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結果為尿蛋白+1是什麼意思? 有點輕微尿蛋白,尿蛋白分四個加號,四個加號最嚴重,你這一個加號很輕 從尿常規的化驗中出現尿蛋白,在一般情況下是查不到尿蛋白的,出現尿蛋白的原因,考慮的應該是腎病,腎髒的疾病最容易導致尿蛋白,因為腎髒是一個過濾的系統,人體的廢物經過腎髒排洩,腎髒回吸收之後,把廢物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的情況下,蛋白都會回吸收的,如果腎髒出現損傷的情況下,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會漏出一些蛋白,從而導致尿蛋白的產生。正常人尿中是有蛋白的,但量較少,通常做晨尿尿常規檢查是陰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 尿蛋白定性陽性通常用(+)表示,蛋白越多,(+)號越多,根據蛋白質的多少可定為(++)、(+++)或(++++)。可見蛋白尿是腎炎的一項重要客觀指標。醫生的建議讓復檢是正確的. 從尿常規的化驗中出現尿蛋白,在一般情況下是查不到尿蛋白的,出現尿蛋白的原因,考慮的應該是腎病,腎髒的疾病最容易導致尿蛋白,因為腎髒是一個過濾的系統,人體的廢物經過腎髒排洩,腎髒回吸收之後,把廢物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的情況下,蛋白都會回吸收的,如果腎髒出現損傷的情況下,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會漏出一些蛋白,從而導致尿蛋白的產生。正常人尿中是有蛋白的,但量較少,通常做晨尿尿常規檢查是陰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 尿蛋白定性陽性通常用(+)表示,蛋白越多,(+)號越多,根據蛋白質的多少可定為(++)、(+++)或(++++)。可見蛋白尿是腎炎的一項重要客觀指標。醫生的建議讓復檢是正確的. 健康的人也會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會出現極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檢查時只要試紙不變色呈陰性(一)就屬正常。此外,定量檢查尿蛋白量,每日在100毫克以下時皆屬正常的范圍。另外,即使身體並無障礙,只要有激烈運動、酷寒、精神興奮、強烈壓力時,也會出現尿蛋白。 被懷疑為異常值的疾病 疑陽性及陽性就是異常。定性檢查呈疑陽性(+-)、或陽性(+)時就被認為是異常值。此外,定量檢查時,一日數值超過100毫克就是異常值。尿蛋白顯示異常值時的疾病,有的是腎髒本身的疾病,有的則是腎髒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腎髒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髒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愈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髒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淤血腎]心髒衰竭等腎靜脈淤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腎髒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髒疾病。 [腎炎]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變病症候群]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第一次檢查出現尿蛋白時,必須再做檢查。再檢查仍出現異常時,就要接受尿沉澱、紅細胞數、白細胞數等的檢查,也要實施腎髒與泌尿道的精密檢查,然後綜合全身症狀來診斷是否有腎髒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有腎髒疾病時,還要做其他腎功能檢查,再做綜合的診斷。 治療的基本在於飲食療法 診斷為膀胱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變感染症、腎炎、腎病時,必須保持平靜,服用醫師所指示的藥物。 診斷為腎炎、腎病變時,必須接受腎機能檢查。其檢查結果不良時,就要限制運動,並實施飲食療法。腎障礙的治療基本在於飲食療法,由此可知飲食療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須遵守醫師指示,控制一日內食鹽與蛋白質的攝取量。 男人腰疼怎麼辦?你知道男人腰疼怎麼治療嗎?我來介紹男人腰疼怎麼治療的方法。 患腰腿痛平時在治療時一定要補腎強骨,腎氣足,骨才強,祖國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腰脊屬於腎,外絡於經。腎主骨,主生髓。所以要補腎強骨。 補腎最好的方法是食物,秋末冬季春初的季節可經常食用一些羊腰羊鞭炖枸杞子(晚睡覺前食一小碗即可,每周2一3次),也可用上好的枸杞子泡糧食酒後每晚可飲一小杯。可每日用上好枸杞子30g加3棵大棗泡開水當茶喝,還有就是在春冬季節經常用雙手搓熱腰部或輕敲擊腰部,這些都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另外推薦幾款治療男人腰疼的食療方:(1)豬腰或羊腰1對,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姜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湯,可常食。用於寒濕腰痛。(2)烏龜肉250克、核桃仁100克。共煮熟服。用於慢性虛勞腰痛。(3)桑寄生20克、豬骨250克。同煮湯。一般腰痛均可食。(4)益母草30克、雞蛋2只,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後去殼,再煲20分鐘,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用於經前後腰痛加劇或伴痛經者。大家都知道,中醫的效果本來就是慢,但是除根,食療是一樣的,別服用幾天就嚷著沒效果而停止,這樣是不行的。
