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肺炎球菌性腦膜炎:發病季節多以春秋為主多見於2歲以內幼兒或50歲以上成人常伴有肺炎或中耳炎 (3)流行性感冒桿菌性腦膜炎:多見於2歲以內的幼兒起病較上述兩型稍緩早期上呼吸道症狀較明顯 (4)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膜炎:常伴有皮膚化膿性感染如膿皮病毛囊炎等部分病例於疾病早期可見有猩紅熱或荨麻疹樣皮疹 (5)綠膿桿菌性腦膜炎:多見於顱腦外傷的病例亦可因腰椎穿刺或腰麻時消毒不嚴而污染所致病程發展較緩 4.實驗室檢查:(1)腦脊液:腦脊液壓力明顯升高外觀混濁呈米湯樣細胞數增至1000/立方毫米以上以中性多核細胞為主蛋白增高潘氏試驗陽性糖和氯化物減少塗片或培養能找到相應的致病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在晚期病例可表現為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2)血培養:有病原菌生成 (3)血常規:白細胞明顯增多以中性多核細胞為主但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膜炎時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或稍低有明顯核左移現象並有中毒顆粒出現 (4)皮膚瘀點塗片:流腦患者做此項檢查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5.免疫試驗:對流免疫電泳乳酸凝集試驗及協同凝集試驗對流腦的快速診斷陽性率均在80%以上;間接血凝血凝抑制試驗熒光抗體染色放射免疫測定等均有助於快速診斷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治療的目的在於盡可能改善已經受損害神經元的代謝功能;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同時應予以控制驚厥減輕腦水腫改善腦血流和腦細胞代謝等特殊治療 (一)一般治療:①糾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時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糾正低血壓:保證充分的腦血流灌注常用多巴胺每分鐘5-10μg/kg靜脈滴注③供給足夠的葡萄糖以滿足腦組織能量代謝需要:可按每分鐘6-8mg/kg給予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碳酸氫鈉2-3meg/kg10%葡萄糖稀釋後緩慢靜滴⑤血鈣低於1.9mmol/l時可靜脈葡萄糖酸鈣⑥適當限制液體入量:每日量50-60ml/kg輸液速度在4ml/kg/h以內 (二)控制驚厥:首選苯巴比妥鈉首次劑量給15-20mg/kg如未止驚可按每次5mg/kg追加1-2次間隔5-10分鐘總負荷重為25-30mg/kg第2日開始維持量每日4-5mg/kg(一次或分兩次靜脈注射)最好能監測血藥濃度驚厥停止後一周停用如驚厥頻繁發作可加用安定或水化氯醛 (三)控制顱壓增高:選用地塞米松0.5mg/kg速尿1mg/kg靜注4-6小時後重復應用連用2-3次後若顱壓仍高改用甘露醇0.25-0.5g/kg靜注間歇4-6小時力爭在48-72小時內使顱壓明顯下降 (四)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等:可用細胞色素c三磷酸脲苷輔酶a等每日靜脈滴注直至症狀明顯好轉;也可使用胞二磷膽鹼100-125mg/日稀釋後靜點生後第2日開始每日一次靜滴;腦活素5ml以生理鹽水稀釋後靜滴均可改善腦組織代謝治療必須持續至症狀完全消失中度hie應治療10-14日重度hie應治療14-21日或更長治療開始得愈早愈好一般應在生後24小時內即開始治療盡量避免生後各種病理因素加重腦損傷七預後導致不良預後的一些因素有:①重度hie;②出現腦干症狀:如瞳孔和呼吸的改變;③頻繁驚厥發作藥物不能控制者治療一周後症狀仍未消失者④治療二周後腦電圖仍有中度以上改變⑤腦b超和腦ct有ⅲ-ⅳ級腦室內出血腦實質有大面積缺氧缺血性改變尤其在1-2周後出現囊腔空洞者 [編輯本段]預後 導致不良預後的一些因素有:①重度hie;②出現腦干症狀:如瞳孔和呼吸的改變;③頻繁驚厥發作藥物不能控制者。治療一周後症狀仍未消失者。④治療二周後腦電圖仍有中度以上改變。⑤腦b超和腦ct有ⅲ-ⅳ級腦室內出血,腦實質有大面積缺氧缺血性改變,尤其在1-2周後出現囊腔空洞者。 [編輯本段]預防 預防重於治療,一旦發現胎兒宮內窘迫,立即為產婦供氧,並准備新生兒的復蘇和供氧。新生兒出生後宜平臥,頭部稍高,少擾動。 (一)在分娩過程中要嚴密監護胎兒心率,定時測定胎兒頭皮血ph和血氣,發現宮內窘迫須及時給氧及靜注葡萄糖等藥物,並選擇最佳方式盡快結束分娩。 (二)生後窒息的新生兒,要力爭在5分鐘內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環功能,盡量減少生後缺氧對腦細胞的損傷。 (三)窒息復蘇後的新生兒要密切觀察神經症狀和監護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現有異常神經症狀如意識障礙、肢體張力減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應考慮本病的診斷,及早給予治療,以減少存活者中後遺症的發生率。 前幾天在網上發現一個挺好的游戲下載站 http://www.htogame8.cn?ty (裡面的游戲有,任天堂系列,psp游戲,nds游戲,還有好多的網頁游戲),保證所發信息的真實性(無掛馬,我試過)。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