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孩肚子陣痛低燒到底怎麼了,謝謝大家 小兒腹痛是兒科常見病症,但是由於引起腹痛的原因較多,家長在送孩子就診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使用止痛藥,否則就會掩蓋發病時的症狀,影響醫生對病情的觀察,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些常見的腹痛症狀,家長應該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並且盡快送孩子去醫院就診。
蛔蟲病腹痛特點:當環境改變或孩子發燒、腹瀉、饑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最為嚴重。常伴有嘔吐,甚至可吐出蛔蟲。有時腹痛能自行緩解甚至消失,孩子則顯得疲憊,等完全恢復後又可以照常玩耍。每次疼痛發作數分鐘,這種疼痛可能隔天發作,也可能每天發作數次。急性闌尾炎
腹痛特點:開始時孩子感覺胃疼或肚臍周圍疼,數小時後才轉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孩子還常伴有惡心及嘔吐等症狀,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
症狀:1、惡心、嘔吐:大多數孩子伴有嘔吐,嘔吐物多為未消化的食物。
2、發燒:大多數患兒在腹痛出現後不久開始發燒,也有表現為哭鬧與發燒同時出現。
3、怕揉肚子:患兒怕家長或醫生用力按壓右下腹,該處腹壁肌肉發緊,孩子拒絕大人揉按腹部。也有些患兒症狀不典型,如有的患兒一開始就腹瀉,很像腸炎嵌頓疝
腹痛特點:孩子陣發性哭鬧、腹痛、腹脹和嘔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脹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經醫生治療後,這種情況還可能反復發生.
小兒胃腸生長痛腹痛特點:有些孩子會莫名其妙地發生陣發性腹痛,多方檢查又找不到原因,服治療腸痙攣和驅蟲的藥也無效。其實,這種腹痛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小兒胃腸生長痛”。護理要點:
1、患兒必須隔離,食具的消毒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給孩子玩的玩具可用易於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的。患兒的床單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消毒。
2、為減少體力消耗和減少排便次數,應讓患兒臥床休息。孩子腹痛時可在他腹部放熱水袋,但須注意水溫不要太高,以防燙傷。
3、如果嬰幼兒大便又急又快,可讓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廁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後可用溫水洗淨孩子臀部,並用5%鞣酸軟膏塗於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手紙塗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
4、孩子如果嘔吐頻繁,可短期禁食,醫生可能給孩子靜脈補液。家長則可喂孩子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就可盡早進食。這時,可以喂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面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所以暫時不要喂給孩子喝。
多給孩子補充水分,在恢復後期,應設法引起患兒的食欲,也可以在孩子進食前半小時先讓他服用消化酶類藥物如胃白酶等,並在飲食中增加營養和蛋白質,開始可少食多餐,逐漸增加,以防止消化不良。
5、慢性菌痢的患兒,常有營養不良,故家長更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除避免生、冷、不易消化和油膩的食物外,為使患兒能在短期內改善營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