腰痛,別以為都是"勞損"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觥⒀考甭醞馍嘶蚶退稹⒀±退稹⑶恐斃約怪椎取t诖徹勰钪校谝話慵觳榕懦膊∫蛩睾蟮穆匝闖1壞弊觥把±退稹保涫擔?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18歲就患了這種病。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臥,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征。相關鏈接慢性腰痛按摩手法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36圈。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30次。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余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36次。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鐘。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1-2分鐘,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此保健操每天反復做幾次,會對脊椎、頸椎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腰疼的原因之一: 由於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所引起。如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 腰疼的原因之二: 由於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引起。如脊髓腫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疼。 腰疼的原因之三: 由於內髒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宮及其附件的感染、腫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疼,這種病人往往同時伴有相應的婦科症候。 腰疼的原因之四: 由於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為主訴,但並無客觀體征,或客觀檢查與主觀敘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識來解釋,這種腰疼常為癔病的一種表現。 可見,引起腰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較復雜的,所以出現持續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輕心,應盡快到醫院確診,避免某些嚴重疾病的發展。 目前最常見腰疼的原因是長期的不良姿勢(與日常生活或工作都有關系),故也稱為姿勢性腰疼,在中老年人群非常普遍。 在30~40歲年齡組的人群中,腰疼是影響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腰疼列為人類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美國運動委員會日前發布了維護腰背部健康的8條建議: 1.保持好體重:體重的增加通常是不知不覺的,所以我們自己並不能意識到超重對身體的影響。設想一下,如果讓你每天背著十幾斤的包袱,會是什麼感覺? 2.鍛煉腹部和腰背部肌肉:整個軀干部的肌肉如果強勁了,就能很好地保護腰背部不受傷害。加強運動,比如打羽毛球、網球,甚至是打掃房間的時候,都可以有意識的鍛煉肌肉。 3.舉重物時要保持正確的動作:舉重物時注意兩腿分開,以保持重心穩定。下蹲時注意收腹,讓腰椎始終保持良好的排列。 4.加強腿部力量鍛煉:除了軀干部鍛煉,腿部肌肉在保持良好姿勢和身體力學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強健的腿部力量能夠有效分擔腰背部的負擔,阻止和緩解腰疼形成。 5.保持柔韌性:如果身體柔韌性不強,腰部損傷的機會就增加。所以,可以通過練習瑜伽、打太極拳等活動來增強身體柔韌性,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6.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不正確的姿勢可以使椎間盤壓力增大、肌肉緊張、關節受損,所以,保持良好的姿勢對防止腰背疼痛非常重要。 7.選擇適當的床墊:對於腰疼的病人來說,應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要能支撐起腰部,不要太軟而讓腰部陷下去。 8.坐時墊好腰部:在采取坐姿時應該用小枕頭墊在腰部,每隔半小時可以去掉小枕頭5分鐘,這樣能讓腰部經常變換位置。坐得太久了應站起或走動一會兒,並做伸腰動作,讓腰部肌肉得到休息。 產後腰疼,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較普遍的現象。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理性缺鈣: 懷孕以後,准媽媽由於受孕期體內激素的影響,身體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鈣參與骨的代謝,孕婦常規的飲食已經不能滿足母親和嬰兒兩者的鈣需要量,孕婦需要補鈣。十月懷胎是艱辛的,而一朝分娩又是一次對生命的洗禮,也可以說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對女人的身體提出很高的挑戰。分娩以後更是人體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產後的媽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很多媽媽都在堅持母乳喂養,鈣流失也非常嚴重,缺鈣容易引起腰疼。 二是勞累過度: 由於懷孕生產,骨骼系統會發生變化,骨關節略寬松,肌肉韌帶拉長,彈性下降。女性的肌肉、韌帶張力與男性相比顯得相對較弱,加上有些媽媽平時身體素質較差,產後休息不當,過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妊娠時所松弛了的骶髂韌帶不能恢復,引起肌肉、韌帶、結締組織勞損而引發疼痛。 三是姿勢不當: 媽媽在給小孩喂奶時,都喜歡低頭看著小孩吮奶,由於每次喂奶的時間較長,且每天次數多,容易疲勞;此外為了夜間能照顧好小兒,或為哺乳時方便,習慣固定一個姿勢睡覺;面對弱小的嬰兒愛不釋手,為了更好照顧寶寶,新手媽媽無暇顧及自己,總是把寶寶抱在懷裡;長時間固定姿勢引起單側的肌肉疲勞,導致產後腰疼的產生。 此外,產後受涼,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者受涼都可能引發產後腰疼。 1.處方:當歸12克,蘇木、桃仁、地龍各9克,官桂、麻黃、黃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劑,飯前分服2次,15天為1療程。 療效:服藥2療程,治愈率達92% 2.處方:制首烏180克,苡仁20克,白酒7[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