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什麼以後可以開始補鈣?正文

寶寶什麼以後可以開始補鈣?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元素,是骨骼與牙齒結構的重要成分。鈣離子參與人體的許多生理功能,如神經興奮性,肌肉收縮,心髒活動等等。鈣代謝異常時將影響骨結構,尤以處於生長期的兒童,其骨骼受損更為明顯,同時還會影響許多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
“缺鈣”除了指飲食中鈣元素供給不足之外,實質上主要是指由於維生素d(以下簡稱vd)不足而引起腸道鈣吸收和腎小管對鈣、磷重吸收減少所導致的鈣元素缺乏。這種情況在嬰幼兒期更為突出,與大家常聽到的“佝偻病”(即vd缺乏性佝偻病)密切相關。
正常情況下,皮膚通過接受紫外線照射,可以生成內源性vd。在北方寒冷地區,由於日照不足,孩子戶外活動少(少於每天2小時)而更易患vd缺乏性佝偻病。由此而導致全身性鈣、磷代謝異常,使鈣鹽不能正常沉積在骨骼中,如不及早防治,將會造成骨骼畸形。
小嬰兒,特別是在冬季出生的嬰兒,如不及時補充vd,在2-3個月時,即可出現早期“缺鈣”症狀,如多汗、煩躁不安、易驚、夜啼等。由於汗多刺激頭皮而常搖頭,使枕後頭發脫落而出現“枕禿”。隨後可出現顱骨軟化,即用手按壓枕骨時有乒乓球樣的感覺。當vd缺乏,血鈣下降,特別是游離鈣下降到一定程序時,小兒神經肌肉興奮性明顯增高,可出現手足抽搐,喉痙攣甚至驚厥發作。典型表現為突發無熱性驚厥,四肢抽動,兩眼上吊,面肌顫動,神志不清。發作時間短至數秒鐘或長達數分鐘,可伴口周發绀。發作停止,神志恢復後入睡,醒後活動如常。發作次數可數日1次或1日數次,甚至數10次不等。喉痙攣是比較危急的情況,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缺氧、青紫窒息,有生命危險。6個月後逐漸出現額骨和頂骨對稱性隆起,變成“方顱”,嚴重時成為“鞍狀”或“十字狀”顱形,頭圍增大。胸部骨骼畸形多見於1歲左右患兒,在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出現膨大畸形。常在第5-10肋骨,從上而下排列如“串珠”狀。嚴重者可見到“雞胸”或“漏斗胸”,胸廓變形影響呼吸功能,易患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手腕、足踝部亦形成環狀鈍圓形隆起,象“手镯”“腳镯”一樣。開始學習站立和走路時,由於雙下肢負重而逐漸呈現“o”型或“x”型畸形。在一些生長過快的年長兒,特別是青春期兒童可出現易疲勞,兩腿酸軟、疼痛,關節痛甚至小腿部肌肉抽搐等表現。
預防嬰兒缺鈣需從母孕後期開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妊娠、哺乳期婦女應每日補充元素鈣1000~1500毫克,vd400~800單位。新生兒在生後2周應每日給予生理劑量vd400單位(夏季接觸陽光充足時可減量或暫時停服)。每日膳食中鈣元素的供給量0-6個月為400毫克。一般認為母乳充足的小兒可不另給予鈣劑,且人乳中鈣與磷的比例為2∶1,最易吸收。一般每1毫升純乳制品大約含1毫克元素鈣。1歲後每日膳食中鈣元素的供給量為600毫克;3歲以上每日800毫克;青春發育期1000~1200毫克。1~3歲可采用夏秋曬太陽,冬春服vd的辦法預防,劑量為每日400單位。
使用鈣劑的目的只是補充從食物中攝取不足或體內丟失的部分。一般中國居民每日膳食中元素鈣含量大約在400毫克左右,故適當補充鈣劑符合我國人民當前的膳食結構情況。目前市售鈣劑種類繁多,宜選用含元素鈣豐富、易溶解吸收的制劑。一般鈣劑在人體的吸收率約在30%左右。應注意在補鈣劑的同時補給適量的vd,以增加鈣的吸收和利用。切忌長期大量補鈣,以防高鈣血症發生,對腎功能產生不良影響並影響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子宮可以吃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