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狀態過渡到抑制狀態。況且幼兒的抑制能力又非常差,上床後由於母親不在身邊,陪伴幼兒的只有被子,而幼兒時期,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這樣幼兒在百無聊賴中,就會抓起被角玩起來,無意中放入口中啃咬起來。通過這一動作的刺激,幼兒的注意力有所集中,漸漸地進入睡眠狀態。當您的孩子第一次咬被子時,有新鮮好奇之感,以後漸漸地形成了一種條件性的反射。當他躺在床上,周圍形成一種這樣的環境時,他就會咬起被子來。這種情況一旦形成,要想在短期內糾正過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您不妨用如下幾個方法試一試。 (1)作為母親,要多給孩子一些愛撫。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可以給他講一些衛生常識的小故事,使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這一點上您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理解力和抑制力畢竟不如成人,出現多次反復也是難免的,作為孩子的母親千萬不能急躁,更不能用簡單生硬的辦法,對他輕則訓斥,重則打罵,以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既不利於幼兒的精神衛生,也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2)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一般於睡前30分鐘停止一切游戲,不要看驚險刺激的電視節目等。上床前用溫水洗腳。母親可陪幼兒入睡,給孩子講一些故事,或同孩子一起欣賞一些音樂,以達到臨睡前轉移幼兒注意力的目的。早晨醒後,讓孩子伸個懶腰,在10分鐘內讓孩子起床。 (3)由於幼兒時期孩子的生機比較旺盛,過多的睡眠使幼兒晚間很難入睡,您最好在幼兒未改變這壞習慣以前,白天要適當減少孩子的睡眠時間,增加一些戶外活動,加大活動量。晚飯後,適當地散步,使幼兒在入睡時感到一絲倦意,以便盡快入睡。
能讓兒童把橡皮筋套在手上睡覺嗎? 有些兒童玩橡皮筋時,特別喜歡將其套在手腕或手指上,如果所套的橡皮筋過緊,又未能及時地取下來,尤其是套著橡皮筋睡覺,是會發生嚴重後果的。這是由於橡皮筋環套在手腕或手指上,壓迫了血管,時間長了會勒得手的末端指節慢性缺血,輕者引起手指發青、腫脹,重者可因缺血而造成局部組織發黑壞死。我們這裡有一位年僅4歲的小男孩,就是因為將橡皮筋套在手上睡覺而造成了手指壞死,舉家頗為遺恨。故此誠告所有的家長,切忌讓尚未懂事的孩子將橡皮筋隨便套在手上,以防發生不測。
為什麼小兒愛踢被子,如何防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從睡眠談起。 睡眠的目的是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熟睡以後,人體大腦皮質處於抑制狀態,外界的輕微刺激(例如走路、開門、關燈、談話聲音等)都不能傳入大腦,人體暫時失去了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使整個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剛入睡還沒有完全睡熟或剛要醒來還沒有完全醒來的時候,大腦皮層處於局部的抑制狀態,即大腦皮質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著興奮狀態,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機體便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尤其是小兒的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興奮後極易泛化,當外界條件稍有改變時,如白天小孩玩得過於興奮、睡前家長過分逗引小兒、睡時被子蓋得太厚、睡時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勢不佳、患有疾病等,均可引起小兒睡眠不安、踢被子、講夢話、哭吵等。 那麼,如何防止小兒踢被子呢? 首先,睡眠時被子不要蓋得太厚,盡量少穿衣褲,更不要以衣代被。否則,機體內多余的熱量散發困難,小兒悶熱難受,出汗較多,怎會睡得好呢?他就不得不采取“行動”把被子踢開。目前衣料種類繁多,一些家長喜歡用化纖面料給孩子做衣服,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化纖類衣料透氣性差,不利機體散熱。我們主張用柔軟透氣吸濕性好的棉織物給孩子(特別是嬰兒)做衣服,被子也應選用輕而不厚的。 其次,在睡前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不要恐嚇小孩,不講恐懼故事,不看驚險電影或電視,白天也不要玩得過於疲勞。否則,小孩睡著後,大腦皮質的個別區域還保持著興奮狀態,極易發生踢被、講夢話等睡眠不安的情況。 再則,要培養良好的睡眠姿勢。頭面部不要蒙在被子裡,手不要放在胸前,最好讓小孩向右側睡。 另外,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小兒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蟲病。因為蛲蟲喜歡在晚上活動,當小兒入睡後,肛門括約肌放松,蛲蟲便從肛門口爬出,在會陰、肛門周圍產卵。蛲蟲爬行的刺激,小兒可感到肛門口奇癢,常常迷迷糊糊用手去抓,有的甚至踢被,大哭大鬧。家長不妨留意觀察小兒肛門附近,如找到像一小段棉紗線樣的小蟲爬行,那便是蛲蟲,應請醫生診治。 如有可能的話,家長可以自行設計一個小睡袋,把小兒放在睡袋裡。這樣,家長可以安心休息,不必再擔心小兒踢被子後著涼感冒。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