因此,寶寶的鍛煉只要多接觸大自然、多呼吸新鮮空氣就可以了。
反復發生感冒、氣管炎、肺炎的患兒,應進行血清檢查。凡血清中維生素a含量低於正常水平時,應及時補充維生素a,以改善患兒體質。
營養狀況較差或常有腹瀉的孩子,要及時補充維生素a。
早產兒或人工喂養的孩子,更需及時服用魚肝油。
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可適當多吃些動物肝髒、蛋黃、牛奶、新鮮蔬菜、紅薯、玉米、橘子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母乳中維生素a含量明顯高於牛奶,應當大力提倡用母乳喂養孩子。這對預防和控制小兒反復感冒、增強體質頗有益處。 提高免疫力的,補充維生素的等等,有專門兒童型的,或者你可以到我們公司的網頁裡面看看,看有沒有需要的。 吃點健脾丸吧,挺有用的。 孩子多大了,不要隨便補。 1.孩子患了風寒感冒時,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調養,這時特別要注意飲食的一些禁忌,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和寒涼性的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還要忌食酸味、澀味的食物,如食醋、酸白菜、泡菜以及山楂、烏梅、酸棗等果品。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時宜吃帶有溫性的食品,如生姜、蔥白、豆豉等。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制作一些飲料給孩子喝:鮮生姜(帶皮)3~5片,紅糖10克,煎湯一碗,熱服,以見身出微汗為好。
2.孩子患了風熱感冒後,首先忌食酸澀食品,如食醋、酸菜、酸葡萄、酸梨、酸李子、檸檬、山楂及柿子、石榴、橄榄等蔬菜果品之類。其次忌食辛熱食物,如大蔥、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蔬菜及龍眼肉、大棗、栗子、核桃、杏等果品。還要忌食肥甘厚味(即油膩肉食),中醫講“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留有後遺症之意)”,即熱病患者或熱病剛退時,食肉則病遷延不愈,且能使病反復發作或出現後遺症,故感冒風熱不盡者,不宜食用。
孩子患了風熱感冒時,應該吃辛涼清淡的食品,如菊花、茶葉、白菜、白蘿卜、甜梨、甜橙等。同時可以在家制作一些飲料給孩子喝,幫助孩子康復:菊花10克,茶葉少許煎水當茶飲。
3.感冒初愈不宜立即進補
小孩脾胃功能發育尚不健全,得了感冒後更是胃口大減。經過治療後,感冒症狀減輕,這時候小孩的胃口會變得好一些,家長往往心疼小孩身體,在感冒還沒有完全好的時候就給小孩子補身體,結果小孩的感冒不但沒有好,反而病情有所反復和加重。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經常遇到。其實這都是家長在不適合的時候給小孩進補造成的。中醫的觀點認為,感冒是身體內有邪氣,人體正氣和邪氣抗爭,表現出來發熱、咳嗽等感冒症狀,經過治療後,體內正氣抗邪,邪氣消退,然而在邪氣還沒有完全清的時候,貿然進補,就會既補了邪氣的力量又補了正氣的力量,正邪在體內繼續抗爭,所以感冒的症狀就由原來的消退表現為病情反復和加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