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節,喂養不當為主要病因。有些家長不講飲食科學,一味讓孩子過食肥甘、粘膩,香味食品或零食不斷,冷飲過度,或進食不定時,生活沒有規律。還有的家長看孩子愛吃就不加以節制,時間一長,損傷脾胃,形成厭食之疾。還有少數患兒是由於疾病耗傷脾氣,或傷及脾陰造成厭食的。 營養原則 中醫認為引起厭食的原因是因為脾運失職,所以飲食上宜食用具有調和脾胃,恢復運化功能的食物為。要培養正確的進食習慣。定時定量,糾正偏食、挑食、零食的不良習慣,飯前不要食用高糖、高熱量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利用食物的色香來激發食欲,不要過分溺愛或責罵孩子以強迫進食,影響情緒,反致厭食,家長宜科學添加輔食,不宜片面給予高營養滋補飲食。另外,如發現小兒較長期食欲不振,應去醫院仔細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才能確診為厭食症。缺鋅能導致味覺減退,食欲降低,形成厭食、偏食,所以適量的補鋅可以改善小兒厭食症狀。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以全麥小米為主,搭配豆類食物如黃豆、赤豆、黑大豆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 肝髒、蛋、乳、瘦肉、魚肉、及牡蛎等貝類食物等。 3、蔬菜的選擇 菠菜、油菜、生菜、莴苣、土豆、菜花、水蘿卜、蘑菇、紫菜、香菜、香椿、蒜苗、韭菜、西紅柿、茼蒿等。 4、水果的選擇 香蕉、蘋果、葡萄、桃等。 5、其他 以含鋅豐富的干果為主,如芝麻、核桃、花生等。 飲食禁忌 預防小兒厭食的發生在於家長及時糾正小兒不良的偏食習慣,禁止飯前吃零食和糖果。 參考膳食 早餐:小米、豬肉、韭菜、芹菜、牛肉,如:小米粥、韭菜包子、芹菜拌牛肉; 午餐:粳米、豬肝、洋蔥、生菜,如:米飯、洋蔥炒豬肝、蚝油生菜; 晚餐:粳米、雞胗、豌豆苗、西紅柿,如:米飯、炒雞胗、涼拌西紅柿。 備注 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在自行進食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更不要采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零食。 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盡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對年幼兒童,可在大人協助下盡量讓孩子自己進食,增強進食興趣,促進食欲。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並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 4、當孩子不願進食時,家長不必強迫進食,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 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當孩子飯量增加,則給予獎賞,如帶孩子郊游、看電視、講故事等。 孩子不吃飯,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一件事兒,眼下天氣正熱,孩子更是沒了胃口,看著可愛的小臉蛋一天天消瘦,父母心疼不已卻又不知如何是好。下面就看看專家給您出的主意。
這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不吃。
其常見原因是因為高溫使小兒的耐受力明顯下降,出汗增多,胃酸分泌減少,致使胃腸功能減弱、口腔分泌減少最終導致食欲下降,如果再加上年輕父母因貪圖涼爽,致使小兒感受風寒患病,則會加重小兒少食少餐。
那麼,怎麼辦呢?
第一,調節家庭環境溫度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有條件者室溫應控制在28-30℃這一人體最佳感覺溫度,空調溫度調到27-28℃即可,不要低至26℃以下,否則會使小兒受涼生病,沒有安裝空調的家庭,室內亦應保持清涼;但兩者均需通風、並有一定濕度,在室內地面放一盆清水或灑水在地均可。
第二,調整飲食,使其多樣、清淡、易消化,定時、定量、不強迫進食,不貪零食,不偏食,少進甜、干、硬、生、冷食;多補充水分或多喝菜湯;母乳喂養者,不主張夏天斷奶,其斷奶時間可適當順延至秋天或秋涼後;食療中,大孩子可加用有輕度刺激味覺的蔬菜如苦瓜、蕃茄等,並增加品種,講究色香味等,使唾液分泌增加而增加食欲。
第三,給孩子按摩,方法是用手掌輕輕揉摩小兒腹部,掌心貼於小兒腹部,從臍部始,以順時針方向,由內向外,逐漸向右、上、左、下,輕輕旋轉揉摩至小腹,勿用力,反復5-10遍,每天一次,可順氣消食,增加食欲。
第四,不要濫服補品、補藥。
第五,對那些長時間不進食或少進食者,還是要到醫院咨詢或診治。
附 小兒胃口不好的原因
小兒胃口不好是家長來就醫的重要原因之一。
胃口不好的原因很多,如胃窦發炎、缺鐵性貧血、感冒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疾病等等,這些原因經醫生指導和治療後是可以痊愈的。但是很多胃口不好是非疾病引起的。例如自幼沒有養成良好的進餐規律,吃飯不定時、定量,由於家長工作較忙,小兒早餐少吃甚至不吃,晚餐吃得過飽或過於豐富,致使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久而久之引起胃納低下。另一種是吃飯不專心,邊吃邊玩,有的家長在喂小兒吃飯時還看電視,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胃液分泌受到影響,對進食不感興趣,經常吃零食也是小兒食欲不佳的重要原因。若在飯前吃甜食,會明顯影響胃腸道蠕動及酶的分泌。
一些高脂肪零食,油煎食品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消化過程慢,以致影響下一餐的進食。還有一種是家長惟恐孩子吃得少,每餐都強迫孩子吃,甚至邊吃邊打罵,使小兒產生對吃飯的恐懼心理,當然不會對食物產生興趣。
要改善小兒的胃口,首先須養成小兒定時、定量、用自己餐具的習慣,不吃或少吃零食。
在進餐時,創造愉快安靜的氣氛,不要同時看電視分散孩子對吃飯的注意。父母的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好胃口對孩子影響很大,切忌飯食打罵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菜的花色品種應多樣化,有利於營養平衡,避免小兒挑食。對挑食的孩子應予以講明挑食的害處鼓勵他們吃多種食品引起孩子進食的興趣。
回復時間:2006-6-2320:50:53投訴
平凡人物
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看是否缺鋅。
回復時間:2006-6-278:04:37投訴
kuailemeiyitian
