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4個月寶寶怎麼添加輔食正文

4個月寶寶怎麼添加輔食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不知道該什麼時候喂寶寶吃什麼東西,想了解一下具體點的
 
一般從4-6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4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純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晚一些,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父母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1、寶寶的體重是否足夠

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2、寶寶是否有吃不飽的表現

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於饑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3、寶寶的發育是否成熟

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喂食的情況。

4、寶寶是否具有想吃東西的行為

如別人在寶寶旁邊吃飯時,寶寶會感興趣,可能還會來抓勺子,搶筷子。如果寶寶將手或玩具往嘴裡塞,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

5、伸舌反射是否消退

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寶寶常常把剛喂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6、寶寶是否具有嘗試吃東西的行為

如果當父母舀起食物放進寶寶嘴裡時,寶寶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咽下,寶寶笑著,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說明寶寶對吃東西有興趣,這時就可以放心給寶寶喂食了。如果寶寶將食物吐出,把頭轉開或推開父母的手,說明寶寶不要吃也不想吃。父母一定不能勉強,隔幾天再試試。
[編輯本段]添加原則
添加輔食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添加輔食要與寶寶月齡相適應1、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4~6個月可加爛粥、蛋黃、果泥,或薄面片湯內加碎菜、食油少許。7~12個月可加軟面條、雞蛋羹、豆腐、馄饨、各種碎菜、魚肉、瘦肉末等。從谷類開始,向蔬菜水果、魚肉禽蛋、豆類制品等過渡,也可選擇一些嬰幼兒營養輔食系列產品作補充。

2、添加輔食應從一種到多種

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剛開始時,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待嘗試了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即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若是吃後的幾天內沒發生不良反應,則表明寶寶可以接受這種食物;如果懷疑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不妨一周後再喂一次,要是接連出現2~3次不良反應,便可認為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

3、添加輔食應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父母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如果一開始就添加半固體或固體的食物,寶寶肯定會難以消化,導致腹瀉。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菜湯、果汁、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後再過渡成軟飯、小塊的菜、水果及肉。這樣,寶寶才能吸收好,才不會發生消化不良。

4、添加的輔食應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的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雞肉泥、豬肝泥等“泥”狀食品是最合適的。這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還讓寶寶熟悉了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而且,“泥”中含有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能促進腸道蠕動,容易消化。
另外,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父母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5、添加輔食應從少量到多量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喂1/4個,三四天後寶寶沒有什麼不良反應,而且在兩餐之間無饑餓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穩,再增加到半個蛋黃,以後逐漸增至整個蛋黃。

6、遇到寶寶不適要立刻停止添加

寶寶吃了新添的食品後,父母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或便裡有較多黏液的情況,就要立即暫停添加該食品,等寶寶恢復正常後再重新少量添加。但父母們應了解,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大便可能會有些改變,如便色變深,呈暗褐色,或便裡有尚未消化的殘菜。

7、吃流質或泥狀食品的時間不宜過長

通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但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吃這樣的食品,因為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8、不可很快讓輔食替代乳類

有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吃上豐富的食品,在寶寶6個月以內便減少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主要食品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9、添加的輔食要鮮嫩、衛生、口味好

父母在給寶寶制作食物時,不要只注重營養,而忽視了口味,這樣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育,為日後挑食埋下隱患,還可能使寶寶對輔食產生厭惡,從而影響營養的攝取。輔食應該以天然清淡為原則,制作的原料一定要鮮嫩,可稍添加一點鹽或糖,但不可添加味素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寶寶腎髒的負擔。

10、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

父母們都很重視寶寶從輔食中攝取的營養量,卻往往忽視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父母在給寶寶喂輔食時,首先要為寶寶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進食環境,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時候喂食。寶寶表示不願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寶寶進食,因為這會使寶寶產生受挫感,給日後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
一般寶寶4個月以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比如米粉,果汁,菜汁。
從4個月開始要喂食蛋黃,先為1/4個,觀察4~5天,如便便沒有異樣,逐步增加量:吃1/3個、1/2個,2/3個,3/4個,1個。到一歲就可以蒸蛋羹吃了。
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1、品種要逐一添加。每增加一種輔食要逐一觀察寶寶的大便是否異常、有過敏現象應停用;2、食量要逐步增加,寶寶胃口小一次過多會消化不良的;3、食物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步過渡。可以米湯-薄粥-稠粥-軟飯、菜湯-菜泥-碎菜;4、要循序漸進,不要強迫喂;5、添加輔食後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食欲睡眠等。

