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3個多月了,以前是生理性腹瀉,2個月的時候好了。可最近兩天老是拉黃色的沫子。都說是上火,該怎麼辦? 吃奶粉一般是容易上火,吃奶粉一般是容易上火,不用太擔心,母親注意飲食,給孩子多喝水。 滅“火”食物
水果
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對
於肺熱咳嗽吐黃痰,咽干而痛的寶寶極適宜。
鮮蓮子:生吃可以去心火,清熱除煩、養心安神。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豐富,凡熱病後余熱未淨的心煩口渴、口
舌生瘡、便干尿黃等寶寶都非常適宜食用。
柿霜:性涼,味甘,清上焦心肺熱,對口舌生瘡的寶寶有治療作
用。
陽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爛的寶
寶最適宜。
蔬菜
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
有益。
莴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
痰。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
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干尿黃症狀的寶寶食
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
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
用油燒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功效,對熱病後余熱未清,
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諸症均有療效。
苦瓜:性大涼,味苦,瀉六經實火,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 也可以喝小兒七星茶,去火的.. 參考資料: http://www.shangel.com/bbs/topic.aspx?boardid=20&topicid=139
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媽咪可以從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挑選一種: ●自制糖鹽水。在500毫升的開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白糖10克,另外食鹽2~5克。按20~40毫升/千克體重的比例,在4小時內服完。剩下的隨時服用。 ●鹽米湯。米湯500毫升加食鹽2克,讓寶寶當開水飲用。 ●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ors):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不要亂用藥物,保證寶寶安全 目前,治療小兒腹瀉常用的藥物,國內外較推崇的有: 1、蒙脫石粉,即思密達,具加強、修復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並能固定、清除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適用於各種腹瀉。 2、微生態調節劑,如雙歧桿菌制劑,可調節腸道內環境的穩定,保護腸道內有益菌群,有利於腹瀉的治療。 3、丁桂兒臍貼(原名:寶寶一貼靈),純中藥治療小兒腹瀉外用貼劑,簡單方便有效,且無副作用。 此三種藥物,也可作為家庭小藥箱的常備藥物。
寶寶一旦腹瀉,一些媽咪會控制飲食,生怕加重病情。其實恰恰相反,腹瀉寶寶更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以防腹瀉後營養不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仍可給予平常的喂養方式,“該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也不落下。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此時的腸胃功能尚處在恢復期,因此,進食應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除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秋季氣候漸漸轉涼,寶寶由於受病毒侵犯,其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腹瀉。媽咪們可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腹瀉期間,媽咪還要提防尿布疹。因為寶寶便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有損傷,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沖洗,再塗些油脂類的藥膏。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
參考資料: http://www.shangel.com/bbs/topic.aspx?boardid=20&topicid=121
祝你的寶寶健康茁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