一、生活有規律,每天按時就餐,孩子吃飯要和家庭其他人員一塊吃。 二、給孩子一份多樣的食物,並把各葷素食物混在一起,這樣可防止孩子偏食。 三、讓吃飯時間成為安靜、快樂的時刻。不要采取哄騙、恐嚇等手段,強迫孩子進食,更不能在吃飯時打罵孩子--孩子越是緊張,吃得越少。 四、喂食應在孩子饑餓的時候,而不是在疲勞的時候。 五、孩子吃得好的時候,對他適當表揚;而他拒食的時候,則要注意,因為有時孩子想要以拒絕食物來贏得關注,尤其是當他不高興或有不安全感的時候。 六、注重食物的花色品種,吸引孩子的食欲,同時講究烹調技術。孩子不吃瘦肉,可做成水餃或锟鈍;不吃豆腐,做成鹵干;不吃魚,做成魚丸。 七、孩子口渴時吃飯就會少些,但不要在飯前用飲料填滿孩子的肚子。 八、不要給調料過多或鹽份過多的食物,盡量少給零食,健康兒童一般無需服營養滋補品。 九、缺乏微量元素(如鋅)引起的厭食,本著“藥補不如食補”、“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合理飲食或補足。 十、孩子生病時,少量多次喂給孩子喜歡的食物。如果拒食就把它拿走、蓋好,過些時候再吃。同時,補足水分或飲料,尤其是患腹瀉或發燒的時候。
回復時間:2006-7-319:34:13投訴
nanjingwcy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身體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小兒飲食調理”的問題。 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這一季節,小兒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如感冒、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春季,萬物生機萌發,小兒在此季節亦是生機勃勃,身體各部組織器官功能活躍,活動量增加。此季應供給小兒足量的營養物質,如能根據食物的性味功能,配制一些平補脾肺、滋養強壯的湯水,作為春季飲食,效果甚佳。 以下給你介紹幾則食療藥膳: 1)蓮子百合羹 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適合於小兒日常食用。選用蓮子15克、干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沙鍋內,加適量清水,慢火煮至蓮子肉爛,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 2)南杏潤肺湯 可補益肺氣、潤肺、止咳化痰,適合於天氣干燥時或肺氣弱、易咳嗽的小兒平時飲用,也可用於肺炎恢復期調補身體。選用南杏12克、北杏9克、蜜棗4枚、豬肺200克。南杏北杏去皮、尖,豬肺洗淨切成小塊,用少許食油在鐵镬中炒透,加適量開水,與蜜棗同放在沙鍋內,煲1--2小時,即可食用。 3)芡實鲫魚湯 可補氣、健脾、固腎,適合於脾胃弱、食欲不振、大便不調的小兒或一般兒童日常食用,能增強脾胃功能。選用芡實15克、淮山15克、鲫魚1條(約150克)。鲫魚去鱗、鰓及內髒,用少許食油在鐵镬內煎至淡黃色,然後與芡實、淮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4)浮小麥豬心湯 可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健腦益智。選用浮小麥25克、大棗5枚、豬心1個、桂圓肉6克。豬心對邊切開,洗淨積血,大棗去核,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食用。 5)參術大棗湯 可健脾益氣、祛濕開胃,常用於體倦、胃納欠佳、大便不暢的小兒。一般兒童飲用,也可健脾開胃。選用黨參10克、雲苓20克、白術6克、大棗5枚、鮮鴨腎1個。雲苓打碎,大棗切開去核,鮮鴨腎剖開、鴨內金洗淨後與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食用。摘自(中國食療網)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說起個頭兒,幾乎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高益善”,許多人還總是從遺傳學的角度來推測後代高度。河北省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劉麗君提醒,遺傳確實決定了孩子身高的大方向,但良好的後天環境也不容忽視。尤其在春季這個“黃金生長期”,家長更應該創造有利條件,為孩子長個兒加把油。
兒童春季增高最快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少年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並不相同,兒童在春季長得最快,尤其是5月份內可長高7。3毫米,長得最慢的是10月,只有3。3毫米。
春季為什麼有利於長高?據劉麗君介紹,傳統醫學理論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也不例外。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強,內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為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創造了“黃金條件”。另外,春季陽光中的紫外線含量是所有季節中最高的。紫外線對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同樣有益,因為無論是食物中的維生素d,還是人體皮膚組織中的維生素d,只有經過紫外線的照射轉化成維生素d3,才能被人體吸收,進而在肝腎內轉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維生素d,後者能促進胃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它們經腎小管的排泌,為骨骼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鈣、磷。
因此,要想讓孩子抓住生長的黃金季節,家長就應該從營養、睡眠、運動等方面加強護理。
合理營養切忌過補
春天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食物,良好、合理的營養是保障孩子正常生長的必備條件,奶類、肉類、蛋類、豆類以及各種新鮮蔬菜、水果、芝麻、棗類、玉米、花生等都可以吃,力求品種多樣,讓孩子有好胃口。但不可盲目攝入各種補品和所謂的增高品,一些三無藥品甚至會引起性早熟、骨骺早閉等嚴重不良後果。
蛋白質是身高增長的重要營養素,所以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足量供給,多喝牛奶多吃精瘦肉有利於生長。適量的脂肪必不可少,有助於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及時補充礦物質尤其是鈣、鐵、鋅,避免營養素缺乏。另外,還要多吃蔬菜水果補足維生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