泥類輔食
果泥:將水果洗淨去皮,去核,切成碎塊狀,加適量糖,隔水蒸爛,攪拌成泥。
蘋果泥:蘋果切開,用匙輕輕刮下泥狀物即可。
香蕉泥:香蕉去皮在盆內用匙攪爛即成香蕉泥。
蔬菜泥:蔬菜洗淨切碎,加少許水,略調味,在鍋內焖爛。
紅棗泥:棗洗淨後煮約20分鐘,去核去皮壓成泥。
南瓜泥:南瓜洗淨去皮,蒸熟壓碎。
蘋果胡蘿卜泥:果菜各半洗淨,蘋果去皮去核切碎,胡蘿卜煮熟擠壓,倒入碎蘋果煮爛,加適量蜂蜜攪勻。
菜泥:取適量的新鮮無農藥污染的綠葉蔬菜,如小白菜,小青菜等,洗淨,搗碎,去掉菜筋,和菜汁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植物油與食鹽,煮熟,即成菜泥,晾溫後,可用小勺喂寶寶吃,菜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是母乳中尤其產後6個月後的母乳中所缺少的,對幫助寶寶消化,防止大便干燥,減少腸道毒素,多有益處。
肉沫:選用新鮮的瘦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均可),剁成肉沫,加調味品上鍋蒸爛,研成細沫即可。
魚泥:將收拾好的鮮魚切成小塊後放入水中加少量鹽煮,除去魚刺、魚皮後,將魚肉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調勻後放入鍋內,煮至糊狀即可。也可從紅燒魚上挑取魚肉制作,可將魚泥加入稀粥中一起喂給孩子吃。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鋅等,並且易消化。
血豆腐泥:將動物血洗淨,以少量姜、蔥末和鹽拌勻蒸熟搗碎。
肝泥:把豬肝或雞肝洗淨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後換水煮10分鐘左右,把肝外皮剝去,用勺子研成泥狀,再加適量的鹽、醬油和香油攪勻,隔水旺火蒸約25分鐘即可。動物肝髒含高蛋白質、磷和鐵,有補血、促進腦發育的作用,可預防貧血、佝偻病、營養不良等疾病。
肉末:取適量的新鮮瘦豬肉,洗淨剁成細末,加鹽和調料,蒸熟或炒熟,每隔3天-5天喂1次。瘦豬肉中含動物蛋白質多,脂肪少,加之烹饪得法,細嫩,味道香美,容易被寶寶接受。
蔬菜豬肝泥:豬肝25克、洋蔥、西紅柿和菠菜葉共30克。豬肝洗淨去筋膜後剁成泥。蔬菜擇洗淨切碎,將肝和菜放入適量肉湯中煮沸加鹽攪勻。
羹類輔食
雞蛋羹:生雞蛋一個打入碗中,加一小杯開水及適量鹽、香油、味精等攪拌,攪拌後放鍋裡蒸5分鐘即可。以雞蛋剛好凝固又很嫩最適度,蒸的時間過長,以至出蜂窩孔狀,這樣的蛋羹質硬,不好消化。雞蛋羹可直接用小勺喂給寶寶吃,軟嫩可口,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及鐵、鈣、磷、維生素a、d、b等,可營養大腦,又能滿足嬰兒對鐵的需要。
魚菜蛋羹:魚:菠菜:雞蛋=1:1:2。魚剖洗淨剔除骨刺剁成泥,菠菜擇洗淨切成碎末置魚碗中,雞蛋洗淨磕入碗中加溫開水攪勻,加到盛有魚和菜的碗中加一點鹽攪勻,隔水蒸約5分鐘。
綠豆羹:綠豆淘洗淨,加8倍於綠豆量的水煮5分鐘再用小火將豆焖爛,加適量糖、30克瓊脂攪勻。
粥類輔食
米粥:小米、大米、高梁均可,但最好在做前用水泡上1小時,煮時易爛,粥的稠度根據孩子大小、消化能力不同由稀到稠。
青菜粥:可將粥煮爛,在停火前加入洗淨切碎的青菜心、鹽適量攪勻,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青菜可選用菠菜、白菜、油菜等等。
雞肝粥:雞肝放沸水中煮熟後,換水續煮10分鐘撈出去皮壓成泥,放回鍋中加醬油白糖攪勻燒沸即成
肉蛋豆腐粥:豬肉20克、雞蛋半個、豆腐20克、米30克。肉洗淨剁為泥,雞蛋攪打均勻,豆腐洗淨壓碎。米洗淨加適量水煮至八成熟下肉泥煮至肉熟,將豆腐和蛋液倒入鍋中,旺火煮至蛋熟下鹽攪勻。
另外推薦幾種輔食
牛奶藕粉:適合4個月以上寶寶。將藕粉、水、奶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微火煮,攪至透明糊狀為止。寶寶很喜歡吃,注意不要給寶寶吃太多了。
烏龍面糊:適合4-6個月寶寶。材料:烏龍面10克、水1/2杯、蔬菜泥少量。做法:烏龍面倒入沸水中煮至熟軟撈起備用。煮熟的烏龍面與水同時倒入小鍋內搗爛,煮開。起鍋後加入少量蔬菜泥即可。
蛋黃粥:適合5-6個月寶寶。用料:適量,肉湯(或魚湯、菜湯)適量。做法: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煲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後,中心的米便成軟飯,把適量的軟飯搓成糊狀。把適量的湯隔去渣,如魚湯要特別小心以防有魚骨。除去湯面的油。把湯及飯糊放入小煲內煲滾,用慢火煲成稀糊狀,放入極少量的鹽調味,然後放下1/4只熟雞蛋黃(要搓成茸)攪勻煮滾,盛入碗中。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大人的湯不適宜嬰兒食用的話,可以用牛奶或水煮成稀糊,必須煮成極爛的稀糊,否則,嬰兒難消化。
豆腐蛋黃粥:適合5-6個月寶寶。材料:豆腐1小塊,蛋黃1/2個,粥半小碗。做法:豆腐壓成碎泥狀,雞蛋煮熟後,取出1/2個蛋黃壓碎。粥放入鍋中,加上豆腐泥,煮開後撒下

[1] [2] 下一页

常常講話又不能按時吃飯喝點什麼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