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回來就好。只要先穩定孩子的情緒就好。因為你們現在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動態,行動方向,引導孩子的過激行為。
3、接下來,請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欣賞孩子,表揚孩子。給孩子新的積極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統。通過這種積極的方式(包括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愛的溫暖的給予,細心的心靈的呵護,認可和接納)等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們的愛和關注,孩子才能重新回到你們的身邊。沒有比心的遙遠更難的教育。心近了,溝通暢通了,才有談教育的資格。
4、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實更多的是,更關鍵的是,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親子間的關系模式是互動的,互相作用的。這好比我們對待朋友,你對他和氣,對方一定沒理由對你不和氣,你對他尊重,對方沒理由不尊重你。親子間關系也一樣,請從高低式(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強勢,孩子弱勢)的教育模式換為平等式(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教育模式試試,這樣會比現在更好。會有所改善。 與孩子溝通的幾點建議
現在一些家長很難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就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來了解孩子的思想脈搏,指導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有些家長抱怨說,他簡直
把該想的辦法都想盡了,也用遍了,但收效甚微.可是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你的許多辦法是否適合孩子的"胃口,"他對你的辦法有多大興趣,是不是觸摸到
他們的興奮點.
那麼,家長怎樣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呢.筆者有幾條建議不防一試.即從"四個替代"入手.
一.以肯定和賞識替代否定和貶低,增強孩子的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那怕是一點滴長處家長都要給以明確的肯定,特別是再客人面前適時肯定孩子的長處,會給孩子增取面子.那怕是一
點滴優點都要抱以賞識的態度,因為優點會在賞識中膨脹而放大.對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暫時的落伍不能過早的否定,因為努力當中不言敗,人們常
說的看誰能笑到最後不無這方面的道理.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貶低孩子的能力,因為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路還很長,不能把孩子向上的沖動遏殺
在幼嫩的年令.
二.以表揚和鼓勵替代批評和斥責.呵護孩子的自尊.
無論在生活和學習當中,孩子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那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的給以表揚,家長不防感謝孩子的進步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享受,這樣
會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責任感,他會更加再接再厲.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並設法克服,不能逃避,必要時可征求孩子的
意見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對於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勇於承擔責任,不能一味的批評孩子,因為孩子一生下來是沒有錯誤的,後天的錯誤與我們家長不無
關系.這樣做既能保主孩子的自尊,也替孩子做了遮護.孩子可能會在心三.以支持和引導替代訓導和堵塞,培養孩子自主意識.
許多家長往往以年長和經驗豐富自居,喜歡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來強塑孩子,很少顧及孩子的自我感受.實踐證明,這樣不但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
而抹殺了孩子的自主意識,阻礙了孩子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時會增加家長對孩子的失望感,無形中加深了兩代人之間的思想鴻溝,因此,不防用站在孩
子背後的支持替代站在孩子面前的訓導,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以科學引導替代強行堵塞,給孩子廣泛的自主和自由發展權.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維空
間和行為空間.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意識只能心平氣和的站在孩子的立場分析其危害和後果,使孩子在充分認識的前提下自願修正和規范自己
的行為和意識.在孩子沒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強行堵塞只能適得其反.
四.以關注和熱情替代放任和冷漠,使孩子能夠自覺自侓.
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還是頑掠,都要以及大的熱情與以關注.放任不亜於對孩子的放棄.冷漠只能把孩子推向更遠.因為未成年人有著及大的可塑
性.孩子如果覺得連自己的父母親都對自己失去信心,那他自己有可能更加沮喪.這個時侯的孩子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很有可能柀社會上的一些壞
人和壞孩子鑽空子,那是非常危險的.實際上優秀的孩子不管在學校'在社會.還是在家庭都已受到了足夠的關注,而暫時落伍的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更
多的是冷漠和批評,在社會上也柀人看低,實際上他們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孩子,所以,家長必須以及大的熱情千方百計的彌補孩子這種精神上的渴望.
全方位的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點燃孩子自信的種子和努力的希望,培養孩子自覺自律的習慣意識. 父母和孩子怎樣溝通?
秘訣1
把自己也變成孩子,走進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擁有一顆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秘訣2
和孩子密切相處,從他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
秘訣3
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在和孩子說話時,仔細地把他的話聽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場。
秘訣4
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
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態度對待孩子,適時地給予親情慰藉,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秘訣5
了解孩子的發展,不要盡說些他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他達不到的要求,讓他覺得辛苦,壓力大。
秘訣6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話。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
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秘訣7
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你真傻”、“你太讓我失望”了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責備、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語氣說話。
秘訣8
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話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引孩子。
秘訣9
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親子對話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 ----慧通文府*程序教學法 首先,青春期孩子的抵觸情緒很大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不用特別的緊張。作為家長,我們要想正常與孩子交流,就該了解他們這個時期的特點。處於青春期特別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生理成熟提前,心理成熟滯後。這在孩子的正常發育中是一對矛盾。從外貌上看,他們覺得自己是大人,自己什麼都行,而在處理問題時的表現又不成熟,這不僅讓老師和家長困惑,身處於矛盾之中的他們自身也有著強烈的沖突。 2、人際交往能力弱。現代的孩子被高科技包圍著,他們與機器的交往比較多,人際交往方式與以往有了很大變化。 3、渴望獨立又依賴性強。他們自主性很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不喜歡被管束,被要求,被安排,他們希望並樂於參與事務的決策,同時由於家庭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使得他們在心理上、經濟上、生活上又對家人有很強的依賴性。 4、自尊心極強。他們要求被尊重,要求被理解,要求成人把自己當大人看,他們認為自己的事由自己來管,用不著別人來過問。一旦有人干涉就會產生強烈反感,認為是多管閒事,如果成人態度粗暴、生硬,那就更招致他們的反感。 面對這些特征,我們家長如何做就有了方向: 1、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關心孩子身體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情感上的需要。 2、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往往家長會對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當孩子無法達到時則會受到責罵,這樣會適得其反。當家長對孩子的某些表現表示贊賞時,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朝著家長希望的方向發展。 3、凡事與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充分體會到成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使教育正常地進行。 4、傾聽孩子的心聲。當你真正成為一個傾聽者的時候,你獲得的信息會超過你所想象的。在傾聽的過程中適時地給予鼓勵和引導,這是一種積極的傾聽,這種傾聽對孩子是有很大影響的。 5、搭建與孩子交流的平台,主動創造與孩子溝通的環境。 家長除了做到以上幾個方面以外,還要從細微處多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來自爸爸媽媽的關懷。盡可能多的安排全家人一起享受家庭幸福的機會,一起吃飯、一起散步等輕松愉快的場合都可以使孩子向自己的父母敞開心扉。同時,這樣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審問式的壓力。這樣,很耐心地做好攻心工作,既培養了親情,又很好的引導了孩子的發展,其結果也會令人滿意的。
上一页 [1] [2]
|
|