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3歲的女兒在學校怕排隊吃飯洗澡怎麼辦正文

13歲的女兒在學校怕排隊吃飯洗澡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3歲的女兒在學校怕排隊吃飯洗澡怎麼辦
 
人類的成長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0~6歲兒童的發展將人類文明的發展整個重復了一遍,從水生到爬行然後到直立行走,從單音節和表情以及動作表達到用固定的單詞,然後發展出簡單的句子,一直發展到有深刻內涵的語言體系的表達都是這樣。大自然讓人在年齡越小的時候力量也越小,個子也越矮,走路速度也很慢,容易摔跤和磕碰,這時,由於個子矮,體重輕,摔倒了也不會摔得很疼,由於速度慢,力量小,就是磕碰到什麼地方,也不會危及生命,所以人在這個年齡是一輩子摔跤和磕碰最多的時候,大自然讓人在傷害程度最小時獲得了最多的關於傷害的心理承受力,為一生要經歷的傷害打下了基礎。人一輩子必須生活在各種物質和人之間,不可避免地會與各種物質發生沖撞,跟各種人發生沖撞,如果在童年,沒有經歷足夠的肢體沖撞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沖撞,人的內心承受力就特別脆弱,略有沖撞就顯得無法承受,受到一次磕碰,就恐懼到要遠離磕碰的地點和事物,那一輩子下來人就沒有地方可去了。所以在孩子童年時要放手讓孩子在一個沒有大的傷害的環境中自由活動,只要不受傷,如盆子邊、牆邊、已經打磨圓了的桌子角等地方,碰一下,只是碰疼了是沒有關系的。

不知道案例中的孩子是否由老人和保姆帶大,他們帶孩子容易為了孩子安全而限制孩子自由,使孩子失去了發展的機會,他們以為不讓孩子磕著碰著是養育者最大的責任,根本不知道人的成長需要經歷和體驗這一事實。孩子在過分的看護之下,過少地經歷磕碰,於是磕碰一次孩子就顯得特別緊張。如果在磕碰時,大人表現得也特別緊張的話,孩子就會非常害怕。

溫馨提醒

一般磕碰後,大人不要大聲地呼叫,不要馬上離開磕碰的場所,等孩子不哭了再離開;下次再進澡盆時,成人應該非常放松,先不要急於把孩子放進去,哄孩子在旁邊玩一會。如果孩子每次都只是玩,不願意進去洗澡,就可以采取在旁邊用濕毛巾擦一擦的方法,待孩子對洗澡盆不那麼恐懼了,再和孩子一起進去,不要讓孩子離開成人的身體,盡快地給孩子洗完抱出來,給別人看著,成人自己再洗。


洗澡盆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因為盆子特別滑,而所有的洗澡盆又特別堅硬,如果洗澡盆裡放上水,孩子滑倒後,後腦勺著地將是很危險的。再者,雖然水放得很少,孩子摔倒後水猛地被掀起來碰到臉上或吸入鼻子都會給孩子帶來真正的驚嚇。所以五歲之前的孩子洗澡,成人一定要單獨給孩子洗。成人最好不要跟孩子一起洗澡,更不要讓孩子在成人的澡盆裡自己走動玩耍,應該先給孩子洗完,處理好孩子後成人再洗。

案例中的媽媽,還可以試一試給孩子換一個其他顏色和其他質量的洗澡盆,也許孩子就會接受。
 
這個肯定是有原因的,你有問過你的女兒為什麼怕在學校裡排隊吃飯洗澡嗎?她可能是覺得太多人擠在一起不習慣吧!
 
你女兒的情況估計是膝關節先天性盤狀半月板,建議請骨科醫生檢查、拍個核磁共振(mri),以明確診斷。

膝關節是身體最大的關節,由大腿骨、小腿骨和膝蓋骨幾塊骨頭所組成,主要負責膝蓋的屈曲和伸直。在膝關節內部、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有兩塊月牙形的軟骨墊子,大約厚3-9毫米,這個軟骨就叫半月板,它的作用是減緩外力的沖擊,並使膝關節能滑潤的活動。
每個膝關節內有兩塊半月板,裡外各一個,如同一對小括號般“墊”在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其中內側半月板略大一些,兩個半月板都是外緣較厚,內緣很薄。半月板四周與關節囊、周圍肌腱、韌帶相連、固定。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是一種半月板形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由盤子形狀的纖維軟骨代替了正常的月牙形半月板。

對於先天性盤狀半月板由於這種異常形態的存在,即使膝關節處於正常運動中,也可能造成盤狀半月板破裂,一般在兒童和青少年期就已初露端倪。盤狀半月板損傷與正常半月板損傷症狀相似,可以有疼痛、伸膝和屈膝功能的障礙,偶爾有交鎖、膝軟等現象。也可能平時沒什麼,就是偶爾早走路時膝蓋處“象是扭了或者抽扯”,後就很疼,疼痛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定,過後又沒什麼了,可跑可跳,這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檢查、關節鏡檢查確診。
關節鏡檢查是在麻醉下,將關節鏡通過很小的切口放入關節內,從外面直接看到關節內部的各種病變。關節鏡除了可以確診以外,還可以同時進行半月板修補等手術治療。關節鏡檢查優點很多,如創傷小,痛苦輕等。

去醫院看看,這種事情可大可小的
 
怕排隊吃飯洗澡,好好給她講道理,她會明白的,其實大部分學生都是這樣過來的。
 
換個不用;排隊吃飯洗澡的學校呀!
 

寶寶鼻梁骨磕凹下去一點,會不會影響美觀?有什麼辦法恢復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