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花飲(專治:咳嗽)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上料同置砂鍋中煮成糖水。 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後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潤肺止咳。款冬花辛溫,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氣管略擴張,對組織胺引起的痙攣,有解痙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兩藥合用有潤肺止咳、下氣化痰之功效。 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項:本飲以秋冬咳嗽,略見有痰者適宜,對支氣管哮喘或痙攣性支氣管炎,則藥力不及,但可作輔助治療用。 可能是他的唾液腺分泌旺盛,而沒習慣把唾液咽下去吧。情況因人而異,沒有別的相關異常表現就行。 只要他的唾液是正常,口腔也沒有炎症,就不需要太擔心,等發育到一定年紀,情況就能得到控制,平時注意培養他吞咽唾液的習慣就可以了。 小孩流口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絕大多數是生理發現象。當小孩出生不久,涎腺細胞還不發達,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個月以後,小兒開始吃輔食,增加了咀嚼。同時乳牙也開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引起神經反射作用。這些都會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可是小兒的口腔淺,又不會把多余的口水及時吞咽下去,過多的口水就會順著嘴角流出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等到兩歲半以後,滿口乳牙長齊了,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改善。但是,同樣在長乳牙的時期,為什麼有的小兒不流口水呢?這是因為一種生理現象,在每個人身上的反應不一定都相同的緣故。 但是有些小孩流口水是屬於病態現象,例如得了口腔炎,包括舌炎、牙龈炎等。在這種情況下流出的口水帶有黃色或者淡紅色,並且有點臭味,小孩還會有輕微發熱,不願意吃東西、煩躁不安等症狀。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請醫生診治。另外,如果小孩有經常啃手或者啃橡皮奶頭等不良習慣,也會使口腔受到刺激,形成流口水。 對於愛流口水的孩子,要注意局部清潔,擦口水的時候,要用干淨,柔軟的毛巾,動作也要輕一些,可以給孩子圍上軟布做的圍嘴,經常換洗,保持干燥。如果有潰瘍出現,可用硼酸水洗淨,塗抹些收斂的藥膏,像氧化鋅油、鞣酸軟膏等。 如果本來唾液不多,短期內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過多的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後又出現流涎,則要觀察小兒有無發熱;哭吵,檢查一下口腔,發現口頰粘膜很紅,那是因為口腔發炎的緣故。病情輕的要注意口腔衛生,局部塗冰硼散或金霉素甘油;如果紅得厲害,甚至口腔粘膜還有潰瘍,應做好口腔護理,多清洗口腔,並及時控制感染。
正常口腔內的唾液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斷的在分泌,睡眠時較少,進食時較多。正常成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不由自主的有吞咽口水的動作,所以口水不會流出嘴角外。口水的分泌與吞咽兩者如能平衡則不易流水,例如﹕ 1.唾液分泌過多時︰如口腔發炎、長牙時,超越其吞咽能力則口水向外流。 2.吞咽不良:如喉嚨發炎疼痛不願吞咽、神經障礙(如智障、昏迷...等)不能吞咽。 幼兒因口水分泌較多,本身吞咽次數的需求也較多才能維持口水不外流,所以只要吞咽稍有停頓口水馬上就外流了。再加上又無外觀形象的顧慮,故即使口角流涎四處滴落亦不會在乎。稍長後,只要是大腦功能正常者,即不是問題了。 口水內含一些消化酵酸,稍具有腐蝕性,在口腔內因有黏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產生濕疹、發炎。 當有過量的口水外流時,需要: 1.注意口嘴周圍皮膚的清潔及干燥以免發炎潰爛。 2.可於嘴唇附近塗抹保護藥膏。 3.請教醫師檢查有無口腔內的異常病症及檢查神經、吞咽功能狀